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信息视觉化在非遗项目中的应用——以“三都水族非遗项目”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热度: 18017
杨咏,陆杨

  (天津财经大学 珠江学院,天津 301830)

  信息视觉化设计是根据受众需求运用信息设计的视觉元素,提炼出通俗易懂的信息来取代乏味与复杂的文字和数据;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通过信息视觉了解到受众的兴趣点与独特性,对三都水族非遗项目进行信息视觉化设计,帮助其解决目前视觉艺术领域中信息杂乱、流畅度差、美感低下、传播效率低等问题,能让受众一目了然地了解到三都水族非遗项目,从而提高它的知名度,且能让受众记住三都水族非遗项目,这也算是一种传承与保护。

一、三都水族非遗项目的概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民族文化更是具有恒久的生命力。水族作为贵州省17个少数民族之一,因不同的历史演变与地域的原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是贵州省众多非遗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都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拥有3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4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多的是传统技艺类,其次是民俗类,紧接着有民间舞蹈、音乐等多种类型。这对水族人民来说是一种荣誉,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都水族自治县地处偏僻,该地未得到良好的开发,所以仍然保留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大多数的非遗项目保存完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三都人开始走出大山,到外务工养家糊口,有的非遗项目有濒临失传的危险,而有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已经去世不复存在。

  因此,对于三都水族非遗项目来说,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三都水族自治县经济发展落后,所以推广速度慢,知名度低;其次,没有系统的图表信息便于参观者了解当地非遗项目;最后,如何让更多的当地青年人拾起非遗,继续传承呢?

二、信息视觉化设计在三都水族非遗项目中的应用

信息视觉化是指对信息、文字、数据等内容的视觉化表达;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学科,如;信息图表化、信息技术及一些非科技领域等;其中信息图表化通常运用在复杂的数据内容中,如化学元素周期表就是通过信息图表化展示出来的,让其变得通俗易懂,不仅视觉上得到了放松,在吸收知识上也变得更加容易,使之更加清晰、高效地传达了所需表达的思想内容,贴近人们生活且易于理解,激发参观者的好奇心、探索欲,有助于信息的广泛传播。

  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信息视觉化备受人们关注,它的发展也随之成熟,对于表达的文字、数据等知识越发清晰,在各个学科知识领域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信息视觉化的出现不仅给受众带来了高效率的知识吸收,也减少了受众在阅读过程中的时间花费与精力花费。在未来快时代发展的步伐下,信息视觉化设计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希望通过信息视觉化的设计让三都水族非遗项目得到视觉美化的知识梳理,传达高效的非遗项目类别,提高非遗项目知名度,以此达到传承与保护的作用。

(一)图表化对三都水族非遗项目的数据体现

1.三都水族非遗项目的数据统计

  利用现今的网络技术查阅到三都水族非遗项目共47项,14个类别,到实地考察非遗项目了解到现今留存的非遗数据信息繁多且信息图表枯燥乏味,美感低下,摆放于博物馆而观看的游客却极少,不利于三都水族非遗项目的传播。

  

  > 图1 信息视觉解析图(图片来源:毕业创作)

  

  > 图2 水族文字图解(图片来源:毕业创作)

  在这47项非遗项目中,共有15种分类的非遗项目,其中传统技艺类项目占27.6%,民俗类项目占23.4%,民间舞蹈类、传统音乐类项目各占8.5%,民间文学类项目占6.2%,传统舞蹈类、文化空间类、民族体育类、传统乐器制作工艺类项目各占3.3%,民间美术类项目、传统医药类项目、曲艺类项目、民间语言类项目、民间信仰类项目、民间历法类项目各占2.1%。

  2.三都水族非遗项目数据图表化

  利用信息图表简单明了地对三都水族47项非遗进行整合,将三都水族非遗项目视觉美化,让受众一目了然地了解三都水族非遗项目的种类、层级等内容;此设计以清晰、明确、简洁和高效的处理方式进行视觉表达(图1)。通过色块的对比和线条的搭配进行非遗项目类别的区分,半圆形弧度的整体设计让国家级或县级非遗项目的批次呈现更加明显。既解决了单纯的信息“裸露”,又增加了一些美感,使之表达的效果便于理解且提高理解效率与吸引受众的目光,无疑是在给非遗项目做推广的过程中也增加了非遗的知名度。

(二)图形化对水族水书的具象表达

在大量数据信息面前,信息视觉化的作用是把有用的信息文字、图形、色彩等内容提炼出来,将其简单化、美化、趣味化,随后呈现给受众,让受众一眼就能找到表达的内容核心点,当然图形、色彩等元素都是缺一不可的。

  1.水族水书视觉信息的整合

  信息视觉化的设计不仅要求呈现内容详实丰富,还需要其能够形成多样且有层次感的视觉化表现模式。三都水族非遗中的水族水书记载的内容影响和指导着他们的生活,水族的一切活动都受水书的制约,它是水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并于201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水书共存1780个文字,其中有468个常用文字,从468个文字中提取了100个具有代表性的水族文字进行图文结合设计,传达水族水书文字中的特色文化。

  2.水族水书视觉图形的提炼

  信息视觉化的设计中视觉图形表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特殊视觉图形需要作为关键的设计元素,大部分图案呈现与图形信息传递都依赖视觉信息化的手法进行设计,以期最终达到能够让大众读懂的可视化效果。在图形提取过程中,图形一定要能够代表着该民族的非遗项目,水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人们大多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植物等为设计元素,在刺绣上图案为对称,周围赋予彩色浮雕等拥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应结合主题将图形、文字与色彩进行合理的搭配,让受众群从信息图中读出水族非遗的内容和非遗项目与民族文化间的内在联系,让受众群进一步熟悉水族水书,并且对非遗文化信息视觉化设计产生持续的潜在的好感。

  3.水族水书视觉色彩的搭配

  视觉色彩对人们有着特定的心理暗示和感染作用,其合理地搭配是信息视觉化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与视觉信息和视觉图形搭配组合能够起到更好的视觉表现作用。水族服饰是一个民族最直观的标志,而色彩以蓝、青、绿、黑等素色为主,水族的民族色彩作为本课题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与水族文字、水族图案恰当地结合才能使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图的整体效果变得清晰易读,并为受众群制造出层次感丰富的阅读及视觉体验。

  综上所述,水族水书的书籍设计根据受众群的阅读习惯,对信息图浏览顺序作出了暗示性的引导,并通过重新设计的视觉图案、文字以及水族特有视觉符号加以点缀,增加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息图阅读的趣味感。(图2)

(三)个性化在三都水族非遗项目中的载体拓展

文创产品种类繁多,首先,在生活中有抱枕、布包、购物袋等实用物品;其次,在学习中有笔袋、文件夹、胶带等文具用品;最后,在旅行中有各种各样有意义的纪念品。通过对文创产品品类的梳理,我们能够掌握文创产品开发的模块,最终将三都水族水书中的设计构思与载体融合,达到个性化的载体拓展。

三、总结

本文从三都水族非遗项目入手,让读者先了解三都水族非遗项目类型等内容,其次介绍信息视觉化,让受众了解信息视觉化的知识领域,最后将水族非遗项目与信息视觉化结合,让信息视觉化设计在三都水族非遗项目中起作用,通过载体的个性化去传承与保护,最终达到本文的目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