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兰州 730070)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贴对联已成为一种习俗,通过张贴门神年画来体现对第二年的美好憧憬。从古至今,人们均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灵性,人们希望得到庇佑、驱邪纳福,所以对门神极为推崇。年画中门神是重要的题材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可是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门神却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我们应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其精华,通过分析门神的符号意义,找到一条继承传统文化的道路。
一、门神的起源
最初因为人类为穴居,并无具体的门的概念。随着人类不断进步,人类才有了完整意义上的住所——房子。同时因为对大自然的崇拜与对自然灾害的畏惧,并缺少对自然的科学认知,神灵观念十分盛行。在先秦时代,祭祀门神的习俗便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古代人们认为世界由阴阳五行组成,而门在其中相当于一个屏障,将外界环境与人类的居住环境分隔开来,同时也寓意着连接阴阳两界。因此,古人便开始对门进行了一定的礼仪表达,相信门神可以镇守家宅,保佑太平。《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郑玄注:“五祀,门、户、中溜、灶、行也。”①但此时,在古人的脑海里并没有一个具象的门神形象,而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存在,起初人们以“桃人饰门”“画虎于门”“户贴画鸡”等抽象非人格化的神来守卫门户,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门神形象在古人脑海中逐渐清晰,并以一种人格化的神灵形象体现出来。其中最先以人格化形象出现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典出王充《论衡·订鬼篇》所引《山海经》佚文,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②早期古人把桃木雕刻成“神荼”与“郁垒”的形象,将雕刻之物置于门上。(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选取桃木板,将“神荼”与“郁垒”雕刻置其上。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下,给了门神广泛传播的机会。同时存在于虚构中的“神荼”和“郁垒”也成为了现实中的秦琼和尉迟恭,人们希望通过他们的勇武来保佑平安。宋代文化经济的发展使得门神画逐渐趋于成熟,直至明清时期,门神画已逐渐摆脱“神性”而趋于平凡,也由最初的“辟邪”转变为“纳福”,同时门神画的作用也变为了烘托节日气氛。纵观历史长河,门神样式繁多,他们在理想与现实间穿梭,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通过门神画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二、门神艺术与平面设计
(一)门神画的艺术特征
因为最初门神的产生是由古人祈求平安、驱鬼辟邪而产生的,所以在造型上隐含着古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这与奢华的宫廷艺术是截然不同的,门神造型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图方面。门神构图多呈现饱满、紧凑的特征,构图中心紧实而周围较疏松,这种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同时也展现出门神年画饱满的构图特性。门神年画中人物多为站立或骑神兽的正面像,例如图2中的门神秦叔宝与尉迟恭,采用了对称的构图方式左右呼应,且十分饱满,通过神兽的姿态与飘动的腰带为画面增加了一种律动感,使得画面动中有静,同时通过人物面部表情与姿态展现了一种肃穆与庄重感。线条粗细变化巧妙,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形象方面。传统年画题材十分广泛,形象夸张大胆,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征。著名的王朝闻先生说过:“包括门神画在内的民间美术是一种敢于夸张、虚构、抽象与变形的艺术。”同时民间艺人对门神造型也下足了工夫,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揣摩,民间艺人发现对门神的刻画要着重于脸部的刻画,并进行一定的夸张变形,并且为保持画面的完整性,人物刻画需要保持正面或五分之四正面以上,否则在画面中人物只会有一只眼睛,这样会缺少一定的神韵与美感。早期的神荼、郁垒、钟馗均为虚构人物,他们大多造型夸张,怒目圆睁,姿态怪异,通过这些形象来展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武将门神秦叔宝与尉迟恭常常身躯魁梧,虎目、狮鼻、剑眉,然而这种高度变形处理后的人物形象并没有使人觉得不真实,反而使其更加神武彪悍。民间艺人通过透视原理对人物形象的再创作凸显着大众的审美趣味。
图1
图2
图3
3.色彩方面。门神年画的色彩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具有深厚的内涵与历史色彩。门神的色彩主要以装饰为主,通过高饱和度的红、黄、蓝、绿、紫以及黑色来展现门神的形象。古代色彩提炼较为困难,但民间艺人并没有受制于当时的环境,反而以本能意愿为主。遵循视觉习惯,将高纯度的补色、冷暖色进行画面的融合,使得画面醒目,同时年画中也借鉴了京剧服装的配色,使其形象更加生动活泼更接近生活。红黄色是从古至今的节日色彩,看到这些色彩的时候人们不自觉地就会联想到吉祥、积极、快乐、希望,这些符号无意识但又深深地扎根在人们脑海中,通过独特的色彩语言传达着文明和谐的美好价值观。
(二)门神画的符号性
由于个体的成长环境、生活阅历的不同,他们对于美的认识也不同。黑格尔曾经说:“美就是一种观念,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表现是一种感性存在或一种现象。”③它隐含着一些无形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善于通过有形物体映射无形意象。年画门神中的视觉语言,在中国传统形象文化和中国设计艺术文化中都是极其宝贵的,其图形样式不仅反映出了时代审美,也通过以有形喻无形的方式,提炼各类元素中的抽象概念,进而进行艺术上的加工,得出适宜大众接受的符号,使其可以融入鲜活的感性物体中进行审美再创造。三、门神符号在设计中的运用
(一)寓意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也可称为寓意手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随处可见。我们的先祖依照物体的轮廓,利用简单的线条画出物体的形状,通过特定的图案和形状来象征某一事物。在民间或宗教中的传统纹样中,具有象征性的图案纹饰也有许多,比如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石榴便有多子多福的象征意义,在婚礼上送给新人带有石榴图案的礼物意在预祝新人多子多福;桃子有长寿的象征意义,在给老人贺寿等场合都会出现寿桃的形象。综上所述,寓意象征手法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谐音表示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是一种用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信息的文字体系,但是由于音节有限,为了用有限的音节表达众多的意义,这就需要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表达不同的意义,即为传统图形的谐音表意法。疪(辟)马瘟门神画,就是一种专门贴在马槽的门神画,是典型的谐音表意④。有时年画中会出现几种毫无关系的图案,这就需要受众通过自己的理解对画面进行解读,理解图画背后的隐含意义。如图3中出现的孩童、鲤鱼、荷花,以及戏水的鸭子,因为“鱼”与“余”谐音,“荷”与“阖”谐音,所以这幅年画象征着“连年有余,阖家欢乐”。还有常见的“一鸣惊人”“马上封侯(猴)”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谐音的表现方式。这种谐音表意和图形表意的组合也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方式,具有强烈的图形语言魅力⑤。(三)色彩运用
中国在早期就已开始了颜料的提炼,但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故色彩较少,主要以道教五行色彩为主,即黑、白、红、绿、黄五色。在木版年画中,这五色是古代版画的基础色,而在当今设计中,这五色也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门神中色彩的使用讲究“以色扶形”,因单纯使用线条描绘物体过于单薄,填充色彩之后可以支撑形体,从而有骨肉丰满的效果。在现代设计中我们也可使用此方法,通过冷暖、明度、纯度的对比,以让图形更加饱满。许多民间艺人为使作品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时常使用纯色与对顶色来进行创作,常常颜色鲜艳明亮,引人注目。门神的配色主要不是用来欣赏,而是要通过色彩的对比突出门神,但在现代设计中,因为人们审美模式的转变,设计师往往喜欢使用糖果色、高级灰等明度较弱的色彩进行设计配色,往往设计作品缺少重色,显得轻浮,并且无法突出主体,并不能很好地将设计思想与内容传达给受众。同时因为色彩在历史中的沉淀,每个色彩也被赋予了不同寓意,例如:红色代表活泼、吉祥、警示,绿色代表生命、安全,蓝色代表清新、纯洁,在使用不同色彩的同时也可以将其隐含的第二寓意表达出来,从而为受众带来思考。好的设计必然蕴含着设计者的思想,除一些特定图形之外大部分设计图形虽然具有其本来的意义,但通常不能直接使用,因为传统的图形并不具备信息传递的功能。设计师需要通过研究其背后的意义,对传统图形进行内容提炼的再创作使其适用于现代设计,或在设计过程中使用一些传统的表现手法,为作品赋予民族性,同时也更符合国际化。图、文、色在门神艺术中是不可分割的,同时在设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传统文化符号的提炼,可使其在现代视觉表现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深厚的民族内涵正是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所具有的的文化价值的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民间艺术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这并不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的消亡,而是文化自信的缺失。在与国际接轨的当下,设计语言多元化,中国民俗文化也受到了国外文化的巨大冲击,并在逐渐流失,中国的设计师努力传承和守护着这种文化,旨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要把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得更远。
结论
传统图像图形语义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是图形设计语言的丰富创造,是对千年民族情感的重建。通过对门神年画的语言符号提取,使设计师在结合平面设计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推广与传承。在很多设计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提炼与再创作的门神画元素。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现代平面设计的构图规则与表现手法,它不仅具有民间图形语言,还具有现代的审美观念,毫无违和感地将传统与现代有效融合。文章通过分析传统门神艺术的艺术特色和象征特征,提出了形式语言中的传统艺术形式,以及符号提取、审美心理学等方面和平面设计具有的共性和应用方法及价值。■注释:
①〔西汉〕戴圣.礼记[M].出版者不详.
②王充.论衡[M].出版者不详.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④王树村.中国中国民间门神艺术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⑤王树村.中国门神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