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媒体艺术时代的到来,艺术的表现途径和形式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一些设计师开始尝试打破固定的观念和技术,改变信息设计中图形的呈现形式和呈现手段,而动态标志就是这些尝试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分支。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艺术影响下动态标志的设计元素以及表达方式的特点,解读信息设计表达在设计思维构架的变革下体现的新的设计构成方式,希望对未来的标志设计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信息设计 动态标志
一、新媒体艺术时代下的信息设计
(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20世纪,在数字化信息革命的浪潮下,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则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它以数字信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并开始渗入艺术与设计的各个领域。“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其主要特征是先进的技术语言在艺术作品中的使用,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及视频创造出来的网上虚拟技术、影像艺术,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和行为。”[1]这些新的技术发展让现代艺术融合视觉、听觉、触觉文化为一体,从而成为引领当代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二)新媒体艺术对信息设计的影响
在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影响下,信息艺术设计的也不再是传统的平面介质表达,承载信息设计的媒介已经从传统的书刊、报纸等单一的平面形式,发展到电视、网络甚至是公共空间的互动屏幕等更立体和多维度的形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设计师们开始不断尝试新的信息设计形式。而标志设计作为信息设计的一个分支,常常传达着所要象征主题的精神内核,是一个企业或者活动、组织、事件等的中心信息的浓缩,而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这种对象征意义的传达方式发生了变革,开始有了越来越多样的形式。
(三)信息设计中动态标志的出现
近代以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科技艺术的发展,人们的情感追求和视觉审美也越来越追求更丰富的体验,特别是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动态标志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趋势。借助数字技术,它让标志的呈现不再是一个静态的画面,而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标志设计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限制,让标志配合声音文字、色彩、动画等等,使其呈现的方式更多元。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的标志图形就是一个典型的动态标志,它利用计算机程序的算法,只是简单的色彩和几何体组合变化,可以随机产生多达40000次的变体形态,而每一种形态都可以给研究室的人员提供一个静态的独一无二的代表个人的标志,也表达了媒体实验室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和创新的传播资讯科技的理念。
二、新媒体语境下动态标志设计要素
(一)设计对象层
设计对象关系到一个设计的主要定位和出发点,也体现了设计者的主要设计意图。所以对于动态标志来讲,其设计要考虑的,除了不凡的创意、新颖的表现媒介和表现形式,更要考虑受众接受信息的诉求。阿姆斯特丹自由撰稿人博斯玛(Josephine Bosma)认为:“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作为广泛的历史发展可以描述如下:复制创造了相对于原作的距离从而导致了阐释自由得以涌现;阐释自由创造了来自艺术家一方的反应,其中包括阐释复杂化的企图。表现主义与抽象(其后观念主义和交互性)由此诞生;观众反过来受到上述过程(以及围绕某作品的最终的复制与记录)的挑战,推动了阐释的进一步扩展;这在增长中的产业市场上发生,最终由个人的与大众的媒体所补充;与相对可访问的网络相结合的消费技术意味着观众和艺术家变得难以区分彼此;受众解放到合作者、参与者的水平,艺术最终将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降低到前印刷的联系。”[2]所以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的动态标志设计依然对人、对所设计之物的受众十分关注,只是这种关注不再局限于人的本身,而是人与人相关的延伸,甚至包括人的“意识层面”,这些抽象的情境、气氛和体验感,都成为设计所要考虑的一部分。设计对象从单纯的“受众”转变为受众所处的“情境”和受众所接收的“观念”。
(二)表现承载层
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其主要内涵即是“新媒介”艺术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信息的接收也越来越多元化,媒介开始由“印刷媒介”转为“数字媒介”,而媒介则是承载设计的手段或者物质,同时也代表着艺术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呈现方式。新技术的发展让新媒介的选择更为丰富,而新的媒介和对艺术的承载形式也能很好的适应和融合外部环境甚至是设计所要表现的内涵观念。信息设计中的图形除了传达信息,还可以接收信息,人与图形交互行为的发生也更为自然和谐,这些都与承载图形的媒介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挪威Nordkyn推出旅游标识则是一款极具代表性的动态标志,这款标志不仅传达美感、传达设计观念、传达品牌形象,甚至直观坐标传达方向。从带有方向感,从标识指示的方向可得知景点的位置,这就是当标志设计的载体选用可以展现动态标志的新媒介后,标志可以传达的信息会变得更丰富,标志本身的视觉体验也更新奇和富有创造性。
三、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的动态标志设计特点
(一)图形的交互式呈现
在心理学上,交互性经常意味着参与或者实践经验的累积。交互性是某种活动的特征,这种活动要求人们不是置身事外,而是亲身参与。就新媒体艺术而言,由于它相对于之前的艺术表达形式更具有综合性和包容性,它融合了文字、图像、声音、互动,比纯粹的架上艺术更真实,比纯粹的装置艺术又更多变,比纯粹的文字和音乐更具冲击力。而它本身对于交互形式的诠释更是表现出新媒体艺术本身的逻辑性和思想性。
动态标志相对于传统的静态标志,由于不再是依靠单一的印刷为传播载体,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意味着新技术对设计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活力。传统标志图形更注重简洁明了的直观视觉传达,以在有限的条件下用静态画面传递思想性和象征信息。而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的动态标志由于其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不再是静止而是运动,多了更多细节,这是它突出的特点,也更是它的优势所在。现代的电视、电脑、网络的发展已经渗入我们的生活,动态标志的呈现也有了更丰富的视觉传达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点击,读取标志的信息,让人与标志产生互动,而不再是单调被动的接受信息。例如Google的一系列节日标志,都已经跳脱传统标志的样式,2013年七夕节的Google图标甚至变成一个flash的互动游戏,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的点击和拖拽组成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复原七夕节的美丽传说,也让标志的内涵更丰富,用户不再仅仅是欣赏视觉体验,同时可以与标志通过互动来强化标志所要传达的信息和含义,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也丰富了体验感。这种实时交互的参与性信息传达机制,使得标志设计的将各种不同的媒介、传播方式、审美方式有机整合,成为更具综合艺术性的设计方式。endprint
(二)情感的体验性提升
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的标志设计由于形式多样,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是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感官来感知设计,设计也从以前的视觉审美发展成为体验审美,设计师对设计所呈现的也不仅是设计本身的视觉形式,还包括呈现观念、呈现情境甚至呈现氛围,让设计与受众对话,让受众来体验设计,而这对话和体验的部分,以及受众从设计中获取的情感体验,是将各种表现形式相融合后的综合体,也成为设计师所考虑的设计中的一部分,从而可以让人更好地体味设计,也给设计背后的观念更深刻的诠释。这是对信息设计更高标准的要求,也是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创造性变革。
例如位于葡萄牙波尔图市内的波尔图音乐厅(casa da musica)的标志设计,则是设计师通过对音乐厅外部建筑形态和结构的把握,用建筑为母体来进行标志的演绎,以建筑的外形基本形为设计元素的载体,以动态标志的形态和灵活变化来承载建筑的设计韵律之美,这套标志性强又独特的动态标志很好地承担了表达波尔图音乐厅现代化、不拘泥于传统、创新、多变的建筑特性的角色。动态标志的设计师施德明说:“我们最初的想法是设计一个与该建筑物无关的形象,但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通过研究建筑物的结构发现,它本身就是一款标志设计。”当人们在看到这款动态标志演绎的时候,获得的心里体验一定会比单纯的静态标志更丰富,同时对于建筑本身感触的特点也会与标志所传达给我们的体验感不谋而合。
四、结语
新媒体艺术的时代已经到来,伴随而来的设计领域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尤其是表现形式、设计媒介、设计手法等等都在不断发展以满足受众越来越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将设计由观看变成体验,由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由关注人需求到关注人的感受。动态标志的出现适应了这个时代发展趋势,也是这个时代下设计发展的必然。它使得标志设计告别了单一的静态图形符号的印象,利用新技术、新传播媒介的发展,将标志这个信息设计中最小的平面构成单元所承载的信息更加丰富化,延伸了标志设计的外延与内涵,创造出更具有生命力的设计,是面对时代进步的新接纳姿态。
注释
[1] 张朝晖、徐翎《新媒介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72.
[2] Bosma, Josephine. Art as Experience : Meet the Active Audience[A].In Network Art: Practices and Positions .Edited by Tom Corb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6:30.
参考文献
1 范迪安.从媒体变革到文化视线一在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美术研究,2002(3).
2 王岳川,尚水著.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 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M].周宪,许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 陈宗明.黄华新著.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5 胡心怡. 数字化时代标志设计新趋向[J].包装工程,2008(10).
6 波斯特著.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 童芳著.新媒体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