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中国城市社区儿童户外游戏设施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定位与方向。文章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与体能的具体分析,针对改变当前我国户外游戏设施传统模式性的现状,对新型、环保的设施造型、功能与选材进行了深入的设计开发与探索。本着“人机互动”和“结合自然”的设计理念,最终,对该设施的创新设计、生态发展的方针与目标、国际化发展的前景进行了深入的设计拓展,从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然、健康的户外游戏环境。
关键词:不同年龄需求 设计结合自然 功能与造型 材料的选择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Abstract :Design positioning and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y community childrens Outdoor Games facilities. Specific analytical methods throug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fitness of children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Outdoor Games facilities to change our traditional mode, the mode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and other functional material of in-depth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The spirit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nature" of the design concept, finally, to innovative design, the facilitys ecological development policy and objectiv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extended in depth design, so as to create a natural, healthy outdoor play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
Keywords :Different Age Requirements, Design with Nature, Function and Design, Material Selectio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城市社区户外儿童娱乐区域的规划与设计是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美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设计目的在于优化城市健康。俗话说,动作是开发智力大厦的砖瓦,因此,它将极大地丰富孩子们对周边新鲜事物的早期认知,并很好的提高学前期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全面增强他们的心智、体能和运动技巧等综合能力。
一、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具有不同的游戏需求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不同心理和体能的需求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游戏需求期:两岁之前的孩子是需要大人怀抱或陪伴的,由于他们年龄太小,不具备独立游戏的能力,只能在婴儿车里或在大人的引领下晒太阳、蹒跚学步。
3至6岁的孩子是开始上幼儿园的年龄段,他们肢体行动较自如,并且开始慢慢对周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认知、求知和一些早期的自我分析理解能力。这个时期的孩子属于学前期,他们对一切儿童户外游戏活动都充满了强大的新奇和勇气,它们喜欢攀爬、摇摆、跳跃、挖掘、戏水等等。但是,他们对安全意识较薄弱,仍旧需要大人的监护。
7岁至12岁的孩子基本为小学学龄期,他们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分析能力,体能较强,活动量和耐力逐渐增强,自我选择意识和保护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不需要大人太多的监护。
12岁以上的少年期,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已经全面发展,逻辑思维较强,体能也在不断提高,更喜欢团体活动,多在大型体育场馆区活动,活动自主能力较强,活动过程中不需要大人的监护[1]。
综上分析,我国城市社区的儿童户外游戏设施主要针对的使用对象应在3至7岁左右。
二、材料的选择是设计中的安全重点
儿童游戏设施的使用过程都是与孩子身体直接接触的,所以设计一定要在确认材料的供货得到相关的国家认证才能于与采用,有毒、坚硬、经过污染的材料绝对不能使用,如含有砷、铝等元素的木材,或者是携带残留汽油等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废弃轮胎等。可见,设计结合自然是必然的结果,设计中需要更多的采用天然的软木屑和木料、沙石、水泥、不锈钢、麻绳等无污染的材料作为儿童使用的最佳选择。例如:水和沙土都是可塑性很强的天然物质,无污染,二者结合使用,对于可塑性同样很强的孩子来说,是更加完美、可贵的。
三、自然与功能是设计中的关键
首先,纯真的儿童时代是和大自然无法分割的。因此,设施坐落的环境最好充分利用当地较好的自然资源与地形地貌。例如:设施区域的整体环境舒适,过往的步行人流不能太密集,阳光要充足,活动空间相对比较开敞、平坦,空气和温度适宜、风力较小;地面岩石和土壤基础良好、茂盛高大的树木、整齐的草地和鲜艳的花丛都需要保持较好的养护[2]。这些资源被利用的同时,更需要人类通过大量劳作来设计与长期维护,以便培养和发展较好的小生态区域,这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3]
其次,关于具体设施结合自然的造型设计问题。当前国内的游戏器具功能和造型过于单一,孩子在不断的反复重复一个动作,时间久了会感觉麻木和无趣,并且缺乏团队合作的乐趣,他们更需要大型的、新颖的、多种功能集合的设施来活动,这样的产品才真正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通常,三至七岁年龄段的儿童身高大概在90到120厘米左右,根据身高和体能的要求,主要涉及的走、跑、跳、攀、爬等活动项目,这些活动项目按照其特点又可把游戏设施构建的形式划分为功能性、创造性、冒险性。功能性主要是以活动体能为主要目的;创造性是以主体性的戏剧化场景,孩子们将会扮演各种角色,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在创想中游戏;冒险性是具有一定挑战意味的,考验孩子的胆量与勇气。再有,从其心理角度探究,他们亲沙土和亲水,好奇昆虫世界、喜欢花草繁盛的小生境;从安全角度来讲,避免坚硬、远离公路、粉尘和噪音是必要的[4]。endprint
四、儿童户外游戏设施的创新设计与分析
图1是两组针对孩子攀、爬的游戏设施的设计方案,整体占地面积均需要400平米以上。左图方案,可至少容纳20个以上的孩子同时玩耍,其造型是以交织的线形组成的巨大的三维网状山脉,好似一个庞大的不规则的蜘蛛网,整体结构首先是由四根强有力的金属圆柱为固定及支撑支柱,然后选择结实坚固的编织麻绳为主材,这些交错的绳子之间的连结点靠金属球状构件相互固定,以增加整体设施的承重度和安全度,每个织网间距控制在400至500毫米左右,该间距足够一个4至6岁左右的孩子自如的爬上、爬下[5]。这个游戏项目可以大力培养孩子小手和臂膀肌肉的力量,小脚的附着能力以及身体的均衡感。设施周边设置正义勇敢的蜘蛛侠的卡通形象陪伴左右,在该场景下活动,更加锻炼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勇往直前的胆量和意志。右图则是一座体量比较坚实厚重的卡通形象造型的攀爬设施,水泥和石材作为主材,以变形龙头的卡通形象为造型基础,形体内部塑造为山洞的形态,有滑梯、出入口,孩子们可以在“山洞”内部、上部、侧壁穿梭、攀爬、滑行和捉迷藏,从而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应变能力、相互的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以上两种设计造型虽然看似简单,但是都已经完全摆脱规规矩矩的老式塑料和聚合板材的游戏器具模式,充分满足了“一物多玩”的功能。其组织设计的主要形态[6],一个是通过线形的交错结合扩展至巨大的三维“山脉”,一个是以卡通动物的大体量为基本形态的设计成果而自然地展现出来的,选材天然,具有趣味性、新奇性和挑战性。但这两种方案都是以“攀登山脉”为研究主题的,充分满足孩子们群体攀爬、协作、探索的游戏心理,在提高孩子自身体能和早期社交的基础上都不失功能和创新的结果,以达到追求生态与自然的最终设计理念。[7]
再看一看图2中的两组设计方案,左图是针对3到4岁较小的儿童而设计的,该区域由滑梯、攀爬、跳跳床和摇摇椅几部分游戏功能组成的。这个设施区充分利用了天然地形的高低落差,把滑梯塑造在较高处的 “人造山脉”之中,缓缓地滑道两边设计的凹陷的石材方块形状,为孩子们向上攀爬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条件基础,地势较低的地区为幼小的孩子设计了弹性柔软、动物造型情趣、色彩鲜艳的跳跳床和摇摇椅游戏设施,以锻炼他们的腿部肌肉力量、手抓力量和弹跳技能为目的。整个活动设施区域的地面满铺上柔软的沙土和木屑,安全、可塑。右图则是一个针对5到7岁较大儿童使用的综合游戏设施,整体选材以木材、麻绳、橡胶轮胎和不锈钢为主,整体色彩纯朴,设计了“空中行走”“运沙、淘沙”、滑行和攀爬四大功能项目,满足了较大儿童勇于冒险和大体力能量、群体活动的共同特点。
通过以上设计图解及分析可见,在这四组方案中,拥有一个共同的设计特点,即:无论是选材还是造型,都是以结合自然作为设计目的的,例如:周边环境空间设计、设施色彩和造型设计、材料选择设计等都是以回归自然、保护生态为目标,以适合孩子们特定年龄和心理喜好为设计基础,塑造出占地大型、形态新奇的适合儿童群体活动的趣味性设施,充分使孩子们的内心深切感受到天是蓝的、空气是清新的、城市是美丽的、爽朗的笑声是发自内心的[8]。
五、结束语
儿童户外游戏设施与周边环境规划设计是利用现有的自然空间而产生和延续的,是针对儿童行为心理而激发创造的。因此,它的创新和发展的趋势是必要的,在儿童初始期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真正成为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个完美的成长舞台,使他们的智能、体能、精神、思维等方面得到全面地优质发展,更为孩子们面对社会的交往能力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是一种值得推敲的、健康的早期教育课题。
注释
[1] (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7-15.
[2] (美)尼古拉斯·T·丹尼斯.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5-6.
[3] (美)道格拉斯·法尔.可持续城市化——城市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8-130.
[4] 陈炼.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1-9.
[5] 张绮曼,郑曙旸.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9-16.
[6] 吴翔.设计形态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79-180.
[7] (美)塞萨·洛.达纳·塔普林.苏珊·塔普林.城市公园反思——公共空间与文化差异[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03-106.
[8]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18.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