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务;信息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205-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143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扩招和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是否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874万,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鼓励更多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职业院校,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扩招更需要高职院校正常教学资源和基本硬件设施合理利用,教务工作是对教学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维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环节。高职院校根据扩招扩建对教师队伍的需求,创新教务管理理念,重视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和谐的、工作技能强的、高效率的教务队伍,充分发挥教务人员自身的潜力,全力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高职院校教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务工作在人员配置,岗位流动性、信息化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理论技能进修等许多方面存在问题。高职院校扩招后,服务和协调的对象复杂,工作难度增加,有些岗位不增反减,加班多津贴少,缺乏激励机制。
(一)岗位流动性大,人员配置不够,队伍不稳定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具有为师生服务的功能,还要有管理监督的功能。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形势的复杂化,高职院校招生学生的人数和类型在增加,班级数量在增加,相应地教师队伍也应增加,教务工作服务面变广,任务繁忙导致工作时间长,这更需要学校资源的引入。学校的实际设置机构不合理,人员配置没有按实际工作量来,导致机构人员不足,许多职能被分配或合并给某一位老师,很容易出现应付的情况,危害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在为教师、学生服务的同时,又要按规章制度办事,时间长了缺乏上进心,工作中又看不到直接成果,缺乏成就感。再加上,评职称难,加班多且缺乏奖励机制,自然流动性大,甚至部分老师不愿意从事教务工作。
(二)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需要信息化的管理,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调研中,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教务管理系统使用很多年,使用服务范围受限,只使用简单的功能利用率低等问题。多数院校直接采购的青果软件等现成的缺乏针对设计的教务管理系统,脱离了本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设置操作兼容的问题,师生工作效率较低,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价值。再者,调课、借教室等教务工作大多需要层层审批,手续繁多,为一简单的事情耗费精力较大,这就需要教务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务部门和人员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三)教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势必需要更多的任课教师和教务人员。调研的多数职业院校并没有教务管理人员建设梯队,新进的应届硕士毕业生,专业跨度大,缺乏经验且心思还是想回归教学岗位,无法及时有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务工作中。人员流失需要尽快找教师接替时,受待遇、业务培训少、文化教育程度低等限制,本科劳务人員接手后,存在一些对现代办公软件不熟悉等具体问题,加之缺乏理论学习和工作技能的提升,看不到走向更高一层管理岗位的希望,导致积极性低下,效率不高,而过多的加班导致压力大,恶性循环后教务管理水平低下,影响了校园的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教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不再只是简单的收发和传达,而是对教学活动和过程进行服务、协调和监控,使得教务工作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高效性,从而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目标,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下文对高职院校教务工作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一)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发挥教务工作的最大化价值
突破和创新传统的教务管理的工作,深入研究教务办公软件,优化教务办公流程,简化教务办公手段和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减轻教务人员的负担和工作。教务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下放二级学院权限,调整和优化管理模式,实现高效和灵活管理。教务队伍要具备极强的现代化管理、统筹安排及协调组织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强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加工作的服务性质,发挥办公软件和教务工作的最大化价值,提高育人质量。
(二)提升教务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奖励机制
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教务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教育,细化工作职责,建立责任机制,同时要建立奖励机制,考虑晋升职称等问题,充分调动教务队伍的积极性,增加教务队伍的稳定性,努力建成一支老中青结构合理、肯吃苦能奉献、业务能力过硬的优秀的服务梯队。教务人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学习与提高,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情况,注重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重视管理理念的转变,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全心全意地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便捷的教辅服务。
(三)健全教务管理制度,提升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要有市场化、制度化、长效性和稳定性的管理体制,清晰界定二级学院教学部门和教务管理部门的职能并分析二者的工作职责,教务部门适当调整教务管理职能,对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宏观把控。教务人员要具备极强的现代化管理、统筹安排及协调组织能力,以人为本,重视监督机制的完善和严格执行,及时修订和总结教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现代化管理系统,发挥其必要的规范约束作用,杜绝教师个人以及专业教学部门的随意行为,确保高职教育的严肃性以及权威性。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教务工作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会影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加强和重视教务管理工作,优化改革创新管
理制度,探索实践提升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加强教务工作梯队建设,努力建成一支人员充足、思想过硬、技术过硬、和谐高效并相对稳定的教务队伍,全力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学校要确保高职教务的核心地位不能动摇,积极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和相应的竞争机制,充分考虑教务人员的晋级升职待遇问题,充分调动教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教务人员应积极创新教务管理模式,健全教务管理制度,规范、科学、高效地进行服务管理,有效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盛琼.基于C/S模式的机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2]盛琼.浅谈高职院校机房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文艺生活,2019,(6):202—203.
[3]范尚明.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8).
[4]王娟.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现状分析与思考[J].现代经济技术,2017,(4).
作者简介:周宇(1991—),女,江苏常州人,法学硕士,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文化政策、公共文化、文化旅游;刘润楠(1993—),女,山东滕州人,管理学硕士,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文化产业、文化政策。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