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陶瓷装饰艺术在手机外壳上的应用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热度: 20110
于程杨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 250103)

引言

陶瓷作为人们最为常见的日用材料之一,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其承载着的装饰艺术形式也是伴随其发展的文化体现,承载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现如今,社会层面越来越重视传承传统装饰艺术对于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价值及重要意义,同时在充斥着现代装饰的电子产品中,人们对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依然有着较大的情感需求。

一、陶瓷装饰艺术简析

陶瓷装饰艺术是遵循着装饰美的一定规律,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陶瓷器物上展现出来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在限定的陶瓷器物上,将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而进行的艺术再创造。创造的过程中不乏采取了诸如书法绘画等国粹的艺术形式,结合其服务的主题,给使用者带来美的体验。

(一)陶瓷装饰艺术的形式分类

陶瓷装饰从本质上是对陶瓷器物进行修饰、装扮,通过肌理、纹饰及釉彩来美化陶瓷形体,使色彩、肌理、纹饰与器物形体高度契合,也是应用陶瓷材料所特有的语言来表现作者的创意。陶瓷装饰的手法在今天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但基本形式更多的依然是从历代的陶瓷艺术之中传承发扬而来。

  传统陶瓷装饰艺术表现手法众多,从形式上区分,有表现为镂刻、模印、堆贴、化妆土、纹绘、釉彩六个基本类型的雕刻装饰、彩绘装饰及综合装饰表现手法。其特点表现为:一是以适合陶瓷器物的图案纹样装饰形式;二是以传统绘画形式在陶瓷器物上进行的工艺转换表现形式。现代陶瓷装饰艺术更多地结合了材料的特性而采用印花、肌理、镂刻等形式,且总体趋势是向着现代简约的方向来发展。陶瓷装饰艺术的形式也被诸多设计师进行了创新应用,尝试走出陶瓷器物的本身,用来装饰其他的用品如家用电器的青花瓷款、青瓷款、冰裂款等,在冰冷的电器之中突出较强的视觉效果,达到让人似曾相识的情感效果。

(二)陶瓷装饰艺术的文化承载作用

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承载的文化内涵更是丰富。陶瓷装饰艺术表达了人的自然观念和主观意识,是人类内心世界的外在显现。从历代的陶瓷器物的装饰上来看,取材多源自于自然界中的事物,如山水树木、花鸟鱼虫及人丁禽畜等,作为装饰题材在陶瓷器物上的表现也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些艺术题材恰到好处地装饰着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陶瓷器物,同时反映着人类通过艺术化的手段表达对美好生活及美好事物的追求。

  陶瓷艺术之中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日用观赏这单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其所体现出来的传播价值。在国内,其通过贸易成为了南北思想文化交融的承载,在国际上,也是展现中华特色文化的重要承载物,如今中国风在世界范围内的风靡及世界多元文化的交织碰撞对于这些承载物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手机这一产品也是一个全球化的产品,相当多的知名品牌将自己的旗舰产品向多个国家发售,如苹果品牌、三星品牌、华为品牌等,其文化传播的意义相对深远,也是消费者认知一个品牌的重要媒介。

二、手机外壳装饰设计

手机是人们日常社交最为重要的电子通信工具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外观也随之有着趋于扁平化的变化,手机显示屏幕的尺寸与边框的比例被更多的商家当做产品的卖点。手机的用户面也基本被屏幕占据,这也对手机外观设计方面带来了更多的限制,外观设计师发挥的空间更多地集中到了手机边框和手机的背壳上面。然而在人们追求个性化的潮流中,千篇一律的手机样式给用户带来的却是视觉疲劳。随着这一进程的加剧,同时也增加了用户对手机个性化的需求。在手机外观设计追求差异化的同时,手机外壳也获得了应用的空间,各式各样的手机外壳出现在市面上。它们给手机本身带来了不同的拓展功能,如保护功能、装饰功能、支架功能及电池拓展功能等。按照其重要性来说,手机外壳的保护功能是最为主要的功能,装配手机外壳的手机能够在跌落、挤压或撞击时尽可能地减少受到的损伤,以保护因对时尚的追求而越来越薄的手机的机体。在保护功能方面,更多地注重材料科技的应用以及形态外观对撞击起到的缓冲。与之同样对手机外壳的销售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手机外壳的装饰功能,具备同样保护功能的手机外壳,往往外观效果更好一些的产品能够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当下,也有不少生产厂家考虑到从附加功能上入手来增加手机外壳产品的卖点,如此一来,具备支架功能、充电宝功能及卡包等功能的手机壳也在市场中展现着各自的亮点。

(一)手机外壳的材质类别

手机外壳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带来了更多个性化的体验,在满足保护手机为目的的基本功能同时,还可以选取不同材质、色彩及功能的外壳装饰自己的手机。目前常见的手机外壳材料的选择有塑料、硅胶、金属、皮革等,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与装饰手法也不尽相同。陶瓷材料因其特性更多的表现为易碎、加工难度大等特点,本身即需要保护,更谈不上作为手机外壳材料保护手机了,但这也并不是说明陶瓷这种材质在手机外壳设计应用方面没有了可能性。微型纳米陶瓷片与塑料结合而来的手机外壳对于手机产品本身起到了较好的装饰作用,在烘托产品本身的品位的同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陶瓷材料的运用对手机外壳产品本身的档次感和利润点也有着重要的提高,同时对传统的陶瓷艺术与现代装饰图案也是一种良好的展现。

(二)手机外壳装饰效果的实现方式

由于手机外壳所采用的材料不同,其装饰形式也各有特色。如采用塑料材料的手机外壳,其装饰形式具有印刷、喷涂、电镀、咬花、镭雕、IMD、IMT、NCVM、3D立体、热感变色等。金属材质的手机外壳亦可通过喷砂、抛光、拉丝、微弧氧化、阳极氧化、PVD真空镀等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各式的表面装饰效果。玻璃材质的手机外壳则可通过丝印、喷涂、抛光、色彩渐变、光学镀膜、曲面贴合及炫光纹理来实现。与塑料、金属及玻璃材质不同,用于手机外壳的陶瓷材料的表面装饰效果一般可采用研磨、抛光、AF处理、激光加工、PVD真空镀膜及超声波加工等方法来实现。对于批量生产的手机外壳而言,生产线上更多的工艺步骤需要由机器来完成,尤其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更新替代人工流水线的当下,传统陶瓷装饰艺术中所蕴含的工匠手工情感如何体现在现代的陶瓷产品上面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陶瓷材质手机外壳的特点

与传统陶瓷不同,应用于手机外壳的的陶瓷材料多采用以微晶锆为主的纳米陶瓷材料,这些纳米陶瓷材料打破了传统陶瓷极限领域,能够做到较薄的成型厚度,但其抗弯强度及硬度却远远优于金属、玻璃及塑料等材质,具有重量轻、耐磨损、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同时纳米陶瓷材料制成的手机外壳相对塑料等材料更薄,所以具有较好的导热和散热性能,可将手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起到保护手机内部电子元件的功效。在其表层可采用传统制瓷工艺高温烧制图案,图案色彩的表现与还原相较于塑料材质喷绘工艺更为真实。

三、陶瓷装饰的应用方向

陶瓷装饰艺术在手机外壳设计上的应用与陶瓷艺术本身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陶瓷材料技术与社会文化的结合对陶瓷艺术审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分析其趋势可以将陶瓷装饰设计在手机外壳设计上的应用划分为时尚性、个性化和情感化三个发展方向。

(一)时尚性导向的方向

追求时尚是人皆有之的消费心态之一,手机外壳的实际用户群体是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对时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时尚性的装饰设计方向在手机外壳的设计中可概括为装饰纹样的时尚性和艺术造型的时尚性两个类型,陶瓷装饰纹样在手机外壳时尚性设计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其中很多元素也是构成“中国风”潮流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历史陶瓷文物中的装饰纹样还是现代陶瓷艺术的肌理效果,在手机外壳这片方寸之地起到的装饰作用都是显见的。陶瓷艺术中尤其以青花瓷、釉里红、青瓷等最具民族文化特色代表性,其纹样及色彩辨识度高、认知范围广,配合纹饰、肌理的塑造,在手机外壳上面引起民族风的时尚潮流的可能性较大。

  陶瓷艺术造型跟随着时尚商品的发展方向而与产品结合,在手机外壳的设计中多表现为使用陶瓷材料与其他可塑性强的材料如金属、塑料的组合应用,形成特色鲜明的艺术外观造型。如Mittimo品牌推出的金属陶瓷手机外壳(图1),其以铝合金金属材料为框架基础,在其上镶嵌有黑色或白色的抛光陶瓷片,相连的陶瓷片亦象征着城墙、盾牌,彰显出一定的庄严质感。这款产品安装在手机的外框上起到保护手机、装饰手机的作用。相对普通的手机在加装了这一类型的手机壳之后也能够展现出大气奢华的光芒,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使用体验(图2)。这种设计思路也与陶瓷手表的设计有着联系,其更多的是体现着陶瓷的材质之美。

  

  图1 Miottimo手机外壳

  

  图2 加装了Miottimo手机外壳的手机

(二)个性化定制方向

在物质供应充足的社会现状下,展现个性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追求。正是由于这股潮流的风行,诸多行业也抓住了这一消费心理,推出了限量版、定制版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在手机外壳设计方面,来图定制、照片定制等能够提供私人定制业务的手机外壳销售量也是非常可观的。以淘宝网站的销售情况来看,提供苹果、OPPO及vivo三个品牌的手机外壳定制业务的淘宝店最高可达到3.7万件以上的月销量,同时提供手机外壳装饰定制的店铺众多且均具有不错的销售量,由此可见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方向的发展潜力。(图3)

  市面上常见的个性化定制手机外壳在材料方面可供选择的种类较少,基本是TPU软胶、PC定制面板、钢化玻璃或树脂这几种材料的组合。陶瓷材料在个性化定制手机壳产品类目里较为少见,其原因也在于陶瓷材料的表面装饰工艺相对较为复杂,若使客户提供的花纹色彩持久耐用的话需要经过贴花烧制等复杂的工序,且图案色彩的还原也是其制约因素。如果使用热转印的方式来实现定制的话,在经常需要与衣物、桌面等进行摩擦的手机外壳表面又较难做到图案色彩持久。所以若实现陶瓷材料手机外壳的个性化定制在市场中普及,需要在工艺技术上进行改进提高,且需克服陶瓷材料在人们心中的固有认识。

  

  图3 定制陶瓷渐变赏瓶手机壳

(三)情感化融合的方向

设计的温度更多的是由文化及情感来赋予的,高品质的生活也正是由高品质的设计所带来的。手机本身在设计时受产量、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在外观设计方面力求满足更多消费群体的审美,从而装饰情感因素相对缺乏。而手机外壳所不同的是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且生产数量较为灵活,所以能够更加精准地抓住某一类型消费者的审美情趣。用户可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买到自己喜欢的手机外壳类型,赋予自己手机外观不一样的审美感受。陶瓷装饰艺术的情感来源于生活中人们对陶瓷的认知,如陶器的质朴、厚重、低调,瓷器的温润、典雅、玲珑等都是存在着材质的感情的,人们以或琢或磨、或勾或画的手法将对生活的期盼及对大自然的认知写意到陶瓷器物的表面,形成的这种材质之美与人文艺术之博大相融合的文化在手机外壳上是能够传达出人文情感的。

  从甄嬛传、芈月传到延禧攻略、如懿传,随着近年来宫廷剧的热播,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也刮起了一阵阵的宫廷风。以故宫文物为原型的文创产品应时应景地走入消费者的视野中,在宫廷建筑、服装服饰及用具器皿等文物中均可提取大量的设计元素,应用到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之中。手机外壳也常被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的范畴内,尤其是市场保有量大的品牌型号的手机更是有着大量的手机外壳产品可供用户选择。在很大的程度上,人人都会有追求宫廷奢华的梦想以及使用宫廷风器物、追求帝王同款等等的心理,如清代的端庄大气的珐琅彩瓷器深得大众对于奢华的体验心理,设计者将其元素提取出来应用到手机外壳上面,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图4)

  

  图4 由珐琅瓷器元素设计的文创手机外壳

四、结语

陶瓷装饰艺术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的内涵。手机外壳是智能手机产品的忠实伴侣,起到保护手机机身的同时又是美的传播媒介。在物质文明丰富、精神文明自信的当下,陶瓷文化及其装饰艺术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机外壳上所发挥的价值愈发地显现,其装饰艺术形式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