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初探可持续景观在生态都市主义中的作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热度: 20093
傅广仁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济南 250300)

  初探可持续景观在生态都市主义中的作用

  傅广仁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济南 250300)

  文章从生态都市主义和可持续景观的起源与主要观点,对比二者的共同之处,探讨了可持续景观设计在生态都市中的作用,认为可持续景观是生态都市主义的直观表现方式之一,生态城市系统可以通过可持续景观实现持续量化,可持续景观为尊重生态约束提供城市形态。

  生态;生态都市主义;可持续景观;景观设计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生态都市主义

(一)生态

  现代“生态”一词,起源于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在1866年首次用该词指出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他早期的兴趣在生物及其环境,以及亚历山大·冯·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面向模式,将自然历史转变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洪堡德的兴趣在植物社会学,后由瑞士植物学家约西亚·布劳恩布兰奎特(Josias BraunBlanquet)等人提出的知识谱系,认为生态城市是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新领域。

  (二)从生态到生态都市主义

  在20世纪,生态学的范围通过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和生态区等相关术语,在生物科学领域中扩大并有了更清晰明确的内涵。在弗雷德里克·克莱门茨(Frederic Clements)、查尔斯·埃尔顿(Charles Elton)、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 O. Wilson)的影响下,生态学逐渐向“人类生态学”转变,包括应用生态学中的行为学、生物社会学。从20世纪30年代起,一个不同于“植物社会学”的独特领域——“城市植物学”开始发展,它强调与本土生态组合为文化景观类型。

  二战后,在德国城市日益增长的环境意识背景下,城市生态学提出关于自然景观真实性和自然保护范围的重要问题。城市政治生态学强调社会生态学依赖城市空间、资本循环的演化和建筑环境的产生。城市政治生态学面临的另一个不确定的方面,作为分析的重点,包括各种类型的生态前沿或经营景观,构成了城市和城市发展的因素。

  2009年4月,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举行了以“生态都市主义”为题的会议,并在全球发行本次会议的文集《生态都市主义》,这是对生态都市主义最新最具影响的力作,在长期对城市化实践认识的基础上,从隐喻角度思考城市设计,亦是从经济、政策、文化和自然等多角度对城市设计的探讨。

  (三)生态都市主义的概念及观点

  1.对生态都市主义的概念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存在的概念往往是原则性的或非常宽泛的,不是单一实体的概念,这些定义都应该被视为一个生态框架的部分。在生态都市主义会议上,莫森·莫斯塔法维(Mohsen Mostafavi)将生态都市主义描述为:对景观都市主义的一种演变与批判。在景观成为当代城市发展基本单元基础上植入生态观念,生态都市主义提出,要将涵盖环境与生态概念的现有当代城市思想汇总起来,并且为了描绘城市的这些状态而拓展传统专业与学科的框架。

  2.生态都市主义主要特点是可持续性和复杂性

  可持续性:运用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微观层面,可持续生态城市、建筑、绿色能源等,使得生态可持续观念和设计方式变得更普遍。可持续生态环境的中观层面,保护环境、尊重当地环境的限制,城市的可持续环境系统为环境公平、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在这个框架内,生态都市主义创建人所需要生产生活的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层面,城市与自然融合,生态都市可以超越生态约束,利用多种方式来改善整个社会,实现环境、经济、政策和文化等目标可持续的发展。

  复杂性:对生态都市主义研究和批判性分析,并非创造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复杂性,而是讨论一套原则来指导城市规划。正是复杂性,使得生态都市的建设,远非一套广泛通用原则的简单应用。相反,它不仅是物质建设,也是微妙的重建和解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主义描绘出愿景,同时创建环境可持续的未来城市。它提供了一个宝贵机会来实践愿景,提高城市生活可持续性的时候,是人类面临的最关键挑战之一。

二、可持续景观设计

(一)可持续观进入设计界

  20世纪70年代,设计界将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学科寻找一个合适的工业文化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点。其概念是流行的,并促使环境保护悲观观点的边缘化,在该领域的主要观点有三个准则:伦理、技术修复和社会互动,这些准则被认为是可持续设计研究和理论发展的主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对城市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剧增,部分原因是由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引起,一是对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书(Report of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二是联合国1992年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United Nations Earth Summit in Rio de Janeiro in 1992),成员国通过了21号决议——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正义之间的正和关系。它认为,除了环境,应限制技术、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提出,支持着今天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解释和应用。

  (二)可持续景观的主要特点

  可持续发展有三个相互关联、支撑的要素: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景观是针对城市中环境、空间维度、物质和精神的可持续,可以理解为通过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来实现可持续。可持续景观,是能够长期稳定地提供景观服务、维护并改善本区域人类福利的景观。

  可持续景观主要具有支持生态系统服务、弹性和自适性的特点。

  1. 从非生物、生物、文化功能和服务上定义可持续性,可持续景观聚焦于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理念是联合国千禧年生态系统评估(2005)的一部分,该评估明确将完整的配置、管理和文化服务,通过生态系统提供给人,以满足人的需求。可持续景观支持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是显性的,以科学的评价、分析和讨论,作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目标,可持续景观因此可以连接城市形态、评估模式与城市发展进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目标和准则,例如,改善水的质量标准,提供适合户外活动的开放空间等。

  2. 由规划和策略构建弹性景观。弹性,是系统经历干扰并仍保持其基本功能和结构的能力。理解弹性是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区域需要一个长期、多视角和非平衡观,看待未知方式的改变。弹性是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方式,而不是一组特定指南规范。弹性理论是当代前沿的城市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拥抱变化是弹性景观的本质,它能够适应前所未有和意想不到的变化,例如:降水和径流的变化强度,城市森林的组成和动态变化,影响生物量生产、碳储存和生物多样性,也会影响城市人们对文化认同和社会的适应力。

  3. 适应性设计方法,其设计行为可以理解为设计实践,通过实践来促进创新。适应性设计方法,本质上是解决城市面临日益频繁、未知的干扰及破坏的挑战,维护城市结构功能和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将受到无法预测的变化和干扰,如许多城市已经受到更多极端天气的影响。适应性设计是研究和讨论用当地景观来管理一些自然资源,对当地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用适应性设计策略解决未知的挑战,通过可持续景观考验对城市自然资源的管理利用效果。

三、可持续景观设计在生态都市主义中的作用

随着生态学科的不断发展,它越来越聚焦于景观和城市区域,生态和可持续观念在景观和城市设计中的实践,使得可持续景观系统和生态城市系统,形成维度上的耦合关系,生态上的正和关系。

  (一)维度上的耦合关系及作用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快速城镇化加剧了社会和环境的矛盾。建筑和运输系统,增加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产生,空气和水污染的蔓延,生物栖息地和肥沃农田损失,加剧社会问题的频发。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性,产生了混合的社会生态景观格局。

  可持续景观在生态都市主义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在生态都市系统中,通过设计自然,以提高城市中人与动植物的生存质量,平衡人与其它物种、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生态都市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我们得到来自自然的益处,如食物、水和能源等资源服务,空气净化、固碳、气候调节和病虫害防治等的监管服务,养分扩散和循环、种子传播等的支持服务,文化知识、精神激励、娱乐旅游等文化服务,都可以通过可持续景观得到持续量化,最终形成事物之间系统化的耦合关系。

  (二)生态上的正和关系及作用

  实现生态都市主义,可持性景观要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景观负责城市的物质形态,景观提供了观赏、理解、调节和塑造环境的方式。可持续景观有助于将景观回归其根本意义,其发展为重构生态系统和城市设计,创造新的可能性。可持续景观作为生态主义城市的生态单元,其结构由斑块、廊道组成,斑块、廊道的大小、形状和空间配置,形成不同特征的景观系统,该系统构成生态网络,并支持多个生态系统服务及功能,因此发挥出不同的生态功能。

  可持性景观的可持续性、再生性、弹性、恢复力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支持,推进着生态都市主义的实现。可持性景观让人与自然占据同一空间,用自然的思想设计、建造和管理城市,让自然与城市形成互动,构建新的城市生态环境,拥抱变化与挑战,挖掘社会、文化元素,使城市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改变,在此过程中产生能量正和。可持性景观为生态都市主义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战略,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一套基本的“城市”功能。

  如上所述,可持性景观,对生态都市主义经济、社会、道德和空间等多个维度有诸多作用。当将城市可持续景观,作为生态都市的一个系统,便找到一种尊重生态约束的城市形态,为提高城市环境性能提供可能性。■

  [1] M Gandy. From urban ecology to ecological urbanism: an ambiguous trajectory[J]. Area,2015,47(2):150-154.

  [2] Elizabeth Rapoport. Utopian Visions and Real Estate Dreams: The Eco-cit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Geography Compass,2014,8(2):137-149.

  [3] F Steiner .Landscape ecological urbanism: Origins and trajectories[J].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2011,100(4):333-337.

  [4]赵文武,房学宁.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J].生态学报,2014,34(10):2453-2459.

  [5] N Vladimir,A Jack,B Paul.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Cities Theories,Strategie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Green Infrastructure[J].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2014,42(6):1543-1549.

  [6]杨沛儒.生态城市主义:5种设计维度[J].世界建筑,2010(1):22-27.

  [7]曾马赛,戴彦.生态都市主义审视下的国内外相关理论、规划实践及研究展望[J].建筑与文化,2016(1):114-116.

  [8]陈利顶,李秀珍,傅伯杰等.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重点[J].生态学报,2014,34(12):3129-3141.

  [9]唐思嘉,周曦,张威.论生态都市主义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J].建筑与文化,2016(5):144-145.

  [10] 莫斯塔法维.生态都市主义[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2014.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ole of Sustainable Landscape in Ecological Urbanism

  FU Guang-re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 Jinan 250300, China)

  Wit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mmon ground of ecological urbanism and sustainable landscape in terms of the origin and main points,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role of sustainable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ecological city. It is suggested in the paper that the sustainable landscape is an intuitive mode of manifestation of ecological urbanism.On the one hand, the ecological urban system can be quantified in a sustained manner by means of sustainable landscap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ustainable landscape provides the urban morphology for respecting the ecological constraints.

  ecology; ecological urbanism; sustainable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TU986

  A

  1008-2832(2017)09-0061-03

  检 索 :www.artdesign.org.cn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