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化史;艺术设计;建筑史;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182-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129
长久以来,存在于建筑史教学领域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对史论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动力和主动性,教师为此竭尽所能,似乎也收效甚微。这种情况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如环境设计)的教学中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教学内容、知识点的枯燥乏味,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对原有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反思,找出问题,从而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显得尤为迫切。
一、傳统建筑史教学内容的缺陷
(一)重“器”轻“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老子《道德经》)。在建筑史教学中“,器”指的是建筑的风格、符号、形制等,道是指“器”背后的功能、理念、价值。传统建筑史教学目标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建筑的风格特征、结构特点、符号形式等,使之成为专业素养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对于“器”的内容(建筑空间有形的部分)描述详细,关于内涵的“道”的部分却较为简略、含混,甚至缺失。例如,空间群组艺术是埃及金字塔建筑杰出成就之一:从尼罗河运河边的下庙,通过一条幽暗狭长的甬道,才能到达金字塔主体建筑前的祭庙广场,在此过程中,空间有开合、明暗的变化,人们的心情也经历了由抑到扬的起伏。各类建筑史教材对此知识点的描述大多是以现代人对空间的体验而言的,实际上,金字塔空间群组各部分的安排都与纪念性的丧葬、朝拜仪式有关,在下庙、甬道、祭庙里发生的具体活动是什么,体现何种意义?在教材知识点的阐述中却语焉不详。再如,广场是古罗马城市重要的政治、经济、宗教和公共活动中心,教材知识点中强调了其轴线对称的空间形式和庄严的气势,关于广场的功能却一笔带过,广场中到底发生着哪些公共活动,各种活动的具体形式,参与人群的状况等,学生并不能得到如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那般直观具象的了解。知觉心理学理论认为,任何刺激只有被赋予意义,才能被更好的理解,形成记忆。如果建筑史教学内容只关注建筑有“形”的一面,忽视“形而上”的意义与内涵,再宏伟的神庙、宫殿,再精美的装饰纹样也不过是空洞的符号概念,学生对此排斥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就建筑论建筑
结构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是由事物间的关系而不是事物构成,某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决定。[1]同样,建筑总是某种文化情境下的建筑,其形式和功能必定受到时代政治、思想、艺术、技术、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巴洛克建筑的产生,既是建筑艺术本身自然进化与嬗变的结果,也是大时代新旧交替、波澜诡谲的思想动荡的产物(科学新发现对宗教的拷问、宗教改革运动与反宗教改革运动的斗争等)。而要解读中国传统礼仪、宗庙建筑,不具备儒家伦理思想、礼乐制度,易经文化的知识储备是不可想象的。在传统的建筑史教学知识点中,虽然也有建筑的文化背景相关内容,但其深度与广度是远远不够的,存在着就建筑论建筑的倾向。
(三)思辨性不足
建筑史教学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让学生欣赏历史建筑在艺术上的成就,吸收其优点,还应使其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是历史上的经典建筑,也可能在时代技术、思想的制约下,存在着缺陷和失误,其教训值得汲取。传统的建筑史教学大多对历史建筑的成就褒赞有余,而对其设计缺陷剖析不够,思辨性不足。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精神。例如,文艺复兴建筑的稳定、庄重与和谐早已得到一致的赞美,然而依据现代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美不光关乎内心的安定感,还与对张力与刺激的平衡有关,从这个角度来说,文艺复兴建筑是否又过于稳定端庄,导致刺激性不足,影响其美学价值呢?中国传统江南民居黛瓦白墙的形式,在形成淡雅的格调意蕴的同时,是否又会形成固化模式,限制材料的表现力?从建筑与环境融合的角度,又应如何去思考?这些可以引发思辨的内容,在传统的建筑史教学中并未得到凸显。
二、基于文化史视角的建筑史教学内容建构理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大脑而言,基于情感的体验比基于概念的认知更为真实,更有力量。传统建筑史教学内容之所以难被学生接受,就是因为其采取了概念认知的形式,无论是图像还是文字,如果脱离了文化情境,缺乏意义支撑,则必然会割裂其与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造成理解障碍。因此,要提升建筑史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关键在于建立起内容材料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关联。这要求建筑史关注的重点应从单纯的艺术、技术知识点转向叙述建筑背后的人类故事——伴随着建筑生灭的,时代中的人的思想和命运浮沉,这意味着把建筑史当成文化史,将建筑的历史看作是浸透在建筑中的人的思想、行为、欲求的历史,这样的建筑史才能与人性相通,穿越时空和符号的障碍,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教育学家杜威指出,教育是一种生长,除了谋生的工具价值,还有内在价值——使学生了解到事实、观念、原则和意义。[2]艺术史学者布克哈特也认为,历史研究属于教化,其目的在于寻找蕴含在人类精神、文化中的“更高的必然性”。基于文化史视角对建筑史教学内容进行构建,首先应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来重新定义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建筑史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建筑史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历史建筑艺术成就和各阶段的形制风格,而是以建筑为载体讲述人类思想观念——宇宙观、自然观、审美观、价值观等的演变,伴随技术、经济成长人的行为、需求的演变等。通过建筑史的通识教育平台,可培养学生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使其树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这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艺术类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而对于建筑风格形制、艺术符号、技术原理、设计原则等知识内容,应在建筑史教学内容体系大架构中,有针对性地设计衍生的实践课程,通过测绘总结、调研考察、设计实操、技术汇报等教学方法,将理论纳入实践,实现知识、能力的良性循环。
三、基于文化史视角的建筑史教学内容体系架构
可将建筑史相关教学内容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作为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平台来建设,目的在于教化,熏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素养与思想深度;实践部分由多门衍生课程构成,每门课都是独立的技术课程,同时又是建筑史知识的延伸,目的在于通过实践、研究等体验式方法,通过亲历探索将知识内化为情感体验,从而主动建构意义,获得技能。
(一)理论主课程
教学内容以建筑文化为重点,主要讲述建筑发生、发展、嬗变、消亡过程中重要节点的文化根源,解决“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问题,而非描述建筑現象本身。这些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堂讲述内容,另一类是课外辅助材料。课堂讲授内容可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研究宏观层面自然、文化对建筑整体风格的影响,例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继而塑造出建筑的独特风貌:古埃及单调、规律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塑造了古埃及人“永恒”、“循环”的生死观,造就了其金字塔、神庙建筑的坚固和宏伟;希腊的崎岖山地、曲折峡湾,培育了古希腊人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品质,希腊建筑的人本主义由此而产生。第二个层次研究文化如何影响到微观的建筑功能。例如,从餐厅布置样式可以窥见古罗马富人的奢侈生活;古罗马浴场的功能布局,反映了古罗马人的社交需求;古罗马蓄水池优先保障市政公共用水的设计,与古罗马城市的公共性以及基于选票的政治制度有关。除课堂讲授内容之外,应依托课程建设平台,提供建筑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哲学、美学、技术相关辅助知识素材,为学生提供更为宽泛的文化养分。
(二)衍生的技术课程
包括传统建筑制图测绘及调研、经典空间与环境设计解析、传统建筑设计专题、艺术考察等平行及后续实践课程、环节,与理论主课程一同组成建筑史教学的内容体系。
四、基于文化史视角的建筑史教学内容实施
对于理论主课程来说,首先应精心组织授课内容,选取具有一定戏剧性,易使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素材,例如圣彼得大教堂修建过程中人文主义者与教会保守派之间的斗争,相关人物的传奇等。其次,善用对比,对具有相似性的内容要素进行对比,从而凸显各自的特质。对比的目的是形成一定的心理刺激,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可以是时间维度上的新旧、古今对比,例如,通过原始人的山洞与现代住宅对比,可以发现原始人与现代人对于私密性、公共性等需求的差异。对比也可以是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文化维度上的对比,例如,同为父权社会下的院落式住宅,中国传统合院所体现出的等级秩序性较古罗马宅院更为严格;同为“风水”,西方古代的“肠卜”与中国古代的“相地术”,却体现了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第三,即使是理论教学,建筑史的教学也应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而非教师单向的知识传输。教师应通过提问、文本阅读及研讨、专题研究及汇报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研究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技术性的衍生课程,则应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亲历、实践,获得技术、能力,巩固所学理论。
五、结语
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来理解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史教学的内容构成,将历史建筑置于时代的文化情境中去理解,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建筑发展演变的根源和动力,获得意义、价值、提升艺术修养。将建筑史视为文化史,为当前的建筑史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还需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反复验证,不断修正、完善。
参考文献:
[1]靳莹,周志华.从结构主义走向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0).
[2]杜冰冰.体验式教学模式于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0(3).
作者简介:梁骏,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