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01)
北京园博园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园林国际博览会,园林采用了园中园的设计手法,海纳百川,容纳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其中岭南园和忆江南投入了较大的资金、人力和物力,规模较大,独特新颖的岭南文化串联其中,风格传承、古景今用。因此,文章分析探索岭南文化在北京园博园岭南园的应用与创新,进而探讨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岭南文化与岭南园林
有史以来,岭南文化以多元化商业经济发展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出兼容并蓄、自成一体的文化特性。当地人民追求自由平等,宽松的文化教育氛围得到广泛认同。所以,岭南文化本质上是新活创新、灵动秀美、多元兼容并蓄、务实通俗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平民化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一)岭南文化深厚底蕴与灵动洒脱的岭南园林
岭南文化通达灵动秀美、底蕴深厚、得天独韵,而传达弘扬岭南文化的最好形式便是岭南园林,北京园博会岭南园设计者通过灵动洒脱的岭南园弘扬岭南文化的深厚内涵底蕴。(二)务实通俗的岭南文化与简洁明快的岭南园林
岭南当地人民追求自由平等,注重务实。岭南园正如李公麟白描绘法,只以墨线描绘而不着色彩但具有充分表现力,白描式简洁明快、现实入世、清新惬意的岭南园林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形成。传统的岭南园林形式简洁明快,简单几何式构图与周边环境、建筑融合,打造功能明确、灵动洒脱、温馨归隐的世外桃源空间。在岭南园林中观赏漫步,游客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自身与大自然的亲切交流乃至融为一体的升华情感,这里可居、可游、可赏、可憩,正如水榭之南的船厅,可倚栏听泉品茗,湖光山色、层林丰富、鱼鸟依人、水光一色、人与自然交融一体,充分表现出岭南文化的务实与岭南园林的一种入世、隐居、灵动洒脱的温馨享乐情怀。
(三)多元化岭南文化与灵活创新的岭南园林
岭南园依据北京的地理位置与岭南文化特色改变了传统造园手法,通过灵活的布局与丰富多变的建筑空间,造就了园中园小景大、咫尺天涯的意境。将外来优秀文化吸收并运用在建筑外表装饰与雕塑置石造景中。设计手法新颖具有独创性,运用框景、隐喻、象征多义的艺术手法使设计充满灵活意境与遐想空间。这种不拘一格的岭南园林将岭南文化的兼容并蓄与灵活多变诠释得淋漓尽致。二、岭南文化在岭南园设计中的影响

> 图1 岭南园总平面图

> 图2 九曜春晓

> 图3 雨打芭蕉

> 图4 粤韵风华

> 图5 小姐楼
北京园博园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展区颇多,是中国园林业与城市形象的代表。沿园博园南北景观轴线观赏全园,经过亭廊水榭、小桥流水、棕榈夹道、顽石清溪、跨广济桥,来到主要景观石广场,亭廊水榭、盆景砖雕尽收眼底;水榭之东荫棚有大量热带植物景观;南环水廊;下船厅北行,荷塘曲桥、塑石山洞、小姐楼、永定塔,远景丰富辽阔,景色遥相呼应;至此后行经百花坡,伴随山歌穿越梅花月洞门,全园景色尽收眼底。
岭南园(图1)占地面积约1.46hm2,所处场地东南高西北低,邻接中国园林博物馆、雨水花园和闽南园。园博会岭南园以“岭南谣、故乡情”为主题将岭南文化通过园博会的园林环境进行集中展示,将岭南园林文化特征通过景观环境展示,主题中“岭南”不仅仅代表地域上的南方,更是代表岭南文化中灵动洒脱的意境和独具风韵的造园风格,一首生动的岭南谣更是唤起了岭南当地人民浓郁的故乡情。一处园林、一种文化,更是一方浓郁的故乡情怀念。
岭南园主旨还是在于向游客展示岭南传统的造园艺术和岭南文化。总体构思设计主要通过设计思想、工艺、布局、建筑、植物、以及文化特色体现岭南园造园艺术以及独具风韵的岭南文化。
(一)岭南园设计思想——兼容并蓄,自成一体
设计思想上灵活洒脱、兼容并蓄、新活创新、自成一体,岭南园景观设计深受岭南文化思想影响,园林景观设计中不拘泥于古典传统的形式,勇于创新设计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岭南商业文化思想影响,在设计形式中融入一定的实用性思想,景观设计更多程度上考虑功能性和实用性;除此之外,主张包容与开放的海洋文化思想和西方先进的艺术思潮也影响了岭南人民的价值观,他们选择性地借鉴外来设计文化与设计思想,融合自身价值观与实际情况,而不是全盘吸收和一味洋化,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风格兼容并蓄,但又灵动洒脱、自成一体,使得岭南园林景观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二)岭南园对气候、季节的处理艺术手法
岭南园林深受岭南文化影响,在气候和季节的处理手法上也是具有独到的设计特色,岭南地区降雨量充足、四季繁华如锦,各种岭南植物生长茂盛,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岭南园林结合地势和泉水设置崖潭局,体现出岭南园林结合地理优势造景的特色。另外在建筑中引入岭南海洋文化和龙的元素,在建筑和景观小品的雕刻、廊柱、窗棂和装饰中适当引入龙的设计元素。海礁局的设计仿造岭南当地的自然景观设计,更是体现出岭南地域的海洋文化。(三)岭南园布局及空间处理方式
布局上自然式与规则对称式相结合,采用前庭后院式布局。空间形式过渡自然有序,总体是封闭—半开放—开放的形式,前庭后院中前庭属于围合封闭型,自然山水园是全开放,两者其间水院属于半开敞空间。园内设计有月照名堂等十个主体景观。总体平面是前庭后院的布局(图2)。在空间处理方式中,岭南园林对于水景的应用和空间的划分也深受务实性岭南文化的影响,由于受岭南海洋文化影响颇深,岭南园林中水景采用自然曲线形式设计,自然曲线型也是岭南人民颇爱用的造园形式。空间布局划分和水景布置也以实用性为主,符合岭南人民追求务实和实用经济的思想价值观,在岭南文化中,园林景观设计要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和实用性,这一点文化思想也在岭南园林造园手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四)岭南园建筑及设计工艺
岭南园建筑受岭南务实文化影响,建筑中透露着生活、朴实、功能性思想,在园林庭园景观中设置一些生活实用性建筑并切入盆栽、插花艺术点缀,将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建筑上采用开敞明亮的岭南建筑形式,在材料与风格上都沿袭了传统岭南建筑的风格,建筑材料一般采用传统轻便有一定通透性的青砖灰瓦和灰塑等,色彩也大多采用灰色和木色,并运用瓁耳墙、趟栊门、琉璃花樽、满洲窗、蚝壳墙等装饰构件进一步体现岭南特色。在建筑细节中如绘画雕刻图案、装饰细节都采用岭南当地文化特色装饰,并且在庭院设计中注重与周边环境的结合与共生,比如注重庭院与水景的融合,水面开阔视野更衬托建筑,水面上船厅既可品茶茗读又可眺望远景。这种手法既展现了岭南园林特色建筑手法,又沿承了生态造园理念。设计工艺上还通过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彩绘以及大量运用的塑石来体现岭南高超的工艺水平。
(五)岭南园山、水、石表现
山水石建筑植物表现中也深受岭南文化熏陶。岭南园林造园更注重的是理水,岭南地区地势高,高地势高冲刷从而形成较多的瀑布、悬泉景观,所以在水景造景中多采用这些景观来设计。在山石造景上岭南园林不同于北方园林和闽南园林,首先在选材上多采用湖石和珊瑚石造景;其次在造景处理山石关系时,多采用堆石为山的方式或者直接自然式处理,不加雕琢、没有装饰,完全以天然的面貌呈现;在造景处理水石关系时,采用泉近、潭景和海景三种造景方式结合石头创造灵动洒脱、自成一体的岭南园林。(六)岭南园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上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四季常绿,一年四季有景可观,并且引入岭南当地特色植物,如刺桐、笔管榕、高大红棉(木棉)等,此外在岭南园设计中还引入了一个荫棚区,通过水汽喷雾、保湿和遮阳等多种方式使岭南植物得以生存展示。植物配置合理丰富、独具一格。此外比较注重发扬当地树种的景观文化,比如设计师引用当地特色树种做孤植观赏树,树周围配置景观石坐凳并配铭文宣扬岭南文化,是当地人民岭南文化的精神财富。(七)岭南园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上,合理引入岭南字画艺术、岭南功夫表演、岭南家具和茶道艺术以更深层次体现岭南独具一格的风情。另外,岭南园古景重现,体现文化内涵,以亭廊水榭、小桥流水、棕榈夹道、顽石清溪等岭南景观重现南方人文景观。以岭南水乡为中心主景,园博会南北景观轴线结合荷塘曲桥、塑石山洞、小姐楼、永定塔、主景石广场展区规划设计,将岭南园林的古典美与生态美诠释得淋漓尽致。总体来看,岭南园深受岭南地理位置、文化、社会、思想和经济多方面影响,呈现出灵动洒脱、新活创新、兼容并蓄、中西兼容、自成一体的风格,艺术手法偏向功能性、实用性和世俗性,总体造园风格不拘泥于传统古典风格,具有自身鲜明特征:设计思想上务实又不失灵动创新、中西兼容;布局上追求经济实用性和务实性;建筑设计受岭南务实文化影响,更加追求朴实、功能及通透性,园林建筑细节也引入岭南当地文化特色装饰,高超的工艺水平的丰富的细节都将岭南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建筑整体也更追求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木、石、瓦、琉璃花樽等细节处理细腻,具有鲜明岭南地方特色;植物配置引入岭南树种并结合水雾等措施使其存活,桌凳细节引入雕刻或铭文宣扬岭南文化,手法细腻;空间划分以实用性为主;山水、水石关系处理上注重理水,自成一体。
三、岭南园空间布局及节点分布
岭南园内有九曜春晓等十景。充分彰显了岭南文化兼容并蓄、通俗务实、多元并蓄、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一)九曜春晓
岭南园的九曜春晓源自于羊城八景之一的广州“药洲春晓”,本景区取其平静清远意境,营造出具有岭南自然风光特色的山水空间。沿着九曜奇石路便可抵达主景石广场,途中亦可观赏顽石清溪景色,亭廊水榭建筑与自然山水结合,湖面种植大片南方植物,宁静悠远,秀婉轻柔。(图2)(二)月照名堂
大门设计引入了具有岭南居民地方特色的花窗、耳墙、清水砖等设计元素,更营造出岭南居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生活意境。(三)南国红豆
沿景石广场折回绕过前庭,竹影婆娑、亭廊水榭、水岸筑台、戏曲小调、不绝于耳,故名为“佳音水榭”,源自于红豆南国的典故,游人在此既可休闲观景、驻足停息,亦体现出岭南人的戏曲情怀。(四)雨打芭蕉
岭南地域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且日照时间较长,冬短夏长,为热带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所以在棚内种植大量芭蕉、苏铁、棕榈等观叶、观果、观枝植物,在加上水雾缭绕的朦胧效果,给游人营造南国清新悠远意境(图3)。正所谓:“亭廊水榭、云雾缭绕、水廊之南、荫棚之内、热带雨林、叹为观止”。(五)粤韵风华
水榭亭台,湖光春色,南为画眉船厅,一层可品茗倚栏听泉,二层为岭南书画展区。南望为“卓锡泉”,水景源泉、意蕴深厚,禅宗文化悠远流长。(图4)(六)渔歌晚唱
水榭之南、船舫之上,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茶香粽意、龙舟祝福、徐徐绕梁,充分表达出岭南人家山水画般写意的日常生活,亦弘扬了岭南居民务实、开放的岭南海洋文化精神。(七)伴塘荷风
船舫以北,曲桥流水、荷塘月色、碧波微醺,咫尺山林、丘壑拥翠,夏日荷风青松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意境,莲藕、马蹄植物亦暗喻粤菜文化。(八)妆台绮绣
荷塘曲桥以北、遥望永定塔、登窈窕小姐楼(图5),塑石假山、丛林深秀、水帘幽洞、妆台绮绣,体现出岭南园林景面文心的造园艺术手法。(九)虹云飞韵
沿窈窕小姐楼东行,虹云桥两岸,小桥跌水、百花山歌相伴,使水景空间愈发深远,驻足桥上,浓浓岭南情韵无所不在。(十)秋水龙吟
设计山石叠水,在景观空间构成中弱化场所边界,水景风姿情韵,可观可赏、可听可析。至此返回前庭,游尽全园,整体追求丛林深秀、钟毓秀美、轻柔秀婉、步移景异、渐入佳境的岭南清远意境。四、结语
岭南园充分展示了传统岭南造园艺术精华,最大的优点便在于空间布局合理;造园艺术、理水手法自然巧妙;植物配置上合理巧妙地引入岭南特色园林植物红千层(Callistemon citrinus)、软叶刺葵(Phoenix roebelenii)、黄金香柳(Melaleuca bracteata)等;细节处引入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耳墙、清水砖、玻璃花窗等元素展现浓郁岭南情韵;岭南园林形式简洁明快,几何式构图简单明确追求实用通俗,几何式构图与周边环境、建筑融合,功能明确、灵动洒脱、安逸;建筑材料充分运用岭南本地竹木、石、砖瓦、三沙土等建筑材料将岭南文化的兼容并蓄、通俗务实、适用为度、多元并蓄”的文化特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