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天津 300387)
八方来“cái”
——数与服装设计的关联解析
于欣可
(天津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天津 300387)
文章从数理的科学性和文化含义入手,通过数的抽象概念转化和服装设计中的关键元素结合,解释若干“cái”字与服装设计的关系。用型、色、体等多维元素体现设计中的时间、空间概念,在设计与人的关联中更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联,强调了在自然规律下合理性和应用性的产生。
数理;服装;转化;多维;关联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八方来“cái”,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行四方路,来八方财,四通八达,财源滚滚之“财”。到底是不是这个财字,还得先从“八方”说起。“八方”的含义是包含在宇宙中的道理,南怀瑾先生曾经把宇宙的道理比喻为天枰的高低变化,是数的归纳。数理的哲学不是基础也不是开始,而是归纳至简,加以推测天地间的事物变化、物理变化的规律所在,是我们文化的结晶。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这个无限循环的规律,数的生成也一样,而这些数也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无时不刻的影响着设计元素的生成。
一、“八方”
(一)谈“八方”之前要从天地开合的“一”谈起。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所以才有南方人、北方人;东方人、西方人之别。一方水土有着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不同的衣着打扮。服装设计首先要做到的是了解并尊重,有针对性的了解区域化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甚至种族差异和生理结构。因此服装的设计要素是基于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基础上引发的后续扩散性设计思路,从大的时空范畴分属别类。(二)数字“二”可理解为阴阳。阴阳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客观存在的高度抽象,是古代文明对宇宙发展变化的基本要素和规律的总结。天地是阴阳,日月是阴阳,男女是阴阳,数字是阴阳,人体结构亦是阴阳。服装的制定首先是性别和类别的确定,男装、女装、日装、晚装、成装、童装、职业装、休闲装等等都是按照阴阳的定位关系来划分。阴阳存在于万物之中不可割裂且相互依存,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夫妇》中提到:“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这是说阴阳不可绝对的对立或独立。女性职业装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这里的职业装指以除去特殊工种要求的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等场合中一般概念的正装)。女性职业装的发展越来越趋于“知性极简”,造型结构中直线条的应用使女性职业装变得干练精明,在职场上发挥着与男性共争半壁江山的当仁不让之势。2014法国CELINE秋冬新品系列(图1)就是典型的男性化女性时装;不仅如此,COCO CHANEL(图2)和DIOR(图3)等经典女装最重要的设计特点就是突显了女性服装中的刚性,使得女装在整体上得到更加丰富的灵魂展示和更加简洁、干练的自信与勇气。同样,女装元素,比如蕾丝、曲线等在男装设计中的强势注入也为 2016春夏男装周增添很多话题性,成为男装最新的潮流指向之一。(图4)
(三)我们熟悉的一个成语叫做“举一反三”,“三”是创造力的体现,代表着无限的可能性,《易经》更是把“三”理解为“三生万物”。绘画和设计领域中从平面构成到立体构成的设计三要素就是点、线、面;色彩构成中的三元色即红、黄、蓝;事物的明暗关系为黑、白、灰;服装造型三要素是色彩、款式和面料肌理。这些“三”之间的相互组织变化使服装设计无论是从平面纹样的角度,还是剪裁方式的空间关系亦或是整体塑造的搭配原则都会产生无穷尽的可能性,但彼此之间又因一定的规律而相互关联和克制进而产生具有审美概念的节奏感。
(四)数字“四”可代表的符号有很多,可以是东南西北,可以是春夏秋冬,也可以是男女老幼。而四方和四季之间的联系是服装设计中重要的参考因素。同样,“五”在传统文化“五行”中所指的金、木、水、火、土及其相对应的特性也和四季、四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图5所示,东方属木,对应春季,主生发。《黄帝内经》有言:“披发缓行,广步于庭”,不仅指出人体此时应有的最佳状态,同时也反映出这个季节多应以宽松、舒适的服装来吻合人体自由生发之象。又像是咿呀学语的儿童,所以春天的颜色很适合作为童装的主打色;南方属火,对应夏季,主生长。炎热的夏季,人体大量排汗,服装设计中面料的选择是关键。夏季服装材料多应以具备透湿、吸汗、清爽等性能等为首要考虑材料。万物蕃秀,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好像有着十足精神和勇气的青年人;西方属金,对应秋季,主收敛。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如人到中年时的不惑,心中的淡然与坚定是幸福的象征,同时,“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北宋郭熙的《四时之风》和齐白石《十二属图》中的《虎图》又把秋天的寒凉和肃杀之气描写得生动惟妙。中国的文明注定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衣着特点是人观察、顺应、利用自然的直接反应,这和西方的地中海文明下出现的“露脐装”等服装造型是南辕北辙的;北方属水,对应冬天,主收藏。就像老年人到了冬季都格外怕冷,早早做好了保暖的准备。服装设计的审美性是基于科学性和合理性之上,所以生存环境影响下的生理功能都会有所区别,也就必然要求服装所涉及的“以人为本”等观念要客观、合理的分析和设计。

>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五)“前、后、左、右、上、下”是对于一件事物所在环境方位的概括,也是对于每个个体三维化的概括,这就是“六”的数理表达之一。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是自然界最伟大而神奇的体现,四季和四方、五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也是“六”的关联:“东、南、西、北”按照现代方位坐标中就是“前北后南,左西右东”,“上下”就是“天地”。这种方位性与服装设计的关联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宇宙是一个大周天,那么人体就是一个小周天。服装前片、后片、左右两侧片是从围度的角度去设计,帽饰、领型、腰部、腿部甚至鞋的设计都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高度去设计,综合在一起才算把完整的设计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考虑全面。不仅如此,“六”在服装设计中是从“一”到“五”的综合。人体有阴阳之分,所以服装在人体上作为第二层皮肤也有符合人体的阴阳之分。人体中背为阳,腹为阴;头为阳,脚为阴,可以说人体各个部位都有阴阳之分,阴阳的区分也是建立在科学的、健康的养生概念之上。所以从健康科学观的角度看服装设计,腰部、腹部、头部和脚部都是因该被保护的重要环节,而西方影响下的“露背装”“露脐装”“低腰牛仔裤”等服装款式则是违和于东方的健康概念,这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差异性所在。
(六)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经过七天后终于剋期证道,修成正果。释迦牟尼是佛教文化的符号,佛教文化是东汉以后才在中原发展,而我们本土文化的《易经》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对“七”这个数字做了注解。“七日来复”是古人对宇宙生命的道理的解释,在卵子与精子结合,生命开始后的第一个七天便生出督脉,上从间脑下达海底;第二个七天生出左右眼,此后则每七天一个变化,到第三十八个七天前后婴儿才会出世。这就是“七日来复”的道理,后天生命、身心变化都是以七天为一周期。《黄帝内经》和印度医学中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光轮”“七轮”,从医学的角度更加辩证地解释了人体七处和周围有连带关系的地方。释迦牟尼和基督耶稣头顶的光环也许不是凡人眼中的“神光”,科学实验有说红外线仪器下的任何物体都可发光,甚至在移动后还有或长或短时间的放射光遗留。这应该就是物体自身所带有的磁场,把人体内部的循环真正打通,顺畅运行,也许就会发出比一般人更强的磁场。“七”从数理上讲为阳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按照奇偶的阴阳来看,七的上面不是八,而是九。《易经》对九在数理上的卦象解释为“亢龙有悔”,意思就是凡事都有极限,所谓“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九为最大单数,中国文化汉字中的通假字或同音字往往背后都有一定的关联,“七”通“期”,通“企”,代表对一件事物的期盼,也代表踮起脚跟以翘首的意思。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往往是环环相扣,所以“七”对于服装设计的启示已经不是停留在表层,而是往更深刻的层面去解析。设计是一定程度的创新,创新就是对于好的期盼,但要做好的设计不仅是翘首以盼,更要踏实而严谨。设计是一种态度,盲目的照搬或过分的欲求都是一种“企图”;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形成一种正面的创新思维。同时服装设计的创新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以科学和文化做规范,不断修缮而不是失去基础的盲目自我,服装才会更能体现其价值和意义。
(七)服装与人产生直接影响,每件服装都体现着与人的交互性,不同的色彩、结构和材质都影响着人体的直接感受。在色彩、结构、材质中又相对有着各自的设计原则和具体方法,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的细化过程。就像数字“八”,汉字大写的“八”为“捌”,古同“扒”,是破裂,分割的意思。方向不只有东南西北,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一共八个方位,这便是最初的“八方”;季节也不只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一个月三十天,五天一候,三候一气,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候。这些自然的规律性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清晰的思路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为细化设计提供的“捷径”。同样,服装设计中的色彩、结构、材质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产生丰富多样的变化。
二、“cái”
中国文化触类旁通,我们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着更为久远上古的沉淀和总结。这片神奇的大陆是人类在天地之间的定位,汇聚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顺势而为,取之用之的智慧以及古人用双手不断进取、发展的创造性体现。造物主是人类特有的“才”华,人通过对自然的认知和合理的运用,把自然界中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一一提炼,变成可供人类生存的“材”料,于是我们的服装材料便出现棉、麻、丝、竹、碳等等天然亲和性纺织材料;善于从生活中总结经验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服装实用性、功能性、审美性的重要程度,于是灵巧的双手将这些材料进行“裁”剪,将人与自然的大关系和谐地体现在人体和着装的小关系中;一系列的发展、进步使人类创造了“财”富,财富的创造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是健康的财富,是创造所体现的自我价值和愉悦的精神财富。■[1] 南怀瑾.易经杂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3.
[2](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夫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3] 南怀瑾.禅宗与道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3.
“cái”from Eight Directions,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hematical Theory and Costume Design
YU Xin-ke
(School of Fine Arts and Desig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mathematics and cultural meaning,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e "cái" characters and the design of clothing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bstract concepts and key elements in costume design. The concept of time and space in design is embodied in multi-dimensional elements such as type, color and bod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expressed in the design and human associa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rationa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natural law.
mathematical; clothing; transformation; multidimensional; association
G05
A
1008-2832(2017)09-0106-03
检 索 :www.artdesign.org.cn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