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英吉沙小刀在“环境决定论”视角下的色彩意涵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热度: 18192
陆瑶

  摘 要:英吉沙小刀的色彩应用形式是构成其造型特征的主要因素,它反映着维吾尔民族对自然界色彩的审视态度与审美意趣。笔者通过详实的实物调研并结合相关的前学成果,对“英吉沙小刀”的地域模仿性、文化象征性、装饰表现性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以此揭剥在特定的环境下色彩应用方式中所包含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意涵。

  关键词:环境决定论 英吉沙小刀 色彩意涵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Abstract :Yengisar knife color application form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shape, it reflects the Uygur nationality of natural color attitude and aesthetic interest. The author through real investigation of detailed and associated with theformer study results, the "Yengisar knife" regional imitation, cultural symbolic,decorative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aspects are integrated, so the peelingnational psychology and culture environment in a particular color applications that are included in the.

  Keywords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Yengisar Knife, Color Meaning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命题研讨的缘起及理路

  民族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不同类型,在我国也存在具有多样化地域、民族气质的“色彩文化丛”,其中“少数民族色彩文化丛”是既丰富又具特色的庞大体系,也为中国文化增添了许多别样的风彩。极富盛名的“英吉沙小刀”以色彩装饰艳丽、表现手法多样、整体和谐却不失激情的艺术形式,诠释着人口数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近半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在民族色彩艺术方面的卓著表现。

  民间文化与环境息息相关形成独特的文化形式,这是一种必然也是应然,因此对于文化的解读就不能脱离环境的因素,尤其原著民所创造出的文化样式更是特定地域环境的产物,这种文化特质是不可消磨的。因此对于英吉沙小刀艺术色彩的独特表现,便是基于特殊的民族文化和现实地域环境进行整体考析,即特定的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下,以“英吉沙小刀”的色彩为例逐层剖析:维吾尔民族美术色彩与地区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英吉沙小刀”色彩的解读

  民族民间美术的色彩是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体现,存在于生产生活的点滴积累,其传承的方式多以口传身授,加之历史的阶级制约及文化受教程度的限制,文字记载甚少,民间铸刀师傅对于色彩相关的文字数据更少之又少,对其色彩研究只能从物、人、环境等现实进行推演考析。英吉沙小刀由“环境决定论”出发进行审视,应是特定的地域文化与特有民族色彩审美意识的一种承载方式,是对其所在“环境”的分析。系统的外在表象与系统内部诸多因素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因此,色彩表现形式来自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且以此延展,不同工艺品在表象的相似代表其形式之间必然存在关联因素,形成互证关系。

  (一)英吉沙县环境辑要

  英吉沙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缘,昆仑山系公格尔峰的东北麓的丘陵和平原地带。东南隔戈壁滩与莎车县接壤,南靠昆仑山,西接阿克陶,东北部与疏勒岳普湖县毗邻。维吾尔族原为游牧民族,由于部落的战争之后迁徙至现在的新疆,维吾尔族后以农业为主,区内以干果晾制与民族手工艺为主,尤其英吉沙小刀最为出名。相传,英吉沙城南卡尔瓦西村中有个叫买买提·吐拉洪的铁匠,生产出第一把带有木柄的小刀,其制作的小刀雕刻各种点线图案,并将彩色的漆料涂于刀柄。继买买提·吐拉洪铁匠之后,卡尔瓦西村后人对工艺不断进行加工,直至今日美观且具有实用的英吉沙小刀。英吉沙小刀的名声传遍全国以及周边邻国深受青睐。

  法国学者丹纳表示:文化生态环境归纳为“自然气候”和“精神气候”,“气候”的“更替”催生了与之相应的艺术精神与艺术价值的嬗变而成为物质与精神相依共生的“生命式样”。[1]新疆英吉沙地区的特定历史环境和现实环境形成了当地人民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色彩风格,同时对当地审美需求产生了直接影响,英吉沙小刀的色彩体系即为一种特殊环境下“生命式样”的独特诠释。

  (二)英吉沙小刀色彩解析的环境视角

  维吾尔族民间美术的色彩在英吉沙小刀上的展示,应是基于其在地域模仿、文化象征、装饰表现上的特殊体现。

  1.英吉沙小刀色彩的地域模仿性体现

  维吾尔族民间美术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受地域性影响,及地缘因素、生产生活因素的影响。色彩作为民间美术的重要表现要素概述着维吾尔族的生活地域缩影。以崇山峻岭、戈壁沙漠、草原为特征的新疆是维吾尔族人艺术的源泉。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的并存使缤纷色彩的奇境成为现实,激发了当地人与生俱来对事物色彩的审美敏感。寄托着民族文化审美精神的艺术品——英吉沙小刀,展示给世人的是黄沙与绿洲、深蓝色的夜空与篝火、冰川与白雪、黑色土地……多样的环境融入这艺术载体。(表1)

  英吉沙小刀的色彩主要以红色、黄色、褐色、绿色、蓝色以及黑色和白色,这些颜色之间相互搭配装饰在刀柄与刀鞘上,寄托着当地人对环境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客观环境的反映,生活实践对环境的审美观念延伸出一种表象,维吾尔族在颜色的使用上激情艳丽,色彩纯度极高,基本不使用灰色系的色彩。干燥的气候中潜藏着激情似火的红,沙漠、戈壁以金黄色与褐色为主,展示着维吾尔族对广阔天地的豪迈情怀。当地环境中对绿色的色彩缺失,心理的寄托就成为了必然,绿色也被赋予了生命的象征成为情感的传达。维吾尔族是一个从游牧民族转为农耕种植的民族,天山脚下逐水草放牧羊放马的时代,白雪皑皑的雪山至山脚下的黑褐色土地,这些历史的痕迹因素给这个民族留下了铭记于心的记忆与审美体验,为此黑白两色的使用大于其他颜色。所在的环境中诠释其传承艺术往往反应的反映的仍然是环境。endprint

  光使自然界中一切变得丰富多彩,色光通过人类的感知系统传达至大脑,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对自然的摹写也从此开始,这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全面交流的过程和方式。西方认为“模仿”是任何时代的人类必经的过程,并且从古希腊时期即开始对此进行研究。辩证唯物论提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在维吾尔族的色彩中,自然界中对于环境色彩常态的模仿也是同样的道理。基于此种对环境的模仿,英吉沙小刀做为维吾尔族的日用器之一,亦在其色彩谱系下再现着当地环境的风土地貌,点缀着维吾尔族人的生活,陶冶着维吾尔族人的心灵。

  2.英吉沙小刀色彩的文化象征性体现

  英吉沙小刀在色彩的运用中体现了不同的色彩象征意义。文化是自然环境以外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总和,文化象征性即也存在于地域的环境特质。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在象征性中应包含两个阶段:在特定地域文化的象征性与文化间交融的象征性。

  维吾尔族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对于无法抗拒的自然威力保持着敬畏之情,在情愫的作用下本能描摹了具有自然象征性的色彩谱系。英吉沙小刀作为日用生活器的色彩象征也附带着这份崇拜,色彩谱系中的象征意涵在其传承发展中不断的升华凝练,成为与众不同的地域性色彩象征形式。

  维吾尔族和当地各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生活至今,在与各民族的交往过程中,其文化、心理也掺入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早在唐朝维吾尔族称为回纥,红色被当时贵族确立尊贵的颜色;维吾尔族婚礼中新娘也与汉族一样穿着红色婚服或穿着红色主调的艾德莱斯绸婚服象征吉庆美好;现代英吉沙小刀多以金色或红色为主色制作刀柄和刀鞘作为馈赠礼品。虽然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文化相互交融,但在英吉沙小刀的色彩象征性中任然保留着当地原有的审美需求,只在传承中发展并未丧失维吾尔族色彩谱系中的文化象征内涵。

  3.英吉沙小刀色彩的装饰表现性体现

  色彩装饰形式往往能够反映一种风格或文化,长期对特定的“环境”的描摹与深化造就了理想艺术形式,维吾尔族的民间艺人在色彩装饰表现上也同样符合此程式,故而维吾尔族色彩的审美情趣在英吉沙小刀色彩中亦保持着对环境的模仿、与再现,以此进行艺术修饰;维吾尔族的其他艺术品,如艾德莱丝绸、花帽、地毯等设色艳丽且丰富鲜明。不仅仅是维吾尔族的工艺品,如藏族的唐卡、黎族筒裙绣花、苗族刺绣色彩搭配皆大胆、艳丽、夸张,这种广泛的色彩风格在不同地域相似的出现,也反映出人类在模仿环境的中原始质朴的心理,各民族民间手工艺面对自然时相似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

  “环境”的构成要素决定着与之相应的文化艺术品类,其系统内只“接受”和强化同其结构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品种,淘汰或弱化其他类别。[2]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区域内,不同工艺品所表现出来的相似性,是旁证环境关联性的基础。以草原生活的保安族腰刀为例参与比对,二者刀具均为少数民族的日用器、自卫冷兵器,在自然环境中作为工具发挥着共同的用途。由此演绎:产于新疆荒漠戈壁草原的英吉沙小刀与草原地区的保安族腰刀为一种“源流”近似关系,即英吉沙小刀与保安族腰刀均是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存在的工具,在其色彩的装饰中也会存在对于环境的浓缩再现。当某种意识长期存在于相类似的多个区域内并影响其生活,此类区域内逐渐会形成类似文化,成为一种文化丛,也就同样影响区域内人们的思想活动。在艺术的审美加工过程中相类似的环境只会衍生出相类似的艺术品,关乎色彩的意涵因民族文化信仰等存在略微不同。(表2)

  英吉沙小刀色彩出自维吾尔族艺术,其特殊的表现即从环境的模仿到象征至艺术升华,展示着工匠们自觉的主观意识能动。在色彩处理上惯用纯度高对比明快、强烈的方式:比如将红绿、玫红与黄、群青与橘黄等几种色彩构成形式运用在刀具的装饰,维吾尔族的色彩中浓缩符合人的色彩审美的补色规律,同时在艺人们看似没正经的色彩中,传达了其质朴而又富有活力的内在精神,英吉沙小刀所诠释的维吾尔族色彩艺术,其外在形式所表达的内在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理念。

  三、余论

  对于民间美术的归纳与整理是对其地域模仿、文化象征、装饰表现上独特形式的研究,是“文化生态环境”的考析。正如文化人类学中所述:文化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出现特殊化,且呈现“特殊进化”与“多线进化”态势,必须承认,文化必须采取自己的环境所要求具备的形态。[3]英吉沙小刀的所体现的维吾尔族色彩特征,是建构一个民族民间色彩谱系与环境关系的结构模型:在环境内以时间轴发展的文化形式,考量空间范畴内的色彩谱系,从中发现普遍性的色彩谱系与英吉沙小刀为代表所诠释的维吾尔色彩谱系的相互关联;以具体事物所承载的环境内的文化形式,来区分相似区域的色彩谱系。每个民族的色彩谱系的建立都承载着历史发展过程中环境对人的反映,即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意涵。故对于英吉沙小刀所代表的维吾尔族色彩谱系的解析,是对于一个民族从历史、环境、社会,宗教、风土的分层剖析。那么,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每个民族在现存的环境中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谱系。每个地区每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的艺术形态不仅是象征意义,还是文化发展的特定诠释。正因如此,民族民间艺术形态是地域环境发展、文化交流进程和风土人情的独特表现。

  注释

  [1] [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34.

  [2] [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30.

  [3] [日]松原万龟雄.“新进化主义”,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合译.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6):79.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