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丰子恺绘画艺术中的图形韵意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热度: 19120
韩君 李清源

  

  摘要:丰子恺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继承了中国画意境悠远的传统,具有文人情怀。文化气息浓厚。并且以图形为基础元素,通过一些艺术手法来丰富图形的意义,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从联想、夸张、隐喻、元素替代四个方面来探讨丰子恺绘画艺术中的图形韵意。

  关键词:丰子恺;绘画;图形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6-0104-03

  一、图形联想——扩展画面的新维度

  图形是人类客观世界提炼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视觉符号,与文字相比,用图形来传达信息更具有直观性,原始时期的图形也是人类早期绘画艺术的雏形。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其创作来源大致有两个,一种是通过视觉感官观察到的客观事物,另外一种是在头脑里形成的主观的映像。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与主观情感联通起来,就会使得绘画作品的意蕴更加丰富,更具有艺术的审美价值。

  客观的事物与主观的情感的关系不是孤立的,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互相连接的,联想作为一种创意方式,可以深入到客观事物的内部,探寻事物之间内在的情感联系,发现表面上并没有的事物间内在的语义或情感的关联。这种关联性可以突破绘画只在二维的媒介上描绘三维效果的局限性,给绘画延伸出了一个联想的空间,这个联想的空间不直接体现于画面中,而是产生于人们内心的主观情感,这些情感作为画面的弦外之音,增添了另外一个维度即情感的维度。19世纪的心理学家倍因认为艺术的美感与发明的创新都是联想的作用。然而联想并不是可以无条件建立的,联想的应用要基于对客观事物的了解,不仅包括外形特点,还包括其文化内涵、语义、给人传统的印象等。联想是建立在人、事物、情境、情感的基础上的,如果缺乏对事物和情感的基本认识,是无法完成联想创作的。在丰子恺的作品《炮弹做花瓶》中,作者把两只莲花插在炮弹壳当中,炮弹壳代表战争,莲花代表圣洁与和平,从这两个相矛盾物体的寓意出发展开联想——战争早已停止,扩展了画面的另外一个维度——表达了人们对于和平的期盼。

  沟通事物之间的相似联系以表达情感,是联想的一种方式。然而联想也可以由“空”来产生,具体到艺术的范畴也就是留白。留白作为中国传统绘画重要的创作手法是从哲学中“空”的理念发展而来的,明朝朱重光这样描述“留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景。”现代设计引领者之一,米斯·凡德罗的名言“Less is More”,道出了他对现代设计的追求,“Less”即设计方式的简约,而“More”则是通过表面的减少去扩展在设计本体之外的意义,而设计的最可贵的价值就在建立起“Less”与“More”之间联系的过程。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将留白作为一种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颜色来看待,留白的空间具有视觉上的包容性和情感上的延展性,由留白产生的联想也正是这种包容性和延展性的具体内容。设计中由留白而产生的联想是有条件的,它需要在相应的情境下产生,这个情境是由客观的物像组成的,其中又包含抽象的情感。这个情境的构建也许不用着很多笔墨,它是联想产生的前提,它起到的是启发和引领观者进入联想的作用。所画之物与留白的空间是相得益彰的,留白需要实物的衬托下才能体现其价值,这个时候才能显现出留白的视觉张力。

  在作品《衔泥带得花落归》中,作者用背影、归燕以及空旷的门廊营造了一个宁静孤寂的情境,对远景进行了大量的“留白”,此处留白可以起到两种作用,既可以更加突出已经画出的事物,避免视觉上的干扰,也是拓展了一个丰富联想的情感维度。

  二、图形夸张——强化信息传达效果

  夸张本来是一种修辞的方式,语言学家王希杰指出:“夸张,就是故意言过其实,目的是让对方对于笔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夸张作为图形设计的常用方法,在丰子恺的绘画作品中也得到了恰当的运用。在《高柜台》中,作者对当铺柜台的高度进行了夸张,当当的小孩子就算掂起脚来也够不到,作者夸大了柜台的高的特点,而柜台的高背后深层的意义在于描写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悬殊,作者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寄予在无法逾越的柜台之中。

  夸张这种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图形设计中,设计师针对某一方面的最具典型性的特征进行放大,给作品带来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同时为观赏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留下深刻的印象。对物体特征进行夸张,要特别注意选择性,从普遍性当中寻找独特性,从独特性中筛选出最具典型性的部分,这样就能做到以局部的处理来体现整体的特点。比如神话故事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就是从人们诸多的感官中选择视力和听力两个角度进行夸张而创造出的神话形象。艺术性的处理异于寻常的角度和非常规的视觉印象,从强调局部典型特征出发,突出要夸张的特点。只有将作者的个性思维与夸张的方式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作品的创新价值。艺术作品中的夸张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突出事物外形上的特点,还要通过外在造型的夸张来阐明一个道理或者激发起观看者更深层次的感受。我国古诗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句子,诗人以家书作为载体进行夸张,强化了战争年代的思念亲人之苦,在夸张的背后,都是进一步的情感的诉说。

  夸张的运用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很大的联系,每个人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对想表达的思想也不尽相同。在《五谷丰登蔬果熟》中,几个小学生一起搬运一个大南瓜,作者对南瓜“大”的特点进行了夸张,对比之下的小学生虽然力气弱小但是干劲十足。作者夸张南瓜的目的不仅是突出其外形的“大”,而是意在赞扬学生劳动的劲头。高尔基曾说:“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在图形设计中,通过夸张的方法可以更加明确地体现出事物本身的特征、深刻的显示出事物的本质、加强艺术作品的效果。通过夸张的方式将需要强调的特点特征进行放大或缩小,打破人们印象里对事物固有的常规印象。

  三、图形隐喻——发掘画面背后的意义

  隐喻与夸张一样,也是源自语言学的修辞手法,亚里士多德提出隐喻是一种语义转换的形式。隐喻至少涉及两种事或感情,其中一个在构成隐喻的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产品设计发展到包豪斯之后出现了一个过于注重理性和功能的趋势,忽视了人们对于产品除了功能之外的感性方面的需求。阿莱西的自鸣水壶作为后现代产品设计的经典之作,在冰冷的金属水壶上设计了一个鸟形的鸣哨,除了功能上的用途外,更是给产品增加了生机和活力。图形设计中的隐喻主要是通过视觉印象引发的,视觉印象对图形能否传达出相应的信息起重要的作用,在欣赏设计作品的时候,观者由作品的印象而引发的情感与设计者要表达的情感相契合的时候,观者与设计者就以作品为媒介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丰子恺是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他关心社会问题,体察百姓生活,在作品中常常运用隐喻的手法来揭示社会问题,在作品《教育》(图1)中描绘了两只手将一个孩子放到模子里面,用模子与刻板的教育方式之间有着本质上的相似即标准化及千篇一律,模子就恰当的隐喻了这种教育方式,用简练的视觉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刻板教育的讽刺。

  隐喻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来运用,可以将某一种个人情感或社会议题转移到艺术作品当中,利用已有的经验给人们以作品之外的意义或启示。隐喻也是建立两种事物之间联系的一种途径,通过对一种事物的描绘,来表达另外一种事物。这就需要在本体和喻体的所有性质和特征之间寻找一个进入点,这个进入点与本体有联系,但这种联系有时又不是很明显,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才能够发现。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达利是运用隐喻的大师,他的作品里意象繁多,画面梦幻且具有想象力,在《记忆的永恒》中柔软的钟表、扭曲的树、变形的人体的背后又有隐性的喻意,旨在描绘出一幅关于时间在精神的幻觉世界里流动的画面。

  四、元素替代——丰富图形的内涵

  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人面鱼纹陶盆,将鱼头人身进行组合,反映出当时原始人类对世世代代繁衍不息的愿望,可以看作图形元素替代的鼻祖。元素替代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中,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的宣传广告,将耕地用竹简的形式来表现,表达我国千年的农耕文明。

  人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对日常事物的常规印象,并且会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经验,长久以往,之前已经积累的活动经验会产生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常规的条件之下这种惯性的思维状态会帮助人们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但是同时也会阻碍人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者会引导人们形成“想当然”的心理,造成错误的判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作“思维定势”。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就是突破人们思维定势的经典实验,在这之前人们依照以往的经验都固执地以为大铁球会先落地。

  图形设计是对图形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旨在突破人们对日常生活固有印象,创意是图形设计的核心,人的知觉经验会构建成一种稳定的“印象结构”,一个新颖的创意会刺激固有的思维定势,打破“印象结构”的平衡状态,创意的价值也由此体现。丰子恺在一幅自画像中(图2)用柳条代替胡须从颔下长出,这种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场景,打破了人们的常规印象。而发芽的柳条寓意希望,又能隐约的体现出画面人物春风得意的内在心理状态,画面富有生机和意趣。在作品《瞻瞻的车》(图3)中将自行车轮子替换成两把扇子,将看似没有关系的两个事物进行了有趣的结合,除了发挥两者在外型上的相似以外,又给画面增添了童真童趣。

  图形创意可以看成是对事物“分析”与“综合”的过程,通过分析可以梳理出事物之间的共性和特点,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即是对事物新印象的建立过程。而“元素替代”正是建立在将物体的共性或特征进行有条件互换基础上的创意方法,总结起来就是“创意即新的组合”,这种新的组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事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特征,在对图形进行元素替代之前,要筛选出与所要表达设计意图能建立起联系的视觉形象。

  五、总结

  绘画是表达个人主观情感的方式,是自我意识的展现,而设计是通过一定的途径来揭示或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艺术形式。绘画除了具有单纯的审美作用之外还可发挥其社会功能,体现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在丰子恺的绘画作品中,图形设计方法的应用丰富了其作品的表现语言,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当今的绘画者也可以积极地进行探索,让绘画与图形设计更融洽的结合,不断丰富绘画作品的内涵与社会意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