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徐州龟山汉墓“第百上石铭”的书法风格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20179
张子春

  (江苏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一、前言

人们常说东汉碑刻丰富而西汉无碑,从古至今的学者研究也可以看出,目前对汉代碑刻资料的研究还是以东汉碑刻为主。宋代尤袤在《砚北杂记》中说:“西汉石刻文,自昔好古之士,固当博采,竟不之见。闻自新莽恶称汉德,凡有石刻,皆令仆而磨之,仍严其禁。”其实西汉并非无碑,随着考古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出土了不少西汉的刻石,数量虽然不如东汉之多,形制也没有东汉碑刻规矩严整,但对于我们研究西汉历史发展以及汉字演变有重要意义。

  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曾云:“欲访唐碑当入秦,欲访先秦汉魏诸碑,当游齐鲁。”①发现于江苏省徐州市龟山汉墓的“第百上石”书于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元鼎元年,比河北省永年县发现的“群臣上寿刻石”(前158年)和河南省永城县发掘的“鲁北陛石题字”(前149年)略晚一些。“群臣上寿刻石”和“鲁北陛石题字”是西汉初期的碑刻,可以看出仍沿袭了秦代碑刻的制度,碑刻铭文由篆书向隶书演变的风格明显。

二、“第百上石铭”上的文字内容辨识

“第百上石铭”出土于龟山楚王刘注墓,1982年该墓被南京博物院组织发掘。经学者分析判定墓主人是第六代楚王刘注,刘注的曾祖父楚元王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该墓是刘注夫妇的合葬墓,最初发掘时没有对南侧甬道进行发掘,直到1992年铜山县文化局对南墓墓道及甬道清理,在南侧甬道入口发现“第百上石铭”。《考古》1997年第2期《江苏铜山县龟山二号西汉崖洞墓材料的再补充》一文中首次公布其拓本和释文,随后,武利华《徐州市汉碑刻石及画像石题记研究》、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沃兴华《碑版书法》、陈世庆《汉代石刻篆书研究》中都对“第百上石铭”进行了文字考辨和书法研究。本文在诸位老师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和深入。

  “第百上石”位于塞石(如图1所示)的前端,由于一直被深埋于地下,未经风化,保存尚好,文字仍然比较清晰,学术界对它的铭文中个别字的释读有多种说法,综合各位学者的考辨,最终选择对徐州原画像石艺术大有研究的原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馆长武利华老师的释读:“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郭(椁),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后世贤大夫,幸视此书,如目劳也,仁者悲之。”②题字共10行,每行字数不同,长短不一,全篇共48字,首行“第百上石”四个字与左边9行分开较远,极富动感。

  

  图1

  楚王刘注告诫后代子民:这里虽然埋葬的是一代楚王,但我向天发誓,墓中只有我的棺椁,没有值钱的贵重宝贝,当你看到我的这篇铭文时,一定会为我感到悲伤的。

  正是因为这篇铭文有学者分析认为“第百上石铭”是为了防止盗墓者偷盗而专门设立的防盗文,意在告诉盗墓者墓中没有财物金玉。其实主要是楚王刘注效仿汉文帝薄葬思想,为了“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③。

三、“第百上石铭”上的文字风格研究

“第百上石”铭刻发现于西汉楚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中,这一时期的文字处于由篆书至隶书的过渡时期,风格大多质朴浑厚,再加上刀刻石磨日渐风化的原因,刻铭痕迹斑驳,充满“金石气”。

(一)“第百上石铭”书法线条的主要形态

“第百上石铭”线条的基本形态是直线和曲线相互融合,线条以圆为主,起笔收笔处有方有尖,笔画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装饰性笔画。

  有的单根线条的粗细变化不明显,如石刻中首字“第”(如图2所示),可能是第一个字的原因,刻画极为认真,每根线条圆起圆收,只有中间最长的主笔有轻微的变化。作为此字中最长笔画,在书写时也自然而然的会笔锋下压,随着刀刻入石深度的加强,线条也呈现一种视觉上由弱到强的趋势。

  

  图2

  有的单条线条两头尖中段有向外扩的趋势,线条与线条之间的搭接是断开重接的,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例如“群”字左边的撇画,从线条走向和粗细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用刀的速度是有轻重缓急的变化的,不是以相同的速度一拓直下。下方“羊”部分的两个点画,一个是圆头,一个是尖头,线条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

  书法艺术的美离不开对单根线条的刻画。“第百上石铭”中每根线条的两边缘线,随着用刀的过程自然的崩落,增加了线条的朴厚感。线条长短变化,使字形跳跃活泼;线条方圆多姿,使得字型多变不呆板。

  

  图3

(二)“第百上石铭”书法结字的主要特征

“第百上石铭”的字体主要仍是以篆书为主,但字形上已经由篆书的长形变为扁方形,笔画的用笔也由圆转变成方折,字体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由于是帝王墓葬的碑铭,因此当属当时的官方文字,字体应该属于“汉篆”。“第百上石铭”中字的结体丰富活泼,单字中方、圆、三角等集合形支撑起每个字的字型框架。

  例如“令”字(如图4所示),上面的长撇长捺与中间的横画支撑起一个三角形,稳定字型结构,下方的折画和左边的竖画再次构成一个三角形把撇捺组成的下方空间不规则的分割开。又如“已”字,本在隶书中应该演变成横折的笔画仍保留着篆书的圆形结构,下方的主笔又完全一副隶属波挑的模样,整个字型呈现半圆形,视线随着此字收尾延长线相连接即成一个圆形。又如“古”字,上方的横画和竖画组合成一个十字架的形状,把空间分割成四个方形,下方的“口”字线条虽然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搭接上,但在视觉上仍然呈现方形。

  

  图4

  

  图5

  

  图6

(三)“第百上石铭”文字的排列组合方式

“第百上石铭”整体呈纵有行横无列,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和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相差无几。每一行字的重心并不是沿着统一的直线,而是类似于后代的草书一样自然的有所摆动。

  虽然字与字不相接,但是能感受到每行字的气息是相同的,这是因为上下字之间有呼应的关系,上一个字的收笔与下一个字的起笔互相呼应,因此虽然没有字字相连但是形散而意不散。每行的字数不相同,字字独立,没有合并、粘连、穿插的现象。但是整体来看疏密变化很明显,最后一行字体偏小,线条也偏弱,自然就显得章法稀疏,节奏感明显变弱。

四、与汉代其他遗存文字书法风格的比较

西汉书法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简牍墨迹、西汉金文和石刻文字,它们各具风格,从不同方面丰富了汉代书法。两汉时期出土了大量的汉简,为后人留下当时的墨书原迹,让我们有幸看到当时书者的书写状态;西汉金文主要是在秦代金文的基础上继承发展的,在铜鉴,货币,鼎铭上都可以看到;西汉的碑刻石刻文字存世不多,建国后考古又发现大量墓道塞石刻字、黄肠石刻字、砖瓦陶纹刻字等对这一时期的石刻文字进行了填充。

(一)与同时期墨迹文字比较

在我国纸张还没有发明以前,人们书写记录的主要材料是竹木简牍。虽然西汉已经有纸,但当时的普遍书写材料还是竹木简牍。由于这种书写工具和书写载体的限制所表现的风格也肆意洒脱,不拘一格。从“第百上石铭”上也可以看出汉篆的鲜明特点:活泼,不呆板,形态宽博,跳跃,有书写性和书写节奏,部分字的字形像简牍帛书上的文字。如“天”字,图8是清华大学收藏战国竹简中的“天”字,与图7“第百上石铭”中的“天”字的结字形态相近,下方笔画与横画相交点都偏左,横画下面的两组撇捺飘逸伸展,动感十足。“第百上石铭”虽然是石刻文字但在形态上丝毫不逊色与墨迹文字,当然刀与毛笔两种完全不同的工具,最后呈现的效果还是有差距的。

  

  图7

  

  图8

  出土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的“里耶秦简”与“第百上石铭”是用不同工具完成的,但是字形已经大体固定,有很多字的字形也几乎一样。如“百”,左边是“第百上石铭”中的“百”字(如图9所示)字形偏长向下倾斜,“百”字的下半部分偏横画的右边,中间的小短横与左右两边的笔画不连接;右边是里耶秦简中的“百”字(如图10所示),字形偏扁,“百”字的下半部分偏横画的左边,中间的横画与右边的笔画相接,整个字形呈俯式。

  

  图10

(二)与同时期铜器铭刻文字的比较

汉代铜器制造业很发达,在目前已经发掘汉墓中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铜币、铜鉴等,上面都刻有铭文。西汉金文书法继承了秦代官方正统金文的风格。在此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西汉铜器铭文与“第百上石铭”进行对比分析。

  西汉元光六年(前129)的《文帝九年句鑃铭》,1983年出土于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共出土数十件乐器,每件均刻着“文帝九年乐府工造”的篆文,下方刻有“第几”。铭刻文字风格端庄,线条委婉有劲健。其中“第”字与“第百上石铭”中的“第”非常相似。首先字形都很长,是篆书字形,线条流美婉转;“第”字的竹字头写法也完全一样,竖画两边的弧线略方向上延伸;中段的连环弧线沿着中间长长的一撇;最后一笔略有不同,“第百上石铭”中的“第”字最后一笔不弯曲,与中间长撇呈直角向外直出,而《文帝九年句鑃铭》中的“第”最后一笔是弧线弯曲朝下(如图11所示)。

  

  图11

(三)与同时期其他石刻文字比较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西汉尚无真正意义上的“碑”,现存刻石大部分都是带有隶意的篆书,字数也大都不多。

  如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的《群臣上醻刻石》,这块刻石是赵王刘遂的臣子献给他拜寿的刻石。字体还遗存有篆书向隶书转变的痕迹,夹杂有隶书的笔意。从图12可以看到“石”字的字形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右边《群臣上醻刻石》中的“石”字中间的“口”略大左右两边的笔画呈外拓状。再看“上”字的写法就差别很大,左边“第百上石铭”中的“上”字已经完全是隶书写法,长横中间还有起伏变化,右边的《群臣上醻刻石》中的“上”字还是篆书字形,中间的竖画最上端留有装饰性笔画。

  

  图12

  

  图13

五、“第百上石铭”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借鉴意义

从古至今,人们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都追求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继承传统已经成为书法创作者的共识。现在社会中人们学习书法的平台越来越完善,学习书法的资料也越来越丰富,在古代鲜能被普通人看到的法帖古本也被大量印刷,方便人们学习进步。随着新媒介的兴起,各种民间工艺民间书法被人们发现和重视,可借鉴学习的资料多了,反而使得书法创作者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从技法的角度看,有的人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墨守成规,亦步亦趋,不懂得创新,仅仅是对传统的单纯模仿;也有一些人在书法创作时个性过于突出,技法不规范,继承不明显,让人看不出从何出。这两种学习状态都不可取,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习“第百上石铭”这种书写规范又不失活泼生动,施展个性,别有风味。

  注释:

  ①(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陈公柔,张明善(点校).语石 语石异同评[M].北京:中华书局,1994:77.

  ②武利华.徐州汉碑刻石通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07):106.

  ③(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95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