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珠粒工艺在金工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20262
郭涛 张哲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一、珠粒工艺发展及现状

珠粒工艺最早的使用记录出现在西元前26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苏美文明,而后在埃及及克努梅特公主墓穴出现珠粒工艺文物,暗示古埃及是第一个传承珠粒工艺的地方。而考古资料显示,珠粒工艺约于西元3世纪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西汉时期金器珠粒花纹装饰技术逐渐兴起,至唐代作为金银器物上重要装饰技艺,发展至鼎盛时期,此后在中国的普遍应用发展至辽代早期开始衰退。从南宋时期出土黄金珠粒工艺的文物中,显见金珠的尺寸大小不一且珠粒多有脱落的情况,说明该时期珠粒工艺技术已不受重视。而宋、元朝时期珠粒工艺文物更为罕见,直至明、清时期珠粒工艺在中国几乎失传①。

  目前,在国内仍使用这一工艺的地区有新疆喀什、山西稷山坞堆村以及台湾省。新疆喀什和稷山坞堆村两地仍然用此工艺装饰历史感极强的金属器物和首饰,缺乏现代美感,几乎无商业需求,致使工艺传承及发展面临困境。我国台湾赵丹绮老师在传统珠粒工艺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古书籍资料的查阅分析及实践研究,摸索出了珠粒工艺的核心技艺熔融焊接-液态扩散法③,其作品重构珠粒形态,造型极具后现代美感。

  在国外,珠粒工艺的应用与商业有很好的结合,打破了传统呈现形式,赋予作品新生命力。卡地亚将珠粒工艺经过精心调整和改良,运用到腕表表盘,造型细致入微,尽显精妙和创意;美国珠宝艺术家John Paul Miller擅长用珠粒表现自然肌理形态,将生物的天然肌理状态用珠粒工艺表现,作品注入现代设计观念,将珠粒工艺发挥的淋漓尽致;比利时艺术家Huycke David对事物的构成形式、产生方式和表达含义怀揣好奇心,作品中常将数字、科学、手工艺、感官、诗歌和金银器制作融为一体,将珠粒工艺以独特结构形式呈现;印度在传承珠粒工艺的同时,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珠宝首饰和手工艺术品中,形成了特有的印度风格。

二、珠粒工艺的原理

传统珠粒工艺由十几道工序组成,如熔金、锻造、拉丝、烧珠、酸洗、熬胶、摆珠、焊接等工艺。传统制作方法是将金银材料抽拉成细丝,均匀裁断放置于木炭上,用火枪加热烧制成珠粒.将动物胶熬制粘稠状,珠粒粘胶固定于金属表面形成装饰图案,最后用熔融焊接焊接技术将珠粒焊接于金属器物表面,形成特色鲜明的联珠纹、鱼子纹,达到特殊的金属装饰效果。

  熔融焊接是运用低共融原理④,将2种及以上的金属在熔合中形成的低共融合金,其熔点会低于组成它的金属的熔点。方法将珠粒表面覆上簿簿的铜盐,珠粒粘胶黏于金属表面,在高温的状态下,铜盐产生氧化,从铜中逃逸的氧与碳结合成二氧化碳气体把氧化铜还原成纯铜,使这个纯铜薄膜填充了珠粒与金属之间的空隙,形成新的合金。

三、珠粒工艺的发展局限

珠粒工艺因制作工艺繁复,制作周期较长,且对金工技艺者有很高的技术能力要求,因此相对于其他金属工艺技术,较少有金工学者将其作为常用金工技艺,导致了珠粒工艺在很多时候只停留在书籍理论层面上,真正实践甚少。以下从造型、烧珠、焊接三方面详述:

(一)造型观念的局限

珠粒工艺因秉承传统造型观念,珠粒必须依附于金属表面进行装饰,限制了饰物的造型结构,必须是线状、片面状或立体形态。我们可以从传统的珠粒工艺品中,看到的大多是用作装饰器物和首饰的技法,其自身不能独立成型,是依附在固定造型上装饰技法,若固定造型不需要它做装饰,那么它便不能出现,容易被其它装饰形态和技术代替。

(二)烧珠技术的局限

传统木炭烧制法是先在木炭表面挖出一定数量圆形凹坑,每次烧制的珠粒数量有限。烧制珠粒对火焰温度需掌控准确,珠粒冷却的快慢速度直接影响珠粒大小饱和度。且木炭在烧制一颗珠粒后,需再次制作圆形凹坑,使用中不断消耗,需要不断制作圆形凹坑;而炭粉窑炉烧制法是将高压木炭研磨成炭粉,平铺于坩埚内,厚度约1厘米,依次在碳粉表面放置金属线或圈,再铺碳粉盖住,重复操作铺满整个坩埚,放入窑炉加热到适当温度,金属凝固收缩成球状。此方法一次可以得到较多的珠粒,但易产生联珠现象且制作时间长。因此,在烧珠的过程中,两者花费的时间都比较长且成珠的效率低。

(三)焊接技术的局限

珠粒工艺核心技术是焊接工艺。据考古分析的证据显示,伊特鲁里亚的珠粒工艺文物有三种接合技术:一为焊药焊接;二为熔焊焊接;三为熔融焊接。

  在国内新疆喀什地区和山西稷山坞堆村的金银珠粒工艺品中,使用的焊接工艺就是焊粉焊接,主要将焊药磨成焊粉并参入少量硼砂,将珠粒粘胶固定金属表面,焊粉点洒于珠子与金属之间,焊枪用还原焰预热,温度达到200℃-300℃后,用中性焰加热直至焊粉熔化。此方法对焊粉点洒的位置要精确,焊粉使用适量。控制不当易出现焊粉过多,会影响金属表面抛光效果。

  熔焊焊接是将珠粒粘胶固定于金属表面,用焊枪加热,直至珠粒表面和金属表面液化,形成熔接效果。此法对焊枪温度的掌握要十分精确,不当易引起珠粒和金属烧熔。

  熔融焊接是在珠粒表面涂抹或电镀一层铜离子,用胶固定珠粒,用还原焰预热、加热、控制温度与移动后,营造少氧环境下,铜离子与金属产生共熔,液化形成新的合金。我国台湾赵丹绮老师研究的液态扩散2焊接原理就是熔融焊接。此法步骤虽多,但每一步都做好,实践操作就相对简单,焊枪预热时营造少氧环境是关键。

  无论哪一种焊接方式,只要我们熟练掌握焊接要点,焊接技术是可以通过反复实践掌握的。因此,学习此技艺一定要持之以恒及坚强的内心。

四、珠粒工艺的改良与教学应用

日本大师秋山利辉在其《匠人精神》这本书中提到“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⑤”,因此,掌握珠粒工艺既需要核心技艺同时需要强大的内心,以实践经验优化烧珠、改变珠粒形态改良工艺,并应用于金工教学。

(一)烧珠技术的优化

传统烧珠技术耗时长且成珠不稳定,通过实验已找到可够替代木炭的材料-矿棉板。矿棉板含有矿物纤维棉原料,是一种绿色建材,具有隔热、难燃等特点并具有抗下陷功能。烧制珠粒时既能承载珠粒的重量,又能在珠粒收缩时达到圆润的效果。矿棉板烧制珠粒需用氧化焰加热,温度控制在960℃左右,火焰顺着金属线的方向加热缓慢移动约3秒,金属液化缩成球状瞬间,撤火降温冷却,此时珠粒的圆润饱满度是最佳的。此方法在熟练操作下可短时间内批量烧制珠粒,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提高了烧珠效率和珠粒的质量。

  笔者在山西学习传统珠粒工艺期间,基本掌握焊粉焊接的原理和技法。在实验中,尝试用未电镀珠粒粘白乳胶和铜粉后固定于金属表面,胶干用还原焰逐步加热,当珠粒表面液化时,撤火冷却,发现珠粒部分熔接,部分珠粒熔合,此方法有待进一步实验。

  赵丹绮老师《起点》书中介绍的液态扩散法,通过反复的研究与学习,并进行了多次的焊接实验,对平面造型的珠粒焊接已熟练掌握。但是在立体造型上珠粒的焊接比较难,其主要原因是鹿胶在加热时膨胀导致珠粒移位,需要反复调整珠粒的位置,导致碳原子耗费殆尽。

  实验期间,尝试用白乳胶代替鹿胶,预热时珠粒不移动,平面造型焊接与用鹿胶无差别。焊接立体造型时,预热时珠粒不移动,焊接比较成功。

(二)珠粒形态的改变

在设计上,改变珠粒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将珠粒做成部分可活动结构,设计与佩戴者的行为关联,动与静的结合,增强作品的活力。实践创作中,将汉字“福”字图案与迷宫概念结合,首饰与佩戴者是互动的关系,设计出若影若现福字迷宫。用金色的珠粒在迷宫中移动,也许碰壁,也许可行,只要持之以恒便能找到“福”。

  以珠粒为主体,将珠粒与珠粒联结成面或体,提取大自然中有机形态,进行艺术创作,脱离传统珠粒必须依附于固定金属造型的结构观念。将珠粒联接成独立形态,以点成线,线成面进行变化造型,使其脱离附属品的角色,让自身承托自身。

(三)珠粒在教学中应用

教育使民族振兴、社会进步重要的基石,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唐绪祥建立的传统金属工艺和现代首饰设计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与当代价值转化⑥。将传统工艺纳入到现代设计教学体系,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传播了传统工艺。

  在金工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传统珠粒工艺并其产生兴趣,通过实践掌握珠粒制作工艺。而在不断地实践教学中,已找到简化工艺和提高效率的方法,可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该工艺,并将该工艺熟练掌握。实践证明,在传统珠粒工艺的基础上,只有不断地优化和简化工艺流程,融入到现代审美需求中,才能实现创造,实现工艺的传承,为后人可持续研究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教育,让工艺丰富设计,形成商品;让商品反馈工艺,促进工艺改良,使三者间形成相辅相成的闭环,最终实现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

五、结语

珠粒工艺的传承需要工艺自身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同时将传统工艺纳入到设计教育中,让教育促进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构建新时代的工艺文化。

  师法自然,换一种方式面对古人遗留的瑰宝,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摸索前行的道路上,需要不断研究实践,既要看向历史也要看见未来可融入的形式,就像前面提到的,希望此工艺从依附性存下变成独立个体存在。

  注释:

  ①赵丹绮.起点-赵丹绮粟纹法金工创作[M].台湾:炼丹场珠宝金工作室,2016.

  ②张卫峰.喀什维吾尔族传统首饰的种类与炸珠工艺[J].艺术教育,2015(09).

  ③赵丹绮.起点-赵丹绮粟纹法金工创作[M].台湾:炼丹场珠宝金工作室,2016.

  ④邹宁馨.金属珠粒工艺[J].中国宝石,2004(01):54-57.

  ⑤(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18.

  ⑥杨柳.高校首饰设计教育促进传统金属工艺的活态传承[J].中国宝石,2020:66-7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