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巴江平坡苗族农民画研究为例
张亚洲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0)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保护。它对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文章从巴江平坡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出发,分析影响巴江平坡农民画视觉图案的形成因素,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挖掘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价值,提出巴江平坡农民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发展策略,以此促进巴江平坡农民画在健康持续创新发展下实现多元化传播。
平坡农民画;视觉图案;应用研究
一、贵州龙里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龙里县民间美术——巴江平坡苗族农民画。巴江平坡苗族农民画是在沿袭传承蜡染、刺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农民画。平坡农民画因其历史悠久、画面丰富、色彩充实、造型夸张,而享有“东方的毕加索和马蒂斯”美誉。唯有传承才有创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巴江平坡农民画也开始积极适应既有生态系统,创新创作思路,调整创作理念,以积极的生活态度来创作题材,把观念更新、民风提高、形式多样等融入到农民画创作中。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坚持创新发展的思路下,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创新并重发展。
二、巴江平坡农民画视觉图案符号的释义与解读
巴江平坡农民画作为平面装饰性的绘画,是历史上苗族妇女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艺术创造,表达农民对生活的理解以及生活情趣和理想追求,是研究创作者在绘画过程当中的情感表达。(一)原始生态文化对农民画视觉图案形成的影响
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原始社会古人主要靠传统封建主义思想进行生产和生活。在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创作,这也是巴江平坡农民画原始生态文化的雏形和缩影。古人是日积月累进行的题材收集,经过简单构思和构图形成视觉图案进行创作绘画,画面集中反映人与周围生活环境的趣味和场景,如图1表现人喂动物粮食的场景,从颜色搭配到构图都是相对简单而又不失画面感,画面中的装饰图案运用大量的点线面进行构成和点缀,可见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表现在古人创作的画面中。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农民画视觉图案形成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同时也是所有设计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这也从客观上表现了人类绘画创作的指向,画面中出现的视觉元素也是人类在思想改造之后的装饰产物。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绘画和设计存在制约作用。龙里县位于我国西部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常年温度较适宜,所以这里物种丰富、动植物繁盛,给龙里巴江农民画提供了鲜活的创作素材。
龙里巴江平坡地处深山,四周环山相连,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玉米、水稻、水果和养殖为生,逐渐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画的景象。人们在画面中自然体现的是白日劳动场景和所见所闻。图2主要表现的是人类耕作以及与动植物相栖为伴的画面,视觉元素主要有玉米、猴、树和人等。画面图案用视觉语言传达人们的生产生活经验,成为其精神载体,传播创作者的主观评价、态度与情感。
(三)生产生活方式对农民画视觉图案形成的影响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产生活是一个大群体,也是最能反映某一时期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参照指标。图3表现的是贵州至今很流行的赶场热闹景象,从人物的刻画到装饰图案的运用都很娴熟,主色调采用红色寓意喜庆,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图4为农村妇女织布场景,画面中织女所穿裙饰和织布成品中装饰图案都相同,形象地描述了人们所画都为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这些装饰图案既是生活所见也是具有装饰性的视觉图案,无论从民间工艺的风格、花样和种类上都汲取了生产生活方式的精华,同时也延续了平坡农民画纯真质朴、不拘一格的艺术传统。

图1

图3

图2


图4
三、巴江平坡农民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巴江平坡农民画流传至今是一部无言的历史记载,它承载了我国西部云贵高原一带艺术精髓和勤劳的贵州龙里巴江人们的智慧。随着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平坡农民画的精髓,以适应社会的创新发展需要。平坡农民画应该在尊重画面风格和画面关系前提下进行视觉元素的提炼再设计,通过媒介信息进行传达。视觉传达设计主要研究应用领域包括品牌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等方面。平坡农民画以装饰图案和元素为载体,通过设计运用到视觉传设计领域中,如通过农民画设计成当地产品包装,既带动了产品的销售又宣传了农民画;也可以在品牌和企业形象设计中提炼农民画装饰图案进行品牌包装设计,逐步扩大农民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在精神文化领域强化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观念。
四、结语
巴江平坡农民画是一门与当地人民生活生产相结合的民间文化艺术,我们应该在传承农民画优秀文化传统时,大力创新农民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积极构建巴江平坡农民画视觉图案符号研究体系,让巴江农民画健康持续发展。注:文中图片均为现场摄影。
[1]裴家莉.浙西南畲族装饰图案的视觉符号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4:08-11.
[2]罗士朝.写意生活舞动全城[J].当代贵州,2013(14):55.
[3]李学术.云南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7(8):163-168.
[4]张昶.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与规划研究——以西安为例[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19-20.
[5]纪冬日.视觉心理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及互动性分析[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6):106.
[6]马琳琳.浅谈宋元绘画美学的发展和演变问题[J].美术大观,2014(11):129-132.
A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Symbols of Chinese Minorities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Research on Peasant Painting Taking an Example of Miao in Longli County and Buyi in South of Guizhou Province
ZHANG Ya-zhou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protection as a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symbols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his paper exploring from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peasant painting in Bajiang Pingpo, analysing it’s factors of form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loc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ining the value of local ethnic cultural, putt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ward in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of Bajiang Pingpo peasant paint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ultiplex communication in a healthy and innovate way of Bajiang Pingpo peasant paintings.
Pingpo peasant painting; visual pattern; application research
www.artdesign.org.cn
J021;J522.8;G2
A
1008-2832(2017)03-0056-02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