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430070)
引言
青铜器最早起源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时期,是用铜与锡的合金打造出的一种金属器皿①。青铜纹饰作为青铜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承载着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特色。对青铜纹饰在荆楚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我们学习与传承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青铜纹饰及其特征
(一)青铜纹饰发展史我国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其纹饰最早出现在夏朝,这时的青铜器处于起步阶段,纹饰简单粗犷;商周时期随着制作技术的进步,纹饰变得繁缛富丽,由简约走向精致;到春秋战国时期,受文化多样性影响,青铜纹饰更加丰富;秦汉时期,青铜器开始回归本源,作为生活用品出现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纹饰也变得朴实简约,又艺术美观,但由于铁器和漆器的出现,青铜器开始走向衰退,最后被它们代替,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二)青铜纹饰特征
1.种类丰富
不同时期的青铜纹饰,受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铸造工艺的影响,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造型②。至今考古学界发现的青铜纹饰不下百种,多数学者将纹饰主要分为四大类:动物纹饰,如商代器皿上的饕餮纹(图1)等;几何纹饰,如乳钉纹(图2)、雷纹、云纹等;生活纹饰,如人面纹(图3)等;植物纹饰,如四目花纹(图4)等③。
2.寓意独特
青铜纹饰是当时人们记载、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之一。如饕餮纹寄托了商周时期奴隶主对权力地位的渴望,这时的纹饰带有威严、荣贵之意;活泼、灵动的龙纹、凤纹,则体现的是当时人们对图腾的崇敬;如意云纹表达了对吉祥福瑞生活的祈愿;虎食人青铜卣上的狰狞图案,表达了驱魔辟邪的含义④。通过纹饰赋予器皿故事韵味,使得青铜器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成为我们研究古文化的珍贵资料。
3.形式美
青铜器的造型、铭文、纹饰共同构成了它独特的形式美。其中的青铜纹饰不仅凝聚了古人的思想、文化、宗教因素,更体现了我国古代别致的图纹构成形式美。这些纹饰巧妙地将点、线、面有机结合、排列,在装饰器物的同时,又丰富了青铜文化内涵。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将不同纹饰重组,表现出对称、重复、均衡、多样等形式美法则,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⑤。再如几何纹样中的窃曲纹、蟠虺纹,呈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组合形式,带状分布在器物上,整体纹饰显得活泼、节奏感强。由此,现代研究者将青铜纹饰的这种构成形式美总结为四类:对称与共形、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条理与重复,成为现代设计所遵循的形式美法则,影响着现代设计。
二、青铜纹饰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青铜纹饰饱含文化底蕴,其内容与形式都为当代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综合相关研究者对纹饰应用的研究,大致可将应用方式分为两大类。(一)模仿再应用:将青铜纹饰符号作为设计元素直接在景观体上表现,浅显易懂地向欣赏者传达设计理念。有的将纹样作为表面装饰应用,如洪山广场的景墙《楚风》设计(图5、图6);有的借用纹饰外形,放大后作为景观单体呈现,如武汉磨山入口的对称形式凤鸟雕塑。
1.2 稻瘟病抗性田间鉴定方法 采用田间诱发的方式,用苏御糯作为感病对照品种。5月12日育秧,地宽100 cm,插秧前划行、插牌。每个品种南北方向,5行10穴插秧。在参试品种两侧插种感病诱发品种苏御糯,间隔插秧。在水稻分蘖初期,田间撒播上年收集的稻瘟病菌标样,有利于发病,在水稻基本黄熟后调查水稻穗颈瘟。按国家统一标准,检查发病情况,分级记载。

图1 饕餮纹

图2 乳钉纹

图3 人面纹

图4 四目花纹

图5 洪山广场景墙——凤鸟纹

图6 洪山广场景墙——龙纹

图7 北京园博园

图8 金凤腾飞雕塑

图9 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座椅设计

图10 洪山广场鸟瞰图
(二)提炼与重构:青铜纹饰直接引用往往会显得比较突兀,不合时宜,设计者往往会保留图纹原有的形式特点,简化繁复的形态,提取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主线条,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进行传承与创新。包含抽象、夸张、分解、转换等。如北京园博园设计,将凤鸟展翅的形态进行简化,提取出大体外轮廓,再将形体重复、层叠形成新的空间。(图7)
三、青铜纹饰在荆楚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青铜纹饰是一种符号性极强的图纹,传承着千年来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研究1学习青铜纹饰文化不但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化、传统、习俗,更可以从中学习和领悟古人的智慧和精神,将这种传统设计思路应用于当下的景观设计中,以解决同质化、缺少地域特色的问题。(一)景观雕塑中的应用
雕塑小品是现代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到城市的中心广场,小到居住小区入口景观都有应用,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湖北的荆州与随州两地是我国青铜器的主要发掘地,当地将青铜器文化应用在城市景观中,不但传承了地域文化,彰显了历史,还使传统与时尚相交融,是青铜纹饰元素应用到现代景观设计较好的典范。如荆州金凤广场中心的“金凤腾飞”雕塑(图8),应用了楚系青铜器纹饰中的代表纹饰之一——凤鸟纹,设计者保留主纹样,配以火纹及云气纹,其造型意象精美,富于浪漫色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楚先民尊凤崇火的思想,既突出了荆楚文化的历史渊源,又反映了现代荆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随州地标景观雕塑——“乐都旋风”,采用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造型,加以抽象、分割变形,赋予古老编钟全新的艺术形象,犹如拔地而起的旋风,奋发向上,既表现出随州地域传统的文化底蕴,又彰显出时代精神。
(二)景观设施中的应用
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景观设施在公共空间环境的观赏性和功能性,将青铜纹饰作为设计灵感的来源,从中发掘可用元素并使其与现代美学相结合,设计出了景观设施中常用的灯具、座椅、廊架、垃圾桶等,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提升了人们对青铜器的认知。荆州古城区的改造设计中,相关设计者充分考虑到荆州地域文化特色,将青铜器纹饰作为主要应用元素,对纹饰造型重新提炼概括,通过现代化手法赋予更婉转的设计语言,配以不同的工艺材料,设计了楚国铲币造型座椅、凤鸟纹路灯、云雷纹与凤鸟纹结合的停车标识牌等⑥,将青铜文化与实用功能相结合,营造出更好的古城气息。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的休息座椅(图9),采用青铜纹饰的龙纹作为设计来源,去除原有的底纹,只留下首尾的特征,将形态进一步夸张化,整体造型如盘圈的龙,简洁又保留原有纹饰特征,传统元素与现代文化交织,使古老的青铜纹饰焕发了新的活力。
(三)总体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结语
设计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它给人们带来了更高品质的生活。景观设计也是如此,它是家园的基础,也是归属感的基础⑧。希望更多的设计师研究和理解青铜器等传统文化,通过艺术手段进行创新应用,为景观设计提供一条新的设计思路,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环境景观。■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2017 年度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2017-YS-B1-09)
注释:
① 王志俊.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及发展[J].文博,1996(6):32-39+57.
② 裴书研,陈昱洁.楚系青铜器发展的社会背景及特征性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5(02):22-25.
③ 璋.容庚、张维持著:“殷周青铜器通论”[J].考古,1959(02):116-118.
④(美)江伊莉.商代青铜器纹饰的象征意义与人兽变形[J].刘源,译.殷都学刊,2002(2):22-28.
⑤ 卢昉.陕西商周青铜艺术的当代设计转化[J].大众文艺,2013(11):134-135.
⑥ 张纵.荆州古城景观装饰规划与楚文化文脉应用[J].华中建筑,2010,28(7):193-195.
⑦ 笪浩波.由楚文化遗存的分布特点看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区域[J].华夏考古,2010(01):95-104.
⑧ Corner, James. Recovering Landscape as a Critical Cultural Practice[M]//Recovering Landscape: Essays in Contemporary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inceton: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