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地方高校;山水画临摹教学;艺术敏感性;技法训练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032-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21
一、引言
地方高校的学生缺少国画基础,且西画观念重、书法基础薄弱,临摹教学中的技法训练强调摹本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结合、笔墨语素共性的探究、如何临摹、用怎样的方法和态度临摹、强调临摹中得境会心、临摹与写生相结合等均无可厚非,也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获得的山水画艺术感受力不高,在自然山水与山水画的转换之间创新技法与艺术创新的敏感性不理想,而且在进入到山水画写生与创作阶段后,内化能力提升慢,以导致山水画语言缺少创新,多用套路与程式;图式缺创新与陌生感,跳不出传统样式;惯用习惯性思维而不够宽泛与新颖。这折射出该训练方式在地方高校山水画临摹教学中存在一定的短板,笔者在技法训练中在此基础上,以“迁移”与“体悟”的方式强化培养学生的山水画艺术敏感性进行了探究。
地方高校山水画临摹教学中学生的艺术敏感性主要是指学生对山水画较深刻而专业的文化判断、敏锐而独特的审美感知,对自然与山水画之间主客体转换时所具的超常而独有的联想力,敏锐、细腻而奇特的感知力与表现力,有着别人所不可比拟的细腻敏锐的艺术感觉。
二、“迁移”——强化培养学生超常而独有的联想力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联想是由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或连续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课题。”[1]因此在山水画临摹教学中,强化培养学生超长而独有的联想力,只以精选的山水画摹本进行临摹与体悟是不够的,可在技法临摹到一定阶段之后或者在临摹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直观对比呈现具有相关契合点的传统摹本与现当代具有时代性、典型性与独创性风格特征的山水画作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山水画语言、图式、山水画文化精神、造境等层面做理性梳理,让学生体悟并产生心理刺激,实现学生临摹学习的迁移。即:让学生的临摹学习对今后写生与创作中山水画图式与语言的创新学习产生影响,让临摹与对比分析后获得的经验主动参与创造性联想与应用,以防止已有经验的惯性化、惰性化。同时在临摹课中间以迁移性的创新训练内容,让学生获得联想,实现山水画语言、图式等的超常而独有的创新尝试。这一过程需循序渐进,可让学生根据自己临摹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程度,设置迁移性的课题探究,即一个训练内容,尽可能多的设置不同的、具有超常思维的、独到视角的创新方案,以实现对传统技法临摹后的内化与创新。
另外,还可将创新方案先通过集体交流,学生谈自己的创新设想,后由老师点评并引导、同时扩大学生的发散思维维度、增加更多能获得刺激联想力的相关山水画范画作品、沿着学生的创设意图引导完善,并用画理、画论作指导,从理论上给予阐释与解读,从而让学生获得迁移的学习策略与方法,以获得联想力的体悟与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山水画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能力,让在临摹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得以内化与系统化。
三、“体悟”——强化培养学生敏锐、细腻而奇特的艺术感知力与艺术表现力
山水画临摹教学之技法训练中,要求学生掌握前人理法、笔法、墨法和章法布局,是许多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运用分析、示范等教学手法力求让学生能灵活掌握,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所获得敏锐、细腻而奇特的艺术感知力并不理想。记得美国艺术家鲍勃·迪伦曾说过:“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则只是被淋湿。”这是对艺术感知力的最恰当的说明,对于山水画修炼者来说,其需在山水画临摹教学中以“体悟”去获得艺术感知力,即去体验物我关系、感悟“境”由“心”造,从“心悟”到“明理”再到捕捉独有的“视角”去挖掘,整个过程力求一种从视觉——心理——视觉的主体审美体验。例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择两种不同风格的摹本进行同時临摹,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寻找一些与两种摹本有相关契合的自然山水图片,让学生去对比探究感悟自然与山水画之间、两位作者在表达心与境、处理物我关系时的微妙感、细腻性与敏感性,这种从视角到心理再到视角的主题审美体验过程需要老师的启发、引导、讲解与分析。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能捕捉“心悟”、掌握“明理”、寻找独有的“视角”。
艺术表现力是山水画临摹教学中教学质量的一个显性指标,直接面对受众群体,能更直观的呈现出学习者所能捕捉到的山水画艺术敏感性。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获得一定的技法经验后,面对摹本,力求去捕捉在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运用可视的语言与表现形式去构建与心理上同等作用的张力。另一方面则要求学生临摹时力求能正确应用这些可视的语言与形式去表达并接近这一张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专题研究。即:阅读与梳理创作者的画理、作品研究的相关文献,力求深入并最大可能与研究者、创作者形成一种交流与沟通,并从隐性层面建立一种积淀意识、独特意识、具有精神内涵的“自我”艺术意识。
这种以“体悟”强化培养学生敏锐、细腻而奇特的艺术感知力与表现力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实现既定的明确目标,不仅仅是内化成人世界赋予的定论,教学过程也是主体建构认识对象个体意义的过程,是生成、提高学生持续发展素质的过程;其次意味着学生的发展是主体生命意义的不断扩充,它充盈着自主、探索、建构、生成、创新等词汇所蕴的生命活力与发展态势。[2]
四、结语
针对地方高校山水画临摹教学中优化教学目标,达成对学生山水画艺术敏感性的强化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对山水画艺术的文化精神、笔墨的内核、造境的“意”与“真”等的艺术之敏锐感受力,从潜意识中去建构一种对自然山水、山水画临摹、写生与创作之间转换时的独有敏感性,方有可能让地方高校山水画临摹教学针对性更强,学生学习会更主动并会融入创新的思考;也自然不会落入俗套,更不会被困在传统样式之中不能自拔。
参考文献:
[1]仇保燕.教学思维方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P231
[2]张华龙.体悟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P78.
作者简介:王明国,男,重庆巫山人,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