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冯小刚耗费数年心血完成的一部《一九四二》在凭借着与当下社会的极大反差抢尽了人们的眼球,以它奇特的影视魅力和感染力给我们以震撼,冲击了木讷的心灵,唤醒了我们内心许久不在的感动。这之中,服装色彩元素的运用为影片主题的深化和人物形象塑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服装色彩;主题;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J905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135-01
《一九四二》根据刘震云小说改编。反映的是一九四二年发生在中国的一场灾难,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影片以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和佃户两个家庭为核心,展现他们的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以及最终的绝望;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对人民的蔑视加深了这场灾难,并最终导致了自己革命失败的命运。这部影片中,画面的转场和人物服装的色彩对比为主题的深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逃难的人群和国民党撤退的军队相遇时,日本侵略军无情的轰炸以及镜头对无助的灾民受伤的特写让所有观众的心中紧紧的揪住。这不禁使我们在痛恨日军暴戾和没有人性之余,又深深的痛惜国民军队的所作所为。同时这一幕也为后面重庆被轰炸的片段埋下了伏笔,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在灾民沉浸在失去亲人,饥寒交迫的痛苦中时,随着镜头的转场,一幅明亮欢愉的画面映入眼帘,那是重庆正在为迎接外宾而举行的彩排仪式。在这两个画面的转场中,服饰的颜色起着强烈的对比,逃难的灾民身穿破旧的棉服,棉絮都已经袒露到了外面,在苍茫白雪的映衬下,灰绿色和灰黑色的棉服显得格外压抑与凄凉。而在重庆,人们身穿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华丽服饰,手持彩旗,性情高涨的喊着“热烈欢迎”。在这些光怪陆离的色彩交织中,我们更能深切体会到灾民的苦难,同时也使国民政府的腐朽冷漠愈加鲜明。
服装色彩元素的应用,往往能够为人物的性格展现和情节发展起到良好的展现和推动作用。在逃难的人群中,徐帆饰演的花枝的形象使观众印象深刻,特别是她身上那件还很新的鲜红棉服,似乎是逃难人群中的一丝曙光、一个希望。花枝的命运是凄惨的,尽管在逃难前她穿上这件红色棉服时说就当是冲冲晦气,但终究还是难逃灾难的魔爪。以小见大,人们不禁悲叹那个年代女性的悲苦命运。在丈夫死后,她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逃灾,或许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的责任,又或许是为了圆栓住一个爱情梦。在招工的卖身失败后,她选择嫁给了因失去星星而痛苦的栓住,在当天的新婚夜里,这对新人在破旧寒冷的帐篷里度过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夜晚。花枝告诉栓住自己嫁给他,他就可以卖老婆了。尽管栓住万般不肯,终究还是为了生存不得已做了。花枝还是没能逃过卖身换取粮食的惨痛命运。花枝坐在板车上在两旁枯黄野草的陪伴下越走越远,那一抹鲜红色渐渐消失在栓住的视野里,是不是在这一刻,栓住人生的希望也在这渐行渐远的身影中消失殆尽了呢?
重庆政府对人们的蔑视终究迎来了报应,日军轰炸机袭击了重庆,在战火平息后,两旁的人民又身穿鲜艳的衣服在欢呼声中欢送着外宾。这一次画面的构图十分特别,镜头由胡同内向外拍摄离开的车队,画面只占据了总画面中间的1/3。这样的拍摄通过狭隘的视野使观众感受到国民政府漠视人民目光短浅的作法,同时道路两旁被轰炸的破败不堪的建筑以及仍在用水枪灭火的消防员都给这个欢送的场面带来了极具讽刺意味的凄凉,也表达了对于重庆政府的无尽嘲讽,暗喻了国民党统治的必然失败。
在这部影片的诸多人物中,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的悲惨遭遇使我想起了《红楼梦》中结尾的那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在离开家乡之前,老东家还乐观的告诉女儿这是“避难”不是“逃灾”,在遭遇日军轰炸、国民军抢劫之后,老东家也由财主沦为了灾民,造化弄人,老东家自己也无奈的感叹了一句这下也成了“逃灾”的灾民了。然而灾祸没有就此远离,老东家继而又遭受了儿媳产后虚弱而死,自己的老伴也最终饿死,女儿为了生存被迫被卖,和自己做伴的栓住为了找儿女与老东家分开,最后惨死在日本人手里。在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西时,唯一能陪伴自己的小孙子还因被抱的太紧闷死在了怀里,这是多么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幅场面,却又带着多么沉痛的无奈和凄凉。冯小刚利用他特有的“冯氏幽默”将老东家的悲惨化作一把利刃插入了所有观众的心中。
生命只有一次,本应多么弥足珍贵。然而在一次次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下,死反而成为了一种奢望。当老东家发现老伴死在车上时,他脸上并没有沉痛的悲伤,反而是一种释怀的欢愉和解脱,他看着再也睁不开眼睛的老伴说:死了好,死了就不用受苦了,下辈子投胎别再投在这个苦地方了。生死离别应有的伤怀,却在那个生不如死、民不聊生的灾难下成为了一种扭曲的幸福。
时间掩盖历史,沧桑了岁月,苍老了容颜,却改变不了最真实的感动。《一九四二》带给我们那个年代最圣洁的人性给人冲击,也让那个年代最真实的感动在心底荡漾。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但愿老东家和小姑娘真的告别了寒冬,走向否极泰来、苦尽甘来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冯果.田奥.影像中的历史与民族性—评电影《一九四二》[J].文艺理论研究,2013(06).
[3]陈旭光,戴清.影视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