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BOPPPS模型开发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热度: 19127
赵天华

  (沈阳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

一、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一)现状分析

包装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它既有设计类学科的共性,又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在设计类学科里面包装设计更偏重于外观形态设计,其中包含外观设计、图案、整体色调、应用文字等设计元素的传达。现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大部分都是围绕这些视觉语言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必将成为未来包装行业的发展趋向,包装学科不在仅仅是关系到材料应用、容器构造规划方案、包装设计制作,还会涉及到包装印刷工艺、结构成型工艺、设计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人体工程学、包装技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用智能化的理念,探索适合商品属性的包装设计解决方案,同时,契合市场规律,满足消费者实际需要。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国际交流平台不断拓展,不断地驱动包装行业的发展进步,现有的包装设计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行业对包装设计师的职业能力需求,因此在原有传统包装设计课程的知识体系中融入现代设计表现手段、多元化材料应用等综合因素,对包装设计课程进行教学创新改革势在必行。在近几年的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尝试通过调整课程内容结构,由原有单一的视觉化元素为主导的课程内容,调整为从包装设计结构入手,到包装材料、包装工艺、消费沟通等综合性课程内容融入课程,并且带入项目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经过一段时期的实施,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一些改善,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

包装设计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实践应用技能培养环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对包装设计有项目管理流程化认知方面的锻炼。但项目教学模式较为程序化,对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缺乏更为有效的方法。要使学生掌握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在项目认知、分析、表达及团队协作等方面迅速的融入情景,就需要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鉴于包装设计课程的综合性,需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内容教学设计等教学手段来充实课程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包装设计课程涉及到的综合学科门类较多且具有复杂性,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需要及时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如何把握住沟通的节点,更有效地协助学生们解决学习问题,也是在课程当中越来越引发教师思考的问题。

二、BOPPPS模型与项目流程化教学改革模式

(一)关于BOPPPS模型

BOPPPS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具有详细的教育学习计划流程,注重培养学生在技能实践方面的主动性,加强课堂的参与性,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BOPPPS系统把课程设置为六个部分,由前期导言、学习目的分享、先期测试、参与式过程学习、后测及总结构成。BOPPPS教学多应用于实践课程当中,在职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尤其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对于知识点学习的主动性,及时调整学生学习导向,激发学生学习潜质,时时做好学习过程中的检测工作,督促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二)关于项目流程化教学模式

项目流程化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综合性设计课程,通过“项目”引入,完成项目认知、调研、规划、设计操作、提案、总结、信息反馈等流程,融合社会实践资源,模拟或真实地呈现项目流程,完成项目整体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是先期设定项目,贯穿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项目流程化教学,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能够掌握专业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便于与社会行业需求接轨。项目流程化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时刻与社会需求接轨,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碰触到社会现状。通过项目流程化教学的训练,学生们既能够锻炼专业技能,更能培养完整的完成整体项目的能力。

(三)BOPPPS 模型与项目流程化教学改革模式的课程融合

BOPPPS模型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法对课程有效性的提升,能够与项目流程化教学模式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融合进入包装设计课程,能够大大提升课程学习效率、实践技能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对课程内容设计规划的多维度思考,提出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改革创新探讨方案。从BOPPPS模型的6步走原则出发,在课程中加入项目流程的跟进、融入教学设计,创新型教学手段走进包装设计课堂。项目为外力,BOPPPS为内修,内修外力相融合才能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三、开发包装设计课程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布置项目任务,做好课前引入

BOPPPS模型教学呈现课堂教学中对学习内容掌握的效率高,充分体现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情景,让学生主导课堂,享受深度参与课程所带来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BOPPPS教学首先开启导言内容,主要是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项目引进初期就对学习课题产生浓烈的兴趣,在此时可以完成对设定项目的说明工作,强调讲述策略。提供项目任务相关的案例及主体故事,吸引学生进入到项目中来,设置相应的互动环节,让学生融入项目主体,完成前期引入工作。将接下来的课程内容与已经学过或未来要学的内容相连接,明确学习的关联性,并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学习空间,做好课后的预习工作。教师做好课前引入的相关考核工作,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及课堂小测试进行平时成绩的采集工作,便于了解学生的预习工作执行情况及自身对设计内容的掌握度,便于更好地进行下面的设计工作。

(二)明确教学目标,分析项目导向

对课程及其项目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BOPPPS模型项目流程化教学进入第二阶段——学习目标明确与分享。学习目标的明确由三个元素构成:认知、情感及技能。通过对项目导向性与知识点交叉讲解的方式,以项目为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课堂进入以学生对项目引入的自我观点展示切入,一方面检测学生预习效果,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可依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及时把控各阶段的教学目标,调整学习进程。在项目中融入目标分享,与老师、同学分享并获取他们对项目进程的各种信息,推敲自己的设计作品。包装设计为多维度设计,需要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分享学习目标清晰地认识到作品的优缺点,及时进行合理调整。

(三)做好先测,落实项目前期调研

BOPPPS模型教学进入先测阶段,教师在此期间观察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便于对下面内容的整体控制。学生在这个阶段,可以提出特定目的,也可以向教师表达对项目课题的进一步需求。教学进入项目实际执行阶段,需要学生对项目进行前期调研工作,形成对项目真实、可靠、有效的调研信息,便于项目的进一步实施。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并在课堂上形成调研报告,作为先测的展示形式,在项目流程化教学模式中融合BOPPPS模型教学设计,增加课堂的学生学习效率,更是教师调节课程节奏,进行课程管理的一种教学手段。

(四)课堂参与式学习,讨论项目进度

BOPPPS模型教学进入第四阶段——鼓励学生参与式学习,形成良好的课程氛围。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善用教学策略,为课堂内的参与积极度加温。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配合项目的执行,进行项目策划讨论,小组讨论、各小组观点互动提问、教师进行环节把控及评价意见,学生参与问题思考,分析,商议等过程,形成对项目执行的建设性意见,确保项目顺利进展。过程当中,教师引领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学生对项目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得到提升,增加对课堂的兴趣,促进团队协作意识的养成。

(五)课堂后测,项目结项提案

课程进度在不断的推进中进入到以教学目标为内容的课堂后测阶段,即为BOPPPS5阶段。在课程学习完成之后,项目进行到结项提案阶段,检测课堂学习成果能否与教学目标吻合,组织学生对项目进行综合提案。在提案前,教师准备好提案相关要求即测试的标准,涉及教学目标相关的知识点,安排项目相关参与人员进行提案总结。以此明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相关项目组成员对提案进行相应总结,目的是认识项目学习目标及自身完成度,便于未来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更要注重知识点的关联,给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教学总结,学生、教师、项目信息反馈

学生做个人的课程总结即为BOPPPS 6阶段。学生通过总结项目收获,归纳课程学习内容,对优缺点进行自我分析,形成对学习内容的自我信息反馈。教师对课程进行整体总结,提出课程中的集中问题点及优势环节,与学生共同完成对课堂信息的反馈并共同分享项目成果。

四、结论

基于BOPPPS模型开发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讨,正在延伸到包装设计的课堂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断磨合,对课堂的教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提升,对设计项目流程化体系有了基本理解,对行业需求的认知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掌握了学习专业技能的方法,敦促课程中教学改革创新成果的形成。新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改进,在课堂上的应用还需要通过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相关问题的思考,在课堂实践中继续前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