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表情符号作为网络交流的非语言符号,承载了说话人传递信息,表达其身份、地位、态度、动机等一系列功能,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交际习惯。
关键词:表情符号;交际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7-0280-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195
网络表情符号是指非语言网络中的图形符号。它是情感和偶像的结合。在网络论坛、即时通讯器和网络游戏中,文本表情符号通常会自动替换为相应的小图片,也就是所谓的“表情符号”。表情符号为笑脸:-)和悲伤的脸:-(。出现在第一个文件中的用法是数字形式。某些复杂的字符组合只能用双字节语言来完成,这就产生了更复杂的形式,有时用日语的罗马名字kao-moji来表示。
表情符号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有个斯洛伐克人在1635年绘制表情符号来表示他对自己市政财政记录的满意程度,但后来这些表情符号被普遍用于休闲和幽默的写作中。1982年9月19日,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在一份信息中提议,将互联网上的数字形式的表情符号作为IMC文本的补充。网络表情符号从诞生之日起就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受众的需求而开始发生变化。它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ASCII字符和日文字符。美式ASCII字符是一种键盘符号,表示90度偏转的表达式,如:)表示微笑,而:(表示抱歉等。
2.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静态卡通图像和图像。动画片和人像的静态图片已经成为网民直接表达的网络表情符号的载体,受到网民的广泛欢迎。
3.??? 动态卡通形象和动态图形。动态网络表情符号的出现,开启了网络表达的时代。这种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娱乐性和审美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4.??? 角色类型图释。它往往具有一定的特征或原型特征,并以系列的形式出现。一些原创人物,如图兹基、马里奥等系列;一些直接使用现有的动画或电影角色,如樱桃和周星驰等表情系列。角色类型表情的使用带来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并逐渐形成了特定角色的品牌价值。
随着各种表情符号的出现,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使用不同的表情符号来实現不同的功能。
1.??? 直观——这是表情符号作为非文字符号的一大优势。认知心理学认为,对记忆和思维活动中的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有两种方法:言语和表象,而图像编码适合于图像的特定信息。它具有编码速度快、激活速度快、关联能力强等优点。表情符号的图像结构使接受者无需首先理解文本,理解文本的含义,理解过路人的表达意图就可以进行解读。相反,它可以直接描绘人类的面部表情、姿势和身体运动。所以它可以让接受者一眼就知道对方的情绪是喜还是悲。
2.??? 快捷——陈元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他不满足于在“社会语言学”的特殊情况下,把语言(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因此,他经常利用具有能够直接打动(刺激)人类感官的表达方式。各种符号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征,它们比语言更直接、更有效,并且接受者反应更快。表情符号一般为可视图像或视频剪辑。作为独立的单位,聊天者只需要选择他们可能会表达自己心理活动的表情符号,然后点击一下就发送给对方。这样发送器就不需要打印文本了,这样不仅节省了自己的时间,而且大大缩短了对方的等待时间。
3.??? 有趣——表情符号不仅仅局限于人类面部表情的镜面反射。它们被夸大为各种夸张的面部表情,突出面部特征的某一位置,夸张的形态或身体运动,以清楚地显示一种情绪。它是夸张的,包含了幽默元素。例如,一只戴着绿色眼镜的绿色公鸡打破了传统的直立舞蹈,高呼流行歌曲“刷子,刷子”很容易理解和搞笑。尤其是在PS照片或视频剪辑之后,有趣的图片组合或文字与图形的结合往往会取得惊人的效果,营造出轻松有趣的聊天氛围。
4.??? 含蓄——虽然表情符号形象能直观地表达发送者的思想和情感,但与文字相比,表情符号也能起到不直接暴露的效果,即许多表情符号的表达比文字更为微妙。如果你在面对对方的要求时不能保证,那就发一张右手边有“唉”的照片。这个词的表情毫无疑问表现出尴尬和不情愿,是含蓄地传达出来的,它说“我做不到”,而不是直接用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软件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即使他们相隔很远,他们仍然可以像面对面一样交谈。网络表情符号在日常交际中大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文字聊天的不足,使交际效率越来越重要。借助表情符号,人们不仅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还可以用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交流更加生动多样。
参考文献:
[1]黄国文.功能语法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王文涛.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6):56.
[3]?? 贾珊珊,邸书灵,范通让.基于表情符号和情感词的文本情感分析模型[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3(02).
[4]?? 上官子木.网络交往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 戴元光.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