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成都 610101)
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图书的发展,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断扩展,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高校图书馆仍然是大学生阅览书籍、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合理的书架设计对于提高图书检索效率、提升读者阅览舒适度、提高图书馆空间利用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现代高校图书馆而言,书架的功能已经不局限于存储和展示书籍,设计者也应转变“书本位”的设计理念,将人性化设计的理念贯穿到书架设计中,着力提升书架使用的交互体验。本文将从人体书架尺寸设计、书籍陈列和图书馆环境设计等三方面出发,探讨高校图书馆书架人性化设计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为高校图书馆书架的设计改进提供方向与建议。
一、书架整体尺寸设计
高校图书馆书架的设计,首先必须遵循人机工程学的原则。为使读者拥有良好的使用体验,高校图书馆的书架设计者理应了解读者群体的身体尺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书架设计,以方便读者取用图书。表1给出了一组测量得到的人体尺寸。(一)遵循人体尺度。为打造舒适的借阅环境,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高校图书馆理应基于读者的人体尺寸进行书架设计,以方便读者取用图书。18-25岁的青年是高校图书馆读者的主要面向人群。对于书架设计而言,其最上层高度应不高于读者站立时所能触摸的最高高度,即肩高+上臂长+前臂长+手长。因此此处应取用女性第5百分位,以使多数读者可以方便取用书籍,书架高度不应超过1814mm。而书架之间的间距,则需考虑满足两人蹲姿取用书籍,一人走过的情况。因此书架之间的间距应大于臀膝距×2+肩宽。此处数据应取用男性第95百分位,即书架间距应大于1651mm。

表1 18-25岁年龄段分性别人体各部位参数与取值
(二)遵循陈列对象尺度。一个合理的书柜尺寸不仅与它整体的长度、宽度、高度有关,还与隔层的高度及各层分布、陈列书籍的款式与陈列要求、读者的身体参数和心理状态,以及读者的需求有关。书架隔层的设计则应考虑满足书架存储、展示和陈列的要求。隔层的高度和进深应考虑到不同类别的书籍拥有不同的尺寸,为满足图书馆书籍的陈列需求,隔层设计时应根据高校图书馆书籍的种类和数量。这一点对专业性学校尤其重要,因为专业性学校往往对本专业书籍有大量需求,而专业书籍相对普通书籍往往大小不一。此外,考虑到最下层书籍的展示和取用方便,可对书架底层做向外倾斜处理。
二、书架设计应注重书籍陈列
书籍陈列,作为图书馆书架的基础功能,需要在书架设计时加以详细考虑。良好的书籍陈列不仅使读者查找和借阅书籍更为方便,也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整理书籍更加轻松。因此,在书架设计时便考虑书籍陈列因素是必要的。为使书架达到良好的陈列效果,设计人员应从多角度考虑书架中书籍的陈列:(1)推荐角度考虑陈列。书籍陈列要考虑视觉中心点,在相同书籍中,利用书架摆放书籍作为视觉中心点,从而达到宣传,展示书籍,导读,推荐图书的目的。
(2)有序角度考虑陈列。书籍在陈列时,要体现一定的节奏感,书籍要按照一定规律摆放,体现对称与均衡,生动且稳定的法则。在节奏中求稳定。书籍的陈列应当整体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
(3)储存角度考虑陈列。书籍陈列要满足一定的存储量,防止造成整体空洞感。
(4)展览角度考虑陈列。书籍的陈列研究中,每组书架上书籍的陈列都代表一个小型的展示空间,展示空间本身就是展示物品以及物品所在的空间。书架上的书籍陈列,构成一个展示空间,在一定空间内,突出图书本身美。
在满足这一系列需求的同时应注重陈列美法则的追求。达到造型大方,外形美观。在书籍陈列研究中,从图书本身出发,看做一个长方体,做排列,组合。点的构成,面的构成,体的构成,从而达到一定的美感。借助书架出发,从而通过旋转,倾斜,达到一定的节奏感美。

图1 传统图书馆书架

图2 异形书架

图3 西西弗书店
三、书架设计还应从图书馆环境设计全局考虑
书架作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满足基本的存储、检索、展示等功能外,书架与整体环境的搭配也非常重要。传统高校图书馆中,书架往往采用较高的高度、统一的尺寸、单调的色彩和紧密的排布,给图书馆带来了压抑的气氛和单调古板的观感,造成读者的不适。书架作为书籍的重要载体,其设计必须考虑到图书馆整体的环境设计效果,以构建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舒适的阅读环境。(图1)(一)造型
图书馆书架的设计应避免千篇一律。高度一致的书架设计可以增加图书馆的秩序性和整洁性,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却存在困扰。一方面读者难以通过直观的视觉效果来寻找相应的书架,另一方面,统一性带来的压抑感和紧张感也会萦绕周围。在高度、颜色和造型设计上,图书馆书架应具备一定的变化,可以适当选用供读者休息的的多功能书架、放有绿色植物的护眼书架、异形书架等,或通过改变书架的颜色、尺寸和摆放方式,使书架错落有致。这一点,现代商业书店,如方所书店、西西弗书店等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图2-3)(二)灯光
灯光作为环境组合的重要部分,对图书馆环境的塑造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灯光在功能上起到照明的作用,在情感上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书架照明一般采用间接照明或者采用多水平出射光的荧光灯具,对于珍贵图书和文物书库应选用过滤紫外线的灯具。书架间行道照明的专用灯具宜具有窄配光光强分布特性。在灯光的整体选择上建议采用自然光天光和对人体眼睛具有保护作用的白炽灯。此外,在书籍的陈列研究以及书架的造型,色彩设计中,也应考虑到天光投射所产生的光影效果。无论是自然光或者人造灯光,他们所产生的光影效果,都是影响图书光整体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三)空间布局
作为书籍与周边环境的重要介质,要充分考虑书架所在整体空间的合理性。书架所在的空间由六个面组成,即顶面底面和四个立面。在考虑空间节奏的时候,首先考虑书架所在平面的主体地位,其余在节奏的把控上要略为次之。具体可从三方面考虑,分别是构成,色彩和材质上,构成是点线面;色彩考虑其明度,纯度和色相;材质主要体现在肌理和温度上。把这三项因素考虑其中,就可以很好的把控书架所在空间的节奏性,从而突出书架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四)指标性话语
书架上的指标性话语设计,要在图书馆整体环境的考虑下,尽量与书架本身的材质,质感上不要产生太大的张力与脱节。书架上指示性标语与书架也是有机的一体,应当考虑其整体沉稳,安静的感觉,不可为了达到醒目的效果,标新立异,显得太为抢眼。此外,书架、以及图书馆的环境设计,还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提高书架检索能力也是体现其人性化关怀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体现在索引上,就是告知读者图书的具体位置,可采用基于GoogleMapsAPI和RFID技术的图书馆书架导航系统。第二种则为锁定大致位置后,可采用超市储物箱的模式,使我们能够在刷条形码的情况下,更加方便快捷的取阅图书。
设计书架应充分考虑残障人士的需求,采用无障碍设计,以保障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使用。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在设计书架时还可充分采用现代科技,给读者创造更加便捷的体验。
结语
如果说图书是图书馆的灵魂,那么书架就是承载灵魂的躯壳。从“书本位”到“人本位”,不仅仅是书架结构的重构,更是高校图书馆管理思想和服务方式的转变。高校图书馆的书架设计,应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而需要从整体尺寸设计、书籍陈列、书架与图书馆环境设计等多方面充分考虑,真正将人性化贯穿到整体和细节设计中去,以提升读者的使用体验,真正成为沟通读者与书籍的桥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