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等那一瞬间

时间:2023/11/9 作者: 故事林 热度: 17958
叶林生

  

  卢立是个摄影发烧友,不久前,他从外地来到金沙市,应聘一家晚报社的摄影部记者。经过筛选后,报社老总按照惯例,给了卢立两个月的试用期限,并对他说:“试用期间,你必须在本市范围内,成功捕捉至少一幅很有看点的新闻镜头,报社才能正式录用你。”

  时间飞快,两个月的期限很快就剩下最后两天,而卢立送上去的那些摄影图片,却没有一幅能吸引住老总眼球的,他简直要急疯了。然而就在这时,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来了。

  这天,卢立来到城郊外的金沙河边,那里正在新建一座跨河大桥。他挎着相机在工地附近转悠了一下午,仍是一无所获。眼看已近傍晚,卢立十分失望,正打算离开,工地上突然传来了激烈的吵嚷声,显然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卢立精神一振,赶忙上前查看。只见桥上站着一个40多岁的汉子,手里正胡乱挥舞着一把榔头,旁边的工人们有的在劝阻拉扯着,有的在撕扭推搡着,现场乱成了一团。

  原来,那新建的大桥今天合龙,安放主跨桥梁。河面上有艘大吊船,吊起巨大的预制桥梁往桥墩上搁放。而桥墩的西侧,有一条框架木板铺架的临时便道,那汉子刚才路过时,就站在便道上面看热闹。没想到等桥梁搁稳合龙之后,汉子背着西斜的阳光,定眼看见自己那一道长长的影子,猛然吓了一跳。他怀疑,刚才自己的魂灵被压到桥梁底下去了,因此他央求桥工们,把那块预制大梁重新吊起来。

  卢立听说之后,很快明白了。自古民间有一种迷信,说桥梁都是由人扛起的,造桥的时候,如果没有人的魂灵扛住桥的大梁,那座桥就会倒塌。据说,老辈的民间造桥师傅都秘传一道天机,每当在造桥安放大梁的时候,就要选择时机做一个暗祭——或是喊一个人的名字,趁那个人应答的时候搁上桥梁;或是当一个人的倒影出现在桥梁位置时,随即将桥梁压在那个人的影子上。

  然而,那几十吨重的预制桥梁,毕竟不是小孩们堆着玩的积木,要大动干戈才能重新起吊,人家哪能听凭他说的再吊一次。于是,那汉子嚷嚷起来,并抓过榔头要砸桥梁。最后,桥工们七手八脚上前夺下榔头,将他轰到了一旁。

  眼看这事儿不了了之,天也快黑了,卢立便怏怏离开。经过前面不远的河滩边,他发现刚才那汉子仍眼巴巴地呆坐着。汉子满身灰土,黑瘦的脸膛上挂着汗珠,还在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儿。见此情景,卢立心中觉得有些怜悯,忍不住想跟他聊聊,于是走上前去坐在他身旁,将自己包里的一瓶矿泉水递给他。汉子呢,先是看着卢立愣了愣,接着咕嘟嘟一口气喝完了水。

  原来,汉子名叫熊正寿,是外地来的农民,在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做临工。而他住的出租屋,正巧跟自己在同一个棚户区。想着同是天涯沦落人,漂泊打拼的生活都不容易,卢立不由叫了他一声“大哥”,并耐心地劝慰了他一番。

  熊正寿的情绪这才渐渐平息了下来。忽然,他看着卢立问:“兄弟,你认不出我了?”见卢立摇头,熊正寿闪了闪两眼:“呃,我还以为你认得我的呢。那天,你去报社应聘摄影记者,我也去了呀。”

  卢立问:“哦,你也去应聘摄影记者了?”

  熊正寿咧嘴苦笑了笑:“是呀,在老家的时候,我就是个摄影迷。唉,可惜我跟你不一样,我没文凭。”说着他抬头看了看天色,站起身来说:“回吧,天都黑了。”走了几步,他又停下,看见四周无人,转身对卢立低声说:“兄弟,我透个秘密给你吧,明天早晨,在这座新造的大桥上,你会发现一个绝对轰动的镜头。”

  什么?绝对轰动的镜头?卢立听了心里一愣,他刚想追问个明白,熊正寿却已头也不回地走远了。一时间,卢立满脑子都在猜想着,熊正寿所说的那个绝对轰动的镜头,到底会是什么呢?

  晚上,性急的卢立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索性找到熊正寿所住的那间出租屋,想跟他打听个究竟。但此时屋子的门紧闭着,只有窗缝里透出一线暗淡的灯光,卢立便透过窗缝悄悄朝屋里张望。这一望,他大吃一惊。

  熊正寿正在捆扎一个四四方方的牛皮纸包,手边还有几根长长短短的线绳和管子。捣鼓了一阵,他将那牛皮纸包小心翼翼塞进一个帆布包里,然后又拿起另外一根管子和线绳拨弄起来,接着轻轻一拉,那线绳竟“哧哧”地冒出了一串火花。

  是炸药!难道,他要去炸桥?顿时,卢立的心都快蹦出来了,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呀!要知道,熊正寿的计划一旦实施,这就是一起震惊四方的新聞事件,从新闻摄影角度上看,绝对具有轰动效应!

  这一夜,卢立守在熊正寿的门外,连眼皮都没眨一下。他潜意识里一直在想象和盘算着,拍摄那个爆炸现场,哪个角度最佳?

  果然,天快亮时,熊正寿提起那只帆布包匆匆出了门,头也不回地穿过小弄,上了通往市郊的大路,直奔金沙河大桥工地的方向。卢立绷紧神经挎好相机,保持着距离悄悄跟在后面。

  此时天已放亮,静静的大桥工地上虽然还没开工,但附近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想着一桩人为的泄愤爆炸案即将在眼前这座大桥上发生,卢立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亢奋。为了获取最佳的拍摄角度和画面效果,他抢先迂回到桥头左侧,选定河堤一处突兀的土墩,隐身在树下草丛间,将相机安上了长焦镜头。

  一切尽收眼底,在桥梁和桥墩的接合处,熊正寿打开了那只沉沉的帆布包……

  太好了!卢立对着镜头,简直连呼吸都要停止了,他甚至已拟好了这组新闻图片稿的标题——《今晨金沙大桥突发炸案,一男子因迷信爆炸大桥》

  说来也怪,就在这时候,卢立的脑子里却闪出另一个念头:难道,我就这样等着爆炸的发生,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桥被炸?这样是不是……如果我现在报警,这场爆炸案是有可能避免的呀!他不由伸手摸了摸怀里的手机。可是紧接着,卢立的脑子里却又像放电影似的,幻化出了另一种情景——老总捧着他的那组新闻照片两眼放光,笑容满面地轻拍他的肩膀;大街小巷各报亭前,人们排着队争相购买今天的晚报;网络媒体上,今天晚报的点击量爆增;报社同仁们刮目相看,纷纷拥过来为他的成功庆贺……唉,成败也许就在此一举,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啦。他咬咬牙镇定了一下,将右手食指轻轻放在快门的按钮上,就等着那烈焰横飞的瞬间。

  浓浓的朝霞,将金沙河大桥东侧染成了血一样的颜色,熊正寿已经从帆布包中捧出了那个牛皮纸包……

  卢立的脑子又闪动了一下,他忽然想起了一个名叫卡特的苏丹记者。10多年前,卡特拍摄了一幅反映苏丹大饥荒的照片,畫面上,一只凶狠残忍的兀鹰,正欲扑向一个皮包骨头的小女孩。照片发表后虽然引起轰动并获得大奖,但却遭到了无数人的愤怒谴责:记者当时为什么不赶走那只兀鹰?为什么不向那个小女孩伸出救援之手?由于十分自责,年仅33岁的卡特不久便因此而自杀了……

  终于,卢立放下手中的相机,掏出手机果断地拨通了110。

  几分钟后,只见几辆警车呼啸而至,从车上跳下好几个警察冲上大桥。几乎与此同时,熊正寿用手一拉,那炸药包上的导火索顿时喷出了火花。说时迟,那时快,警察们奋不顾身冲上前去,一把拽掉了那根喷着火花的导火索,并从他手里夺下了那个炸药包。

  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警察们仔细检查后却发现,那个牛皮纸包里并不是什么炸药,只是一包普普通通的烟花,而且在5分钟之前,熊正寿本人就已经用手机拔打110报了警。

  这下卢立感到奇怪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在凭借记者和报警人的双重身份,警察在带走熊正寿作进一步调查时,卢立被破例允许随同采访。在审问室里,他问熊正寿,为什么要这样做?

  当着警察的面,熊正寿坦然地说:“其实,我并没想炸桥,我这么做,是因为……”

  “因为什么?”卢立大惑不解。

  “兄弟,你不记得了,几个月前的那天早上,天下着雨,在市医院的大门外,我那10多岁的孩子哭着跪在路边……”

  经他这一提,卢立想起来了,那天早上路过市医院门口,他看见一个孩子正跪在雨中,哭着向过路人乞讨。听说孩子是为了凑钱给父亲治病才这样做的,他便掏出自己衣袋里仅有的100元钱放在了孩子面前。

  熊正寿说:“兄弟,那天我发病躺倒在路边,你可能没看清我,但我把你记住啦。你不知道,就是差那100元钱才能拿到我救命的药啊。所以我发誓,这辈子有机会我一定要报答你。昨天,在大桥工地遇上那晦气的事情,当时我恨不得把桥炸了。又是你劝慰我,开导我,当时我就念头一动……”

  听到这里,卢立总算恍然大悟,说:“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呢?”

  熊正寿说:“我知道,这样做并不是个好办法,而且还要承担后果,因此我不想让你受到连累。”说着他又咧嘴笑了笑:“我知道你现在最需要什么,虽然只是安装了导火索的一盒烟花,但要是能让你有机会,把警察冲上大桥防爆排险的镜头抓拍下来,那也是很震撼的呀……”

  这样的动机和这样的结果,让卢立心里多少有些五味杂陈。不过,警察们刚才那奋勇上桥排险防爆的场面,毕竟已被他抢拍了下来,视觉效果还挺不错,而且特有现场感。卢立给这组新闻图片另取了个标题——《今晨一男子疑似炸大桥,警察快速出击奋勇排险》。图片交上去后,没想到老总一看十分满意,决定在当日晚报的头版刊发。最后,老总上前拍着卢立的肩膀:“对于媒体人来说,良心是最可贵的呀,你被正式录用了!”

  (图◇雨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