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构筑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热度: 17019
郑志伟

  (浙江天尚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6)

  纵观园林景观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构筑物在园林景观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构筑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硬质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既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点缀空间和过渡空间的有效形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构筑物的设计通常与周边的景观相互搭配。园林景观中成功的构筑物设计,一方面可使空间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又可起到妙笔点睛之用,增添空间中的审美趣味。所以园林景观中构筑物设计的好坏,对整个园林景观空间场所的营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较于园林,我国的景观设计发展起步时间较晚,且受西方的影响较大,景观的设计理念基本以西方的设计思想为主导。当前,景观设计中的构筑物,造型形式也经常受到西方景观设计的影响。这就造成了我国当下的景观设计中的构筑物设计,容易产生缺乏民族性、地域性等问题。此外,当下的构筑物设计中经常存在比例失调、色彩与周围环境失衡等问题。基于此,对构筑物进行深入的分析成了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迫切之举。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和归纳构筑物设计的方法和理念,为当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构筑物含义

“构筑物在园林景观中泛指一些比建筑体量较小的构筑,如廊架,花架,连廊等,其构造简单,体量一般不太大,多为简易的木质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等,主要起装饰作用,有些构筑物则带有一定的功能作用。构筑物从属于建筑而又有别于建筑。构筑物的特点是其结构较建筑简单,其功能上则主要为供游人休憩、遮阴挡雨,或在场地中起划分空间、引导组织游览等作用”。构筑物按发展的历史来论,有古典与现代之区别,在中国古典园林里面主要是指除了植物、铺地、水体之外的景观建筑物,如亭、台、桥、景墙、艺术造型等。在西方古典园林主要是指环廊、花架、劵廊、走廊、亭等。虽然中西的构筑物其形式和造型不一,但其本质还是一样,主要起丰富园林景观的形式内容和给人提供休憩、游赏的场所以及划分空间之作用。

二、构筑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历史溯源

景观设计发轫于工业革命时期。受新型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驱动,以服务于贵族统治阶级为主的传统园林逐渐转向为大众服务的现代公园景观。按张福昌在《设计概论》中的阐释:“所谓景观设计它与规划、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若是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我们所接触的景观设计又叫作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①,现代景观设计按场地使用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城市景观设计、市政道路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

  而景观设计在古代则主要为园林设计。在18世纪以前,世界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园林,各有不同的风格,主要形成了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即东方园林、西亚和古希腊三大园林体系。而东方园林主要是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主要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这三大类型中的构筑物基本相同,一脉相承。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构筑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从古典园林的发展史来看,构筑物在园林中的设计非常丰富,特别是中国的古典园林中较西方古典园林更为丰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构筑物主要由以下类型组成:亭、台、楼、榭、阁、桥、景墙、假山、艺术造型景观小品等。构筑物起初在园林中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后来有些则慢慢演变为造园艺术中的构成要素,而原先带有功能性质的构筑物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时代的演变,以及由于人们审美品位的改变而导致的园林审美趣味的转变,而使其原先的功能性质亦发生了改变,但到了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成熟后期即明清时期,其主要的功能性基本已定型。根据典籍记载:我国园林中最早出现的构筑物“台”,大约可追溯到殷商末期周朝初期,亦是我国园林的雏形期。周维权先生认为:囿和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个源头,前者关涉栽培、圈养,后者关涉通神、望天。也可以说,栽培、圈养、通神、望天乃是园林雏形的源初功能,游观则尚在其次②。再比如园林构筑物中的亭其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典籍记载,根据宋代营造法式中对亭的原典的阐述,《风俗通义》:“谨按春秋国语有寓望,谓今亭也。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有语‘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亭,亦平也,民有讼诤,吏留办处,勿失其正也。”③可见构筑物在其最初的发展阶段主要是具有一定功能意义。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原有的功能性质亦发生了改变,有些构筑物则纯粹是用来游观的,主要有假山、楼、阁等,著名的如扬州个园假山、上海豫园“玉玲珑”假山、苏州环秀山庄假山、黄鹤楼、岳阳楼、钟鼓楼、滕王阁、蓬莱阁、天心阁等。而在西方古典园林中的构筑物主要类型为:环廊、花架、劵廊、走廊、亭等。这些构筑物起初跟中国古典园林构筑物一样,都带有一定的功能性质,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则慢慢变成造园艺术中的构成要素。可见构筑物在其本质上中西都是相同的,都是先带有其功能性。虽说功能用处不同,但本质却是相同,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欲求而设。当功能满足于欲求之后,则开始慢慢演化为精神层面上的游观之功能,这就开始追求形式的装饰审美趣味。

三、构筑物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一)功能意义

构筑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及意义,主要在于其功能、形式、美学三层意义。构筑物的功能意义一是主要为游人提供休憩观景之用,二是具有划分空间和空间过渡的作用。构筑物的空间设计主要有封闭式与半封闭式、敞开式与半敞开式之分。封闭式的空间结构能给予人一个安静、清幽的环境,此类设计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阁楼构筑物。而开敞式的空间构筑物设计则深受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中“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使构筑物设计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让人在构筑物的空间中游走、驻留的同时亦能欣赏到外面的自然景观。此类的构筑物主要有亭、廊等。亭在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功能一则为游人提供休憩、停留、观赏等的场所,再则可使游人能够欣赏外在的景观。而亭的形式可多变,造型可多样,例如,亭的造型可设计为四角、六角、八角、扇形、圆形等等,亭的面数越多,可观赏到的景观也就越多,亦可在亭的设计中加上匾额、楹联、书法的创作等,赋予其内在的文化涵义,将传统的诗词歌赋、书法文化蕴含其中,丰富其精神文化层面的表达。而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廊的功能,主要在于为游人提供游赏及避雨遮阴的作用,还可起到分割空间、加深景深、组织引导游览等功能。廊按照造型的不同和设置地域的不同,形式亦可多样。例如清代戏曲作家李斗在其《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中所说:“板上甃砖谓之响廊,随势曲折谓之游廊,愈折愈曲谓之曲廊,不曲者修廊,相向者对廊,通往来者走廊,容徘徊者步廊,人竹为竹廊,近水为水廊”。可见廊在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位置其功能性也具有多元性特点。而在景观设计中较特殊的构筑物景墙,本身即是一种景观艺术小品,又可以分割、过渡空间,使人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一个空间,且具有导向和组织空间连接之作用。景墙本身既作为园林景观中的实用功能构筑物存在,又是景观设计中构成造景的重要之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中人们常可见到的景墙有做障景之用的,有做漏景之用的,有做背景之用的,也有做单独景观要素之用的,这些设计主要是为了分割空间及组织空间。但在现今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中,景墙已不仅仅拘泥于实用功能形式,而是在其实用功能基础上,通过造型的设计、独特的材料运用等巧思构想再赋予其文化艺术的内在涵义,使景墙拥有较高的观赏性。其次,通过对其艺术造型形式的美感设计,使游人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这种将景墙的实用功能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设计使其在园林景观中独具一格。

(二)形式意义

构筑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式意义主要是点缀空间和丰富空间,不同风格的构筑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能产生独特的形式美,在园林景观设计造景中,构筑物的形式设计经常和自然景观相互搭配,通过人造的构筑物景观与自然的景观相融合,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空间的美感,构筑物本身作为具有艺术造型形式的景观,即包含了建筑美、造型美、艺术美的内涵。诚如宗白华在《艺境》中所说:“美的形式的组织,使一片自然或人生的内容自成一独立的有机体的形象,引动我们对它能有集中的注意、深入的体验……形式之最后与最深的作用,就是它不只是化实相为空灵,引人精神飞跃,超入美境;而尤在它能进一步引人‘由美入真’,探入生命节奏的核心。”④故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巧妙设计构筑物将其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能使园林景观作品内涵更加丰富,亦能使人在观赏中由美入真,使人享受到精神层面的愉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构筑物的美首要在于其形式美,而形式的美感则在于其造型美,造型则在于其比例的和谐。西方关于比例的运用及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其对黄金分割比的运用法则。作为最早提出黄金分割比的毕达哥拉斯,及后续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黄金分割比的比例为1∶0.618,此比例法被发现后被广泛应用到各种艺术创作中,例如,在绘画艺术中的应用有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波提切利的画作《维纳斯的诞生》、米勒的画作《拾穗者》等,而在建筑上的运用则有古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胡夫金字塔、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印度的泰姬陵等。此法则被广泛应用到各种艺术的实例充分说明了此法则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故此法则亦被认为是建筑和艺术中最理想的比例。所以在景观设计中构筑物的形式设计要注意遵循造型比例的和谐,这是让构筑物能产生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三)构筑物在美学中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从最基本的物质层面追求,逐渐转变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而园林景观场地作为供人们休闲、娱乐、游玩、观赏的场所,不仅仅具有游玩功能,更重要的是其将设计同美学文化艺术相融合,通过美的形式将美的感受表现出来,重点突出了美学中的文艺审美价值。以不同的形式结构将景观造型要素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实现景观设计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交融,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艺术的美的欣赏与追求。而对于园林景观中构筑物的设计,除了要带有功能意义之外,其美学的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构筑物在园林景观作品中的美学意义主要有两个层面,一在其外在的形式美,二是其被赋予的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在美。构筑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中表现的形式美主要在于其结构美,以及空间中的造型美,构筑物按其造型及选择的材质而设计表现出来的形式,是其内在的层次结构,而内在的层次结构正是构成构筑物的美的具体表现形式。以景观设计中常见的亭来说,亭的结构可以是圆形、三角、四角、六角、八角形的,或是以现代的结构等来设计,但在不同的空间及设置的位置上,其产生的形式美学意义亦是不相同的。如把亭设计在高山的半山腰之间,半隐半露,常给人一种仙境之感,而把亭设计在公园之中则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因为亭的形式多变、造型多样,而给观者带来不同形式的美的感受,所以艺术的美是在于其丰富多样而非千篇一律,故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形式的美学意义正在于此。而构筑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内在美,主要体现在其把诗词歌赋创作融合于构筑物的设计之中,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可经常见到,通过在构筑物中设计匾额、楹联等,再经书法艺术在其上进行书写题刻,使构筑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匾额、楹联的内容既可采用古代的诗词歌赋、历史典故或文人名言名句,亦可通过设计者自己进行创作,使其文化内涵与场地特色通过匾额、楹联等文学形式传递给游人,唤起游人以往经历的记忆,从而启发情思与联想,使人在内心中产生美的意境及向往之情,使眼前具体的感官美上升为内心抽象的意境美,从而享受到精神层面的愉悦,体现了赋予构筑物以精神文化内涵的内在美的意义。而现今的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很多都以西方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手法表现为依据,对于我国传统的优秀的古典园林中的构筑物则缺乏研究与应用,这将使我国古典园林中优秀的构筑物设计手法无法得到继承及创新,这就需要我们的园林景观设计者多研究古典园林优秀构筑物的创作手法,并加以继承和创新,使我国的景观设计更具民族特色,也会让我国优秀的古典园林艺术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四、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构筑物,丰富了园林景观作品的表现形式,使园林景观的环境营造更加优美且耐人寻味。构筑物形式的多样性和造型的丰富性,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不同的园林景观设计场地营造中,采用构筑物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方式,以小巧而精致的构筑物来增加园林景观造景的情趣,结合不同材料及造型形式,并注重色彩搭配,增加具有文学艺术内涵的设计,创作出美的构筑物,可给人带来美的感官享受和文化艺术的熏陶,使人在游玩观赏之余获得精神的享受,从而提高对美的鉴赏和修养。■

  注释:

  ①张福昌.设计概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3:250-251.

  ②周维权.中国传统园林史[M].(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3.

  ③〔北宋〕李诫,著.赫长旭,兰海,编译.古法今观·中国古代科技名著新编·营造法[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26.

  ④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12:106-10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