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提升儿童游乐设施系统中的体验设计研究——以儿童过山车游乐设施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热度: 14827
王金广,尹文静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 510090)

  ?

  提升儿童游乐设施系统中的体验设计研究
——以儿童过山车游乐设施为例

  王金广,尹文静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 510090)

  摘 要:文章从体验设计的理论出发,研究新形态下的儿童游乐设施系统与其关系,并以儿童过山车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提炼出体验设计下的人机交互方式对儿童游乐设施系统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儿童游乐设施;体验设计;人机交互;过山车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于是“体验”成为新的价值源泉。Nathan Shedroff在《Experience Design》一书中,第一次给出了体验设计的定义:即体验设计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是企业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美好体验的设计。对现代儿童游乐设施系统来说,体验设计的理念更应该贯穿整个设计活动过程中,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行为特点,从儿童的需求出发,创造良好的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从而提升完美的行为体验,触发儿童的内在意识、情感、情绪和认知,是整个体验设计的核心。

  本文将儿童过山车游乐设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7-14岁的学龄期儿童为目标人群,探讨如何改善儿童游乐设施系统的现状,如何提升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激发儿童思维与认知,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体验。

一、儿童游乐设施现状研究

(一)儿童游乐设施存在的问题

  高空、高速、高刺激是构成目前大型游乐设施的关键词,一方面它给人们提供了精神和身体上享受,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据统计,近年来国内外大型游乐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事故层出不穷,并呈现递增趋势,以事故类型来看,其中以机械伤害、高空滞留、高处坠落为主要事故类型,占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大比例在于设备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些数据无疑不在警醒着我们,传统的游乐设施的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事故的频发也告诉我们,高空、高速不会是未来儿童游乐设施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从人机交互方式来说,传统的游乐设施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即人处在被机器的控制之中,显然这种单一、被动的交互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代儿童的发展需求;另外,随着体验时代的来临,人群的细分,不同阶段的儿童对于游乐设施的需求也出现很大的差异化,所以,儿童游乐设施系统亟需改善。

  

  > 图1 Manta过山车

  

  > 图2 辛普森虚拟过山车

  (二)目标人群的心理分析

  1.学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般来说,过山车有严格的身高限制要求,即1.2m以下的儿童禁止乘坐,根据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来分析,7岁以上儿童普遍身高≥1.2m,所以目标人群主要锁定在学龄期(7-14岁)的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特点主要表现在;他们开始进入学校集体生活并开始有一定的社交范围,对于消费需求和消费内容扩大。独立性逐步提高,消费具有盲从性和攀比心理,明显的趋同心理和不完善的明辨能力,对于产品的认知有待提高。

  2.对产品的需求分析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归纳和总结,儿童对于乘坐过山车的喜好需求与关注点分析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如表1所示。

  

  > 表1 不同类型的儿童对乘坐过山车的喜好需求与关注点分析

  从表1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

  儿童本能的好奇心能让他们主动与事物产生兴趣。挣扎型用户是主要的研究目标,鼓励发展成为兴趣型用户,排除挣扎型用户与反感型用户的心理限制是主要目标,强化他们的关注点。

  儿童对于乘坐过山车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安全感上,其次是趣味性,说明他们在游戏过程中需要陪护。

二、体验设计要素分析

(一)体验设计的要素

  1.体验设计客体的整合

  产品是体验设计的主要对象,但更多需要通过借助其他客体要素的共同作用才能满足用户的体验,客体要素之间的逻辑更紧密,更贴切,用户的体验也会更丰富、更深刻。

  2.体验主体心理需求的满足

  体验需求是体验设计中优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且它贯穿于整个体验设计活动中。体验者作为体验主体,在参与体验活动中时,对客体会形成一定的反应,并且只有当客体能持续的产生刺激时,主体产生情绪的内在反应时,才能在意识中产生美好的感觉,从而形成良好的体验评价。

  3.体验过程的服务支撑

  从市场学的角度来看,服务作为产品的包装,自然包含在产品之中,即“产品中有服务”。人的体验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地认识升华过程,即从物境状态的产品本身,到通过产品本身形成心理状态的情境状态,进而发展到体会、体验、回忆、评价整个产品效应的意境状态,形成作用力。

  4.体验展开的环境营造

  体验是展现在特定的环境中的,环境作为布景,起到了刺激、烘托和渲染作用,对体验活动的发生和发展都很重要,促成了体验的“剧场效应”的产生。

  (二)儿童过山车体验设计研究案例分析

  过山车又名云霄飞车,它是通过重力和惯性的原理,使列车沿蜿蜒的轨道行进的游乐设施。主要是通过落差、坡度、回旋、速度等方式的最大化设计让参与者达到刺激的体验,然而根据第一节中对儿童的心理状况分析后,儿童过山车的设计点不宜通过落差、坡度、速度来强化刺激性,而应把消除恐惧、心理限制作为主要目标。下面是两个从另个角度来达到刺激性的案例。

  1.环境强化刺激——传统过山车的改良设计

  美国圣地亚哥海洋世界的Manta过山车(图1),是一个发射型过山车。下面主要来分析其设计要素:

  (1)从产品本身来说,车组座椅的全包围式的防护设计充分展现其安全性,腰间的安全带、包围身体的防护杠都严格遵循人机工程学来设计,色彩上使用了与整个园区相呼应的的主题色,增添了产品的亲和力。

  (2)在轨道的设计上,它延续了传统过山车的特点,起伏的落差、旋转环绕的倒置状态以及启动时发射的运行方式,都给人带来直接的刺激感。同时,设计注重对人的保护,在关键节点位置加护栏,这些细节都提升了其安全性。

  (3)设计的最大亮点在于前期对环境的营造来强化刺激感,而不是通过落差、坡度的最大化设计。通过动画的视觉效果和尖叫声的听觉效果的预热,让参与者置身其中,融入剧情,心跳加速,从而制造出强烈的刺激感与紧张感,形成深刻的体验效果。

  2.形式消除恐惧心理——虚拟过山车

  虚拟过山车,是一款虚拟现实应用的产品。它集人工智能,动感座椅平台,数字内容立体成像,实景特效等高科技技术和唯美艺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多媒体互动娱乐体验项目。根据剧情的节奏,体验者穿梭在荧幕画面构成的立体虚景之间,在起伏旋转的轨道中真实的感受过山车的超重与失重。

  以环球影城的“辛普森虚拟过山车”(图2)为例,主要分析其设计要素:

  (1)先进的技术。高清数字投影屏,为体验者带来唯美的视觉体验,随着剧情的设置,动感座椅起伏、颠簸、回旋的状态,强化了体验者的沉浸感。

  (2)设计的安全感。因为儿童是乘坐在动感座椅上,不会出现真实的回落状态,在安全感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想体验超重与失重感的挣扎型和厌恶型的儿童来说,无疑解除了很多心理限制。

  (3)仿真的环境。儿童通过与仿真环境的相互作用,对所接触的事物进行感知和认知,从而刺激儿童的思维,创建一种符合逻辑信息的仿真环境。其最大的吸引力来自于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和人机互动的趣味性。

  (4)故事导入。儿童在进入乘坐虚拟过山车之前,会经历排队等待很长的一段时间,设计者在前期如排队处设置了很多关于辛普森角色的故事,通过绘画、动画、戏剧等多种手段来叙述故事,营造环境,从而为儿童了解角色做铺垫。

三、设计策略

(一)设施环境安全

  安全是儿童游乐设施设计的根本,其安全性不仅表现在对设施本身的规范性,也表现在儿童对产品的直观感受的层面上。从设施本身来说,在设计过程中,第一,要严格执行游乐设施的法规标准,第二,需要周全考虑设施的材料、构造和尺度等关键要素;第三,考虑设施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从而保证设施环境的安全。

  (二)以人为本的情感化体验设计

  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倡导用户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平衡,达到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和谐统一。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感官体验,注重设计的情感投入,保证设计造型、功能及尺度合理性,提升趣味性、挑战性和审美情趣的情感化因素,留给儿童想象的空间,从而产生互动和共鸣。

  (三)综合多元素的通感刺激

  喜欢敲打物体所发出的声音是儿童的天性。通过对试听信息的注入,可以将儿童带入更具体的情境中去体验游戏本身,从而加强对游戏的吸引力,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互动和体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能否使用户与产品本身发生良好的互动,激起使用者的情感,是评判一个产品的趣味性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也是未来儿童游乐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

  (四)通过故事烘托环境

  讲故事与听故事都是人类的基本能力,对于儿童来说,更是有绝对的吸引力。通过故事的引入,可以营造环境来推动和宣传产品,使产品的情境更富有戏剧性,从而提升体验过程。

四、结语

在体验经济时代,传统的儿童游乐设施系统已不再适应当代儿童的发展需求。从体验设计的理念出发,通过对体验设计各要素的分析,客体资源的有效整合、体验过程中的心理满足、服务的支撑以及环境的营造,可以提升体验质量。本文通过对国外案例的切入分析,探究当下儿童游乐设施系统的设计策略,从而提升当下儿童对于游乐设施的完美体验。

  项目名称: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JGXM-MS23 400130048

  参考文献:

  [1]覃京燕,陶晋,房巍.体验经济下的交互式体验设计 [J].包装工程,2007,10(28):200-220

  [2]张新东,张煜,李向东,王志荣,庄春吉.基于事故统计的大型游乐设施危险性分析和安全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5,31(2):21-24

  [3]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4] 曹阳.体验设计的要素[J].装饰,2006:106-107

  [5] 百度百科.虚拟过山车[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1O8CxpTzd-Ab5KMils4Spwl0cYcRQOohLOVQdb7FGOWH_-dbgOfZfLPotZ1YmBhBcQYVzAxCka5XpY79ErBmK.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Enhancing the Experience Design of Children’s Amusement Facilities System Facilities: A Case Study of Children’s Roller Coaster

  WANG Jin-guang, YIN Wen-j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9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 with the theory of experience design, exploring children's amusement facilities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It set children's roller coaster as the main object and try to extract the influence and effect of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o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a children's amusement facilities under experience design.

  Key words :children's amusement facilities; experience design; human-computer; roller coaster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3-0098-0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