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初中生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7387
李敏敏

  摘 要:目前国内初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存在偏差,参与热度也比较低。深刻分析可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对策略也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从社会角度来说,应给初中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学校角度来说,应该完善教材内容,提高教师教学传道授业能力,加大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从家庭来说,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与子女经常交流沟通,创造条件与子女共同学习实践;初中生自身也要加强修养,提升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

  初中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还不成熟,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但是初中生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形成真正的认识,甚至出现误解,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度也比较低。所以,应从社会、学校、家庭、初中生自身四个角度改善初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程度。

  一、社会需要营造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良好氛围

  (一)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发挥典型模范的感召力

  在增加典型模范宣传过程中,应借助于社会各部门的力量,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初中生拜访当地先进模范人物,通过与模范人物交谈、同模范人物一起做公益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认识。也可以在宣传栏里展示包括优秀共产党人邓稼先、孔繁森等科学家为国家作贡献的光辉事迹,激励初中生努力学习人文与科学知识,锻炼增强自身综合能力,主动效仿先进人物。

  (二)改变地区教育的不平衡状态

  教育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地区经济水平、教育资源、学校建设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也注定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程度也是不同的。目前在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在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组织实践活动、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等。而农村的宣传则显得较为单调,停留在标语墙层面。在农村和偏远的西部地区,首先要做的是引进人才,提高待遇,对教师队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其次是教材要与时代接轨,对教材进行及时更新。再次,派专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真正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利用网络媒体的作用,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播放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宣传片,让初中生接触到多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增加教育经费,国家为学生免费发放图书,让多媒体设施进入每个学校。

  (三)加强法制建设,严整社会风气

  首先,严查初中生可以接触到的文化产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握‘以文化人在新时期、新常态下的时代蕴涵”[1]。打击一切损害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文化,对文化市场进行严格监管,在书店、宣传栏等初中生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派专人进行定期审查。杜绝一切反党、反社会的言论,决不能让不良文化侵蚀初中生的思想。其次,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将贪赃枉法的违法事件公之于众,让初中生认识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相信法律第一的准则。最后,开展违法犯罪专题讲座进校园活动,由法律专家和到当地警察等专业人士向初中生讲解社会现状,正当的社会行为。

  二、学校:提高教育水平

  (一)完善教材体系,增添新时代内容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就是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认知、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完善教材体系,牵涉到所有科目的改革,教育部已出台多项政策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现今教育部已对思想品德这本书添加了有关新时代内容,并对其中的旧知识做出修改。语文和历史中也添加了有关十九大内容的文章和知识点,但初中生认为这些整改都是知识点的硬性添加,缺少趣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并未有任何提高。针对此种情况,教材体系的改革应该更加趣味化、系统化。在各科教材中添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并非硬性添加而是要根据学科特点添加,体现科学性、时代性、规律性。使初中生在阅读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自觉学习其中的高素质行为。

  (二)增加学生实践活动

  实践课停留在课程表上,材料由学生和教师共同伪造的情况必须改变。设立实践课的目的是让初中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并非应对上级检查。各省市应成立了专门的学生实践活动管理网站,该平台应设有专门的社会企业合作单位,定期举办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举办活动都应由教育局、家长、学生三方共同监督。在组织次数上,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每学期两次及以上,时间可以是开学初、期中测试后、期末时间,抑或是寒暑假。同时,在组织活动时以质量为先,杜绝敷衍了事,由初中生家长志愿跟随监督,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检查。在实践活动的内容上,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自主實践能力,将初中生的安全放全放在第一位,初中生还是未成年,在各方面的能力并没有达到成人标准,所以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生活中的各种小事上,让初中生在基础的日常生活中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在公园广场举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让初中生从学习者变成宣传者;带学生参观民主选举,在选举现场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参加实践活动可以让初中生真正接触到我们所处的新时代的主流思想是什么,通过学校让学生正面了解社会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师增强自身能力

  无论是教材体系的调整还是社会实践活动,教师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并不是由年龄决定的,更多的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和反思错误积累的。目前教师培训的方式主要是网络研修,即年轻教师观看全省优秀教师的网络课,从中学习技巧经验。笔者认为网络的方式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并且受众面远不如在学校的实践培训。学校内部成立教师学习小组,根据教学经验、年龄进行分组,队伍中要有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教师组成。满足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需求,三者可以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不仅要讲课本上的知识,也应该通过多媒体将相关知识更加生动地向学生表述,使学生更加清晰透彻了解书中的知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在课上要向学生表达的是祖国的繁荣富强,政治民主,社会自由公正,公民守法爱国,而不是接受贿赂、打架斗殴、反党反社会的不良言论。学生的成绩从来不是评判一个优秀教师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审视自己区分优缺点,将优点放大,通过学习改掉缺点。

  三、家长要当好学生的人生教师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

  犀利的言语已经不能激发初中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对初中生的性格造成不良影响,破坏家庭的和谐。家长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的深浅决定了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将工作中的不满怨念放在一边,以平和的语气与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表达自己对于工作的信心,让初中生感受家长的敬业;自觉陪伴学生阅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书籍,提高自身精神境界;出门在外,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家长在要求初中生做某件事时,应当审视自身的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反思自己,以自身的行为教导初中生。初中生的价值观是在家庭、社会、学校中的点滴小事中循序渐进的加以引导形成的。家长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身行为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增加与学生的交流,陪同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进入初中课业变得繁重,学生渴望增加与父母的交流,但是交流的内容不是仅仅围绕学习成绩。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但同时逆反心理较强,能否正确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对培养初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家长与初中生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将自己束缚于工作和网络中的家长,应同初中生一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共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与初中生的交流。与学校组织活动相同的是,家长作为监护人,首先要确保活动的安全,提前规划好时间、地点、事件。但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又有所不同的是,家长可与学生一对一的讨论,共同决定活动的内容,可选择的地点、时间都相对宽裕。时间和资金受限的家长可选择与学生一起参加社区读书活动。以此调动社区居民对于学习的兴趣,也可增进父母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三)全方位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注重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德育的培养更应放在优先地位。脱离文化课的局限,给初中生更多学习其他东西的自由,锻炼初中生的各方面能力,形成善良、诚实的性格,让初中生接触到更全面的事物,使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生一起出行时,教导初中生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提醒初中生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以初中生的任务是学习为借口,将初中生束缚于家中,鼓励初中生与朋友一起进行实践活动,给初中生更多自己的时间。家长应意识到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注重初中生各方面的发展。家长要帮助初中生锻炼独立思考能力,这也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学生应立志当自强

  (一)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许多实现的途径,包括要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来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进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3]。作为一名初中生,首先在学校自觉接受教育,上课时认真听讲,听从教师教导,吃透书中所述内容;其次,积极参加学校和家长组织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写下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心得,从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对自己形成更高的要求。

  (二)自觉在生活中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社会,提高自身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要求闻名遐迩,生活中的举手之劳、参加学校和父母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在活动过程中,不应将关注点放在自己在其中担当的职位权力有多大上,而应将关注点放在能否尽全力做好自己应做的事,能否与同伴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要表达的涵义。初中生自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能否进一步加深,能否形成自觉意识,能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才是重点。

  除父母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外,初中生应当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變成日常习惯。首先,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遵循诚信、友善的原则,以诚相待,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朋友和父母做出的承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履行,不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说谎伤害他人。平等礼貌地对待每个人,主动向他人伸出援手。此外,也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对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进行举报批评。

  五、结语

  初中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遵守社会公德,不做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谨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将时刻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安定为己任,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刚,刘晓玲.坚持以文化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96-99.

  [2]顾海良张岂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4-23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