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山东 威海 264309)
一、公共艺术中“艺术”的公共性与“公共”的艺术性的结合
公共艺术是审美文化的实践,是城市文化建构的重要课题,其历史性建构丰富了城市文化,从历史的角度以及城市的公共性出发,城市历史的公共性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公共艺术中存在着“两极”的张力:“艺术”与“公共”。无论是“艺术”的公共艺术还是“公共”的公共艺术,在设计中都要从公共艺术的双重性出发,也就是公共艺术的审美性与社会性,而对于社会性而言,更多的体现在公共艺术的共享性以及参与性之中。从城市环境与文化的角度探究,城市的建设依托于公共艺术,而这里的“公共性”体现于城市人文主题的文化建设以及生活环境中;从社会人性化角度出发,公共艺术反映人权,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和谐理念,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民族内涵则类属于社会化运动。“艺术作为支配性的文化以及城市空间的概念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概念化中公共艺术成为城市铭文的一个主要因素,它是建立在价值自由的基础之上的;而艺术同时又具有某种特定的社会性目的,它致力于重新界定价值的表现,展现出城市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而对于“艺术”与“公共”我们应站在历史性的立足点上进行讨论,也就是说“艺术”与“公共”要与人类的社会历史的实在性相吻合。“艺术”在公共的转变实际上就是一个历史的转变,艺术所展示的场景、对社会传播的功能以及对观者的影响都是历史转变的体现。
二、地域文化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一)公共艺术中城市文化的美学价值
城市文化是居民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文化的形成受诸多条件的影响,属于人类文化的特别存在,而艺术在城市文化甚至城市发展中充当着催化剂、粘合剂的角色。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探究公共艺术的表现,首先在城市物质的空间中,公共艺术作为对象性艺术表现手段而存在;其次是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美学思想依托于公共艺术。而城市的底蕴来源于其自身的文化,在中国古老的观念中“文”“化”都有其独立的意义,“文”是由错综复杂相互交叉的线条所构成的“象”,是抽象的概念,不仅仅是一种美感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文化文明的体现。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一字所包含的形式美是需要人类去创造的。城市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中产生的,属于历史的创造物,而人的精神则融于城市之中。胶东半岛是海洋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自秦汉时期便出现“胶东”一词,而在地理位置上,胶东半岛作为国防重地,三面环海,濒临韩国以及日本,因而“军事文化”“海文化”元素与“韩风”“和风”元素对城市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始终是人类,城市的历史、文化的建构受到了重大人物的影响。威海湾内的刘公岛作为我国的党性教育重地,其岛上的公共艺术有着自身的特点。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礼”与“乐”是一个大的和谐,无论是器皿还是礼乐都极尽地体现着中国的人格精神。刘公岛上的“中国甲午中日战争博物馆”的建筑是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命题,正如王朝闻先生在《创造性的构思》中所说的:“我们一再强调深入生活和研究生活,目的是为了在创造上构成耐人寻味的意境,塑造富有概括意义的形象,即是能够通过‘个别’表现‘一般’的典型化的形象,对生活做出明确的、深刻的和新颖的解释,也就是有效地用社会主义精神教育人民”,甲午中日战争历史博物馆外观设计采用军舰样式,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形象屹立在博物馆上方,邓世昌手握望远镜,威严肃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节,建筑物以视觉文化景观描绘人物的性格以及精神,传递出威海这座战略要塞的文化历史精神,它从侧面丰富了刘公岛这一党性教育基地,同时也丰富了威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而刘公岛上的甲午战争建筑其形式、内容及主题不仅展示了美学价值,同时也具有时代烙印,体现着时代的精神。
(二)公共艺术中地域风情的自然美学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更多的是作为美化城市的一种手段,但这种美化需要将“主观的普遍性”与“审美的共同感”相协调。罗丹对于公共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理解,在艺术审美上罗丹主张突出真实性、强调自然。荣成海草房是我国特色民居的典型代表,因其独具的艺术特点而曾被邮电部特色民居图案邮票收录。作为原生态民居代表的海草房,在造型色彩风格上体现了胶东艺术的特色,以海草为顶、青石砌墙,不追求整齐方正,一切合于自然,青石墙面雕刻传统纹饰,体现了粗犷而不粗糙的艺术风格。在建造材料的选择上,古代胶东人民因地制宜地采用山草、海草以及麦秸等材料,充分利用山草的超强防水特性,使其既具有渔家地域特色又符合建筑要求。此外,在生态特性上海草房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草顶隔热保温效果极佳,在保证了舒适度的同时又具有耐久性,防漏吸潮,持久耐腐;海草作为天然的建筑材料废弃后易降解,具有极高的环保价值,在荣成最高龄的海草房长达两百年历史,而海草房同样也成为荣成城市公共艺术的一支标杆。传统工艺的海草房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为现代化的都市营造了新的文化空间,将自然融入于公共艺术中,使之蕴含自然的元素。而这种以自然生态为依托的公共艺术将“文化”与“生态”结合必将唤起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现代海草房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艺术表现诠释了设计者在创新城市空间中人与自然的生态美学,其设计根植于地域文化风情,体现地区文化特色。
三、公共艺术中“艺术”与“公共”的融合
在当代的公共艺术中“公共”与“艺术”概念并置一起存在一定悖论,“艺术”是艺术家通过艺术的表现,利用美的形式符号表达个人对社会、民族的价值认同;而“公共”一词涵盖了公共性,体现城市中绝大多数居民的意志,同时公共艺术也成为衔接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新趋向,如何将“艺术”与“公共”相融合进而体现出公共艺术的价值至关重要。首先,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妆容塑造的新的形式要体现城市的传统历史文化,善于“融入”,便于“识读”。再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使城市公共艺术的主题以及样式融入传统元素,例如融入荣成海草房、胶东渔家剪纸等体现地方独有特色的文化元素。其次,公共艺术体现着家国情怀,显示着社群共同体以及共同体中群体的成长,将情感熏陶转化成为重要的“身体政治”,正如同我们身处于何种的情感里我们才知道需要做什么,将“叙事”异形成为展示家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最后,公共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构建有益于城市环境居住的形式,重在城市居民“愉快生活”,公共艺术的更新换代要以可“成长”为基础,避免笛卡尔的二元论的出现,即将“意识”与“物质”两种存在分离,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将作品所表现的精神或者批判介入到城市公共建设之中,使“艺术”与“公共”融合从而达到“愉快生活”,同时这也是“艺术”的成长。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拓展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公共艺术应区别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其沉淀着城市文化,传承着城市历史,塑造着城市形象,城市的公共艺术不仅应满足空间的合理性与发展性,同时更应注重其表现的文化品位,凸显城市文明与内涵。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融合,构建城市精神,塑造物质与精神共融的家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