(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广东 东莞 523000)
一、前言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里是这样制定的:歌唱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育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中阶段开展歌唱模块,给喜欢歌唱的学生创造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让他们以最直接的方式去感悟音乐的形式美,体验人声的无穷魅力。但是歌唱是综合性的表现艺术,它要求在演唱的过程中能通过歌声将歌曲的风格及情感表现出来,用歌声塑造艺术形象。在歌唱模块教学中,那么,该怎样去增强学生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成功的表现这种情感,本文就高中歌唱模块教学实例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歌唱艺术表现能力。二、理解歌曲的内涵
音乐是情感艺术,很多时候音乐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一首歌曲或长或短,在每个音符都凝聚着作曲家的深情厚意。演唱前先要对它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作品的内涵,如时代背景、词曲作者、曲式结构、调式、调性、风格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只有全面了解作品,才能在演唱中达到完美的境界。如《不忘初心》这首歌以2016年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重要讲话为创作背景,为了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演唱这首歌曲,作曲家舒楠从最初以民歌形式创作到改为流行歌曲,最终用了60天创作出这首曲子,让人了解长征精神,不忘来时路,呼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品为二段体,旋律优美,情感深沉、真挚,很好地表达美好愿景一定实现的坚定信念。
又如结合京剧唱腔音调和唱腔唱法改编的京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品曲调音乐取材于曹火星原作,核心音调和唱段素材基本相同,因而我们能清晰地辨认出原作的旋律和唱词。但由于其中引进了许多京剧唱腔音调,故使得歌曲演唱具有浓郁戏曲韵味的京腔。作品在充分展示唱法和嗓音音色变化的基础上,借以暗喻各阶层人民共同拥戴共产党的领导,齐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我们仅从歌词去理解作品,就无法了解它的真正内涵,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有感而发,有感而唱,以情动人,或撩人情思,或感人肺腑、激情澎湃的去表达歌曲的艺术魅力。为此,深入了解作品就成了增强艺术表现力的首要一环。
三、掌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无论是古典还是流行,民族或美声,每首歌曲有它特定的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都有他独特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手段,因此把握好歌曲的演唱风格尤为重要。例如演唱《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这首歌,唱段中渗透了四川民歌和民间戏曲音乐的素材,体现了川渝一带的浓郁地方音乐文化特色。曲调频繁采用民歌声腔常用的波音、倚音等润腔手法,通常伴奏会采用密集音型及类似戏曲音乐的急板,使音乐紧张亢奋,与人声突然放慢的节奏和宽广的旋律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手法即为戏曲里常用的“紧拉慢唱”,有利于刻画、表达人物内心情绪的激荡起伏。演唱时只有充分了解四川的民歌、戏曲音乐的特点及四川清音唱法,才能掌握表现这种风格的方法,演唱起来才能运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把江姐柔中见刚、坚贞不屈、慷慨赴死、英勇献身的革命者的伟大胸怀表现出来,歌唱才会生动有味。
四、歌唱的艺术处理
要唱好一首歌曲,必须做好两个方面,即正确的歌唱发声和对歌曲的处理表现。歌曲的处理表现是指将歌曲做演唱上的艺术加工与修饰,一般可分基本处理与细致处理两部分。(一)基本处理
首先要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唱熟歌谱,对旋律中的各种级进、跳进音程及各种节奏的组合,都要能准确地唱出,这是唱会一首歌的基本条件。其次要清晰准确地咬字吐字,这是唱好歌曲的前提,再次在视唱时也要把握好歌曲的基本情绪,如“雄壮、有力地”“乐观地”“深情地”“活泼地”“沉重地”“诙谐地”等,这是对歌曲处理的基本依据。(二)细致处理(以《牧歌》为例)
首先,对歌曲进行结构分析,划分乐段、乐句以及分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旋律和节奏的特点。《牧歌》是单乐段曲式的歌曲。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宫调式。第一乐句8小节,第二乐句7小节,旋律在“mi、sol”两音的动机上发展而成。上句围绕着五音“sol”作上下回旋,下句以主音“do”为中心,时而小跳、时而级进、时而波浪式进行,犹如蓝天中飘着的朵朵白云,又象征着辽阔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节奏多采用跨小节的切分音,使音乐富有魅力。通过这样细致的曲调剖析,既为歌曲处理奠定了基础,也为呼吸找到了换气点,由于此歌的基本情绪是抒情的,要求声音宽广优美,因此,呼吸应采用缓吸缓呼的方法。再次,歌曲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表现艺术,所以语言的处理对歌曲的表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从歌曲的基本情绪中确定歌唱时的语气、语调,找出每句歌词中的逻辑重音字,明确咬字吐字的具体要求等。不言而喻,《牧歌》的语气应亲切、自豪,咬字吐字应柔和、圆滑、连贯,字与字之间应如顺水推舟似的连贯流畅。
最后,要注意发声方法与气息的运用。《牧歌》是抒情歌曲,所以在歌唱发声上应用连音的唱法来歌唱,在发声起音上可用软起音,这样才能表现优美的意境;在气息上要求用平稳而均匀的气息做支持,在音色上则要求柔和、圆润,使音色及情绪相吻合,以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五、声与情的结合
音乐是情感艺术,情感体验是音乐审美的重要内涵。歌唱属音乐表演艺术,歌者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会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和塑造艺术形象。我国民族传统唱法有一个审美原则,即“声情并茂”,要求以情促声,以声传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味敬之,”“声”与“情”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有声无情的演唱者仅有好听的声音,却表现不出歌曲的内涵,不能准确地抒发情感,也就无法引起听者心灵的共鸣;反之,有情无声者,仅能理解歌曲的寓意,但无法用动听的歌声表达出来,力不从心,同样也缺乏艺术感染力。正如托斯卡尼尼的有句名言“任何一个学音乐的人,不管他在演唱技巧上如何高明,如果缺乏情感的表达,他不是艺术家而是艺术匠,”歌唱者只有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技术技巧,同时也必须加强自己的音乐修养,加强对歌曲体裁、题材、风格的研究,提高对歌曲的理解能力。用心去表达歌曲的感情,增强歌唱的艺术表现力。例如《红豆词》这首歌的歌词第一句“滴不尽的相思血泪抛红豆”,表明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生死不渝的恋情,“泪”又在《红楼梦》里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所以暗示他们的恋情是带有悲剧成分的。“尽”“抛”“红”字都是一字唱双音,借鉴了中国戏曲中的甩腔,这句的音不算高,但在演唱时要有饱满的气息,声音不要僵硬,要控制好头腔的位置,不能一味地将声音压得低沉。另外,在咬字上也要注意归韵的问题,“滴”“抛”两个字在重音上,一个归韵到i母音上,一个归韵到O母音上。接下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作者都别有用心地使它们押韵,且都是两拍。在尾音的处理上要把每个O母音都放在腔体里,演唱时适当地在音要结束的时候加点下滑音的感觉,更能体现出凄婉的情感。
又如演唱《我爱这土地》这首歌,歌词上篇以拟人化手法,将自己幻化为一只面对民族危亡、民众受难战火肆虐、悲情无限的大地上的鸟,用嘶哑的喉咙气血讴歌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下篇是鸟儿幻想着自己已经死亡,羽毛也腐烂在这片土地,继而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倾诉即便如此也依然深爱这片土地。前段音乐充斥着哀伤、悲愤、绝望和祈盼,在音色上,声音须深沉、凄婉、哀伤,进入高潮乐段时,声音则应高亢、激昂、连贯、悠远。歌者不仅要针对情感情绪变化,咬住子音,吐准母音,字字清晰,更要对低声倾诉、自问自答、激情宜泄等歌词语义的表达,加以倾情演绎、尽兴挥洒,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六、结语
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对于歌唱模块教学来说,学习歌唱过程和方法非常重要。既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又要加强对歌曲体裁、题材、风格的研究学习,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对歌曲的理解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和分析能力。进而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塑造音乐形象,使演唱达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