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城市环境形象也发生着变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建设,城市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均见证着该城市的成长历程,如何建设适宜人居住的城市环境形象是当今时代诸多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的首要前提,什么样的城市给人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特色环境形象建设是第一要务。
关键词:本土文化 城市形象 天津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Abstract :With the coming of information age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mage of urban environment has also been undergoing striking changes. And urban construction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itys sustainable growth and lasting prosperity; likewise, citys growth is witnessed by diverse factors like urban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s and environment. Nowadays, how to promote the image of livable urban environment poses a tremendous challenge to municipal planning divisions. Thus, it is the top priority to make a better urban environment and to set afoot the building of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 image.
Keywords :Buildings from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Creative City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引言
城市形象指一座城市或者是某一特定区域给人的整体印象。它包括精神上的印象、某种行为、某种视觉刺激和风情文化。基于这些感官刺激通过这些符号向外界传达该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以区别于其他城市。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城市环境是城市整体互相关联的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的总和。城市环境形象是外界通过这些视觉符号给予该城市相关的评价和认知,进而使该城市达到城市个性突出、经济繁荣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风貌。每个城市都有特定的文化特色,城市利用某种特定文化形象传播系统进行对外宣传,公众给予其定位。城市环境形象包括许多方面,例如它的建筑、风景名胜、自然环境、文化教育等等多方面要素,使公众对某城市形成的印象的综合体。城市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以及视觉识别等形式宣传其城市特色,使城市具有个性、塑造其性格。本文探讨的是针对环境内容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作用和塑造方式方法。我国云南省丽江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环境,四面青山环绕,形似碧玉大砚,故而得名“大研厢”的美誉。丽江古城又称大研镇,四方街内街道均采用五彩石铺路,与崎岖的地势融合在一起,到处可见小桥流水,真实完美地体现了古城建设崇拜自然、率直的古朴的民族文化。
一、本土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底蕴情怀
(一)本土文化与城市环境建设之间提炼融合
本土文化在城市环境建设中主要体现在建筑、景观、风土人情上。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城市结构、城市风貌、城市环境的打造也逐步地趋于雷同,原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文化都各自有着不同的城市发展脉络,但是正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原本的自然环境和本土的历史文化也在迅速地消失。很多地方政府和组织,为了保护本土文化打出了“建设特色城市,保护原生态环境”的口号,用城市环境来带动城市的发展,让赖以生存的城市更加美好。城市形象赋予城市不同的个性,信息时代,城市也需要环境形象建设。在许多知名城市,城市环境建设的人文景观中很多都体现着“和谐”为主题的建筑特色,为城市的环境也增添了一些城市色彩。
(二)城市符号的提炼是本土文化的再现
城市环境形象是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是城市全方位、全局性的形象。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将城市整体的精神与风貌特质予以高度提炼、升华、塑造出独特而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创建品牌城市。政府可以利用城市品牌符号,加强团结,激发市民的思想感情,影响城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2008奥运会,普天盖地的云纹图案和红色渲染了整个北京城,使全世界更深一层地认识了中国北京,天安门、故宫、颐和园等代表北京环境形象的视觉符号,向外界显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城市环境建设的塑造中的作用可以不言而喻。《华盛顿邮报》《费加罗报》《澳大利亚人》等澳大利亚主流报纸评论说,全世界亿万观众在观看奥运会实况时看到了壮观的场面,现在再也无法否认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实力。洪都拉斯主流媒体《新闻报》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北京和中国,深深体会到遥远东方民族的热情好客。
二、本土文化在城市形象中的继承与创新
(一)本土文化的继承态度与方法
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的融合体,各种因素的相互碰撞形成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多元文化的融合意味着和谐。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存在冲突。在这个倡导绿色、多元的时代我们对本土文化的态度应该属于有效地继承,优化创新思维。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绿色工程建设方面是成反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绿色环境越少,高楼林立代替了树木林荫。环境的破坏、城市居民建筑方式改变,传统文化的消失速度也越来越快。例如,泸沽湖,国际级4A级景区,居住在当地的人居住的是木制房屋,实行的是母系社会制度。10年前,在当地可以听到很多人用摩梭语言聊天,居住在象征着祖母权利的木制结构的房屋中,所有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的环境一样,古朴、原始。10年的变迁,往日的摩梭语言消失,房屋变成了高档酒店的样式,如今想去考证民族文化的游人已经很难再找到考证资料。所以,在岁月的变迁中,城市建设不可避免,但是在城市的进程中本土文化的保存与延续值得深思,不能以消失为目的的覆盖。endprint
(二)本土文化的传承方式与思维
在城市环境建设过程中,各种环境的塑造对于本土文化也是运用其中,以体现地域文化特征。但是,在对本土文化的研究运用过程中难免有些许过时落后的视觉印象,在这个充满色彩的城市中,对于本土文化要有选择的运用,例如一个色彩,一个样式,一个图案,一个装饰角,一个文字就能代表一种文化。例如在云南很多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中运用了纳西文字。城市环境形象推广方面在国内外均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例如伦敦、东京、墨尔本、巴黎、首尔等诸多城市。尤为突出的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市,近期改进了新的市徽设计,改变了以往灰色为主的色调,大胆采用代表蓝天和绿草的渐变色彩,在这座国际公认的多元、创新、宜居和重视生态的城市,该形象的设计象征了墨尔本的活力、新潮和现代化。
三、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形象设计模式发展趋势
(一)港口城市为特色的城市形象
天津,一座独特的城市。中西合璧造就了天津多国建筑风格并存、各具特色,异国情调风景区也见证了天津的历史沧桑。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由一条“天津景观大道”贯穿天津市内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地理位置,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是中国内陆的重要出海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滨海新区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员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海盐和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土地,滨海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经调查目前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形象有以下特征:第一、城市特色建筑形象设计不够明显,没有突出城市特色,整体性关联欠缺。第二、在色彩方面滨海新区的建筑特征和风格多样。有以灰色、白色、蓝色、黄色和红色为主,风格上塘沽区、大港区以及汉沽区由于发展路线不一样所以在建筑色彩的风格上也不尽相同属风格迥异,有简约的简朴风格,高档的欧式风格,同时也有动感时尚的风格,作为滨海新区的整体规划上归属性上不是十分强烈。
(二)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天津本土文化
城市理念方面立足于天津地域文化、天津滨海新区的背景文化、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滨海新区境内的旅游资源、物质资源、矿产资源、天津城市文化和滨海新区城市文化。城市行为方面符合该地域的经济增长方式、文化宣传、广播媒体、对外活动、招商行为、公益活动等。城市视觉方面,包括城市交通状况、城市精神标语、城市口号等。针对天津滨海新区现状展开调研,借鉴国内外城市形象以及滨海新区的建设情况展开调研。重点调研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发展的主体形象。滨海新区的城市形象立足天津本土文化,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态度,寻找出适合天津滨海新区的元素,以区别于天津市、国内其他城市的滨海新区的城市形象,与国内、国际上的滨海城市拉近距离,并彰显个性。
(三)构建绿色、生态、和谐为一体新城环境形象
城市交通是构建城市环境的主要方面,滨海新区道路交通方面新区已确定“1环11射5横5纵”交通路网整体规划布局,较之天津市内六区的道路交通规范化、便捷化、人性化,更适合新城的发展规划。滨海新区城市环境建设条件优越,土地利用面积广,绿化覆盖面积大,给前来投资就业的人提供方便。滨海新区毗邻渤海湾空气宜人、适宜人居住、发展、就业在形象推广上应大力提倡。大港、塘沽、汉沽作为滨海新区的组成部分,滨海新区有义务为其规划一个典型特征,塑造大港、塘沽和汉沽的特征,加强滨海新区的凝聚力。设计制作出适合滨海新区的典型形象,通过政府部门推广海湾城市特色,充分挖掘滨海城市的城市色调。利用设计机构和政府行为,积极探索具有港口特色的城市形象。在推广过程中,注重维护与宣传并存的长效机制。
结语
2014年3月《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环境形象提升不仅仅是天津市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天津在国内乃至国际地位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滨海新区的地域文化加工、提炼并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形象并适合城市应用城市色彩,发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进一步渗透文化生活的内涵。充分调动市民参与文化建设,构建滨海新区城市新形象。用环境形象建设提升城市品牌,充分发挥城市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吸引更多的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增强城市凝聚力,体现人文关怀,提高人的环保意识,利用城市环境形象有效地宣传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营造合理良好的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 张爱鹏.天津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应用[J].包装工程,2013,34(10):1-3.
2 刘宝成,郑颖.VI设计在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3,34(22):6-8.
3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 张鸿雁. 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5 (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城市建筑文化系列[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德)普林茨,城市设计[M]. 吴志强制组,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1.
7 田野.生态城市规划编制初探——大连与天津的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2.1.
8 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9 张在元,刘少瑜.香港中环城市形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7.7.1.
10 闵学勤.感知与意象---城市理念与形象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2.1.
11 顾海兵.王亚红.中山城市形象定位与提升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9.1.
12 李兴国.北京形象——北京市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及舆论导向[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4.1.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