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 430073)
概述
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最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根据最新的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13.39亿人,60岁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89亿人,占8.87%(图1)。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关怀老年群体进而改善养老环境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社区养老院将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结合在一起,吸收了两者的优点,是我国养老体系中重要的主体。因此,关注社区养老院的景观设计,为老年人提供积极、康复性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武汉市社区养老院的现状调研
为了解武汉市社区养老院的景观设计现状,笔者走访了正康社区养老院、卓刀泉社区养老院和珞南街社区养老院。(一)选址
这三间社区养老院都与周边居民区结合紧密,均与城市主干道相邻。如正康社区养老院位于硚口区南泥湾大道相邻的支路长天路上,卓刀泉社区养老院位于雄楚大道的支路虎泉街上,珞南街社区养老院位于雄楚大道的支路石牌岭路上。(二)环境概况
在调研的三间社区养老院中,珞南街社区养老院内景观现状最好,院内景观区域经过细心布置。相比之下正康社区养老院和卓刀泉社区养老院的景观配置较粗糙,空间类型单一。社区养老院由于面积有限,场地多采用环绕型布局,即建筑单体围绕中心绿地的布局,导致休闲场地过于集中,无法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场地内硬质铺装较多,软质环境较少,绿化以低矮的灌木和少量绿地为主。(三)基础设施
社区养老院内都有少量健身器材、桌椅、凉亭、树池等。珞南街社区养老院内规划规整,基础设施种类多样,步道铺地根据场地使用需求采用了砖石、石片、鹅卵石、草坪等软硬质铺地结合的形式(图2)。卓刀泉社区养老院内以水泥硬质铺地为主,还设有休息长廊、健身步道。(图3)(四)休闲活动空间
社区养老院内面积较小,活动空间单一。老年人日常活动主要以散步、聊天,使用运动器械等静态活动为主。正康社区养老院虽然有较大面积活动空地(图4右),但由于地面布置简陋,无障碍设计不合理,因此极少有老年人使用。
> 图1

> 图2 珞南街养老院

> 表1 武汉社区养老院现状调研
二、社区养老院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入口设计单调
入口空间是老年人最喜欢停留的地方,调研中的三间社区养老院入口都没有经过合理的休闲空间设计和景观设计,同时入口与周边环境没有过渡,连接生硬。(二)缺乏活动休憩空间
社区养老院共同的特点是户外空间有限,广场整体空间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感,导致老年人的活动空间类型单一,缺乏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同时健身器材过于集中,部分场地未能充分利用,设施不够完善。(三)绿化简陋,植物配置单一
经调研发现,社区养老院内部以硬质铺装为主,绿化面积较少,遮阴效果不好。同时景观层次单一、配置粗糙,没有利用低矮灌木与高大乔木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组团,同时缺少色彩鲜艳的花草,导致整个养老院户外空间景观品质较差、观赏性不足。(四)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
人车流线混杂,道路没有进行分级设计,以车行道为主,缺少行人专用的步道,导致人车混流,无法保障老年人在场地内行走的安全。(五)无障碍设计不合理
社区养老院内针对老年人的无障碍设计不合理,如许多高差处没有合适的坡道、扶手的设计(图4左)。路面铺装材料简陋,许多铺装出现错台,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容易造成老人摔倒;休息空间没有足够的轮椅使用空间等等。三、建议
(一)完善入口空间设计
经笔者观察,养老院出入口和建筑出入口是老年人最喜欢停留和交往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同时出入口位置是内外空间的连接处,起着空间过渡的作用。这部分空间需要体现一定的舒适性和便捷性,建议在入口空间处提供作息空间,可结合座椅、门廊、花架、绿篱等,使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二)完善活动空间设计
养老院活动空间可分为健身空间、交往空间和休憩空间。社区养老院都设置有少量的健身器械,但种类较少且陈旧,老年人使用频率不高,建议增加运动器械的种类,并时常维护。交往空间可分为开放性交往空间、半私密性交往空间和私密性交往空间,社区养老院由于场地空间有限,常常忽略将不同类型的交往空间进行分隔,不方便不同性质的老年活动的开展。建议可以在现有空间的基础上利用植物、亭廊、水池、景墙、绿篱等景观设施分隔空间,也可沿路运用不同的材料,营造不同类型的交往空间。设置休息空间时,尽量营造U型或L型的半包围空间,给老年人创造有领域性和安全感的空间。为了激发老年人的活动行为,可构建连续型和复合型的户外空间,如在道路中设置绿地和建设设施;在健身空间增设休息交流空间,使不同需求的老年人能在同一空间活动。(三)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完善步行空间设计
合理清晰的路网规划需要实现人车分流,保证老年人行走的安全,同时要将场地内的每个建筑物和景观节点联系起来。场地内主要道路应简洁明确,以便捷、安全、可识别为主。景观道路应尽量曲折、富有变化,增加老年人行走锻炼的欲望。道路宽度最少1.5米以上,保证轮椅有足够的行驶空间,地面铺装选用耐磨防滑的材料,部分景观道路可采用卵石铺装或汀步的形式,道路两旁每隔150米设置一个休息区,让老年人能随时休息。在设计步行空间时,可有意地将健身、赏景、休憩、交往空间通过路径串联在一起。(四)加强无障碍设施的适老化设计
考虑到老年人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视力、听力下降等特点,因此安全性是老年公寓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需要将无障碍适老化设计应用到养老院的方方面面。在户外景观设计中,需要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计的主要有道路、标识、园林设施等方面。院内道路要保持畅通、考虑路面防滑处理,路面有高差处要设置踏步适宜的台阶和缓和坡道,坡道应设置扶手。道路转弯处、台阶位置应设置明亮标识。园内座椅应根据活动空间类型布置,可多设置向心性座椅空间,为老年人营造有安全感的环境。
> 图3 卓刀泉养老院

> 表2 养老院不同区域无障碍设计的重点
(五)丰富绿化设计和植物配置
植物是景观元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有益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还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养老院户外景观中,尽量选择适宜生长的乡土植物,充分考虑植物本身所蕴含的特殊意义,起到激励老年人的作用。植物搭配上,宜采用乔灌木和草地结合的复合型搭配形式,从高度、大小、颜色、空间营造等方面进行考虑。建议适量种植色彩艳丽的多花多果的植物,营造鸟语花香的户外氛围。同时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避免种植有伤害性的植物,如有尖刺或产生飞絮的植物。宜种植具有保健功效的植物,如香樟、广玉兰等具有芳香治疗功效的植物。四、结语

> 图4 正康养老院
随着全国老龄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养老院养老的方式,养老院的建设也逐渐成为各行业专家的研究热点。对于今后社区养老院的户外景观设计,建议如下:
1.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社区养老院制定不同的户外景观设计,使社区养老院景观设计完善化、系统化。
2.应满足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功能活动空间,实现空间多样化。
3.社区养老院内应充分体现无障碍的适老化设计,保证老年人的安全需求。
4.强调养老院内的植物景观的康复性作用,为老年人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氛围。
5.有关部门应该多投入对社区养老院的建设,完善养老院的建设体系,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
老龄化社会下,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理解老年人的切实需求,以此来设计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环境,营造舒适健康的养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精神慰藉,让老年人体会到晚年生活的快乐,才是养老院景观设计的重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