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20873
卢金邦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作为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重要课程,必须积极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本文以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为基础,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并结合终身体育理念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如何改革提出对策。

  关键词:终身体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下降的趋势。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中坚力量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其身体素质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体价值的实现程度,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高校体育作为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重要课程,必须积极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一、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

  终身体育顾名思义就是个体为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将体育运动贯穿一生的过程。终身体育具有终身性、针对性和全民性的特点。终身体育理念不仅要求个体一生从事体育运动,而且还要求个体养成主动锻炼、主动学习的习惯,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观念融入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终身体育着眼于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身体育理念最早起源于法国,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出的新概念,它既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积极生活的重要内容。终身体育并非只针对各年龄段的学生,而是针对所有人,人们从出生到生命结束会经历生长发育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整个过程体育锻炼伴随终身。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这就要求人们既要将终身体育理念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同时又要求人们应接受专业的、系统化的体育指导,为科学锻炼创造条件。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应树立终身体育理念,增强体质,提升身心素质,为今后发奠定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

  二、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体育课作为高校重要课程之一,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教师对教学理念把握有偏差,认为体育教育只是学校教育,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即可,因而对体育课程投入精力不足,缺乏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程、体育运动的看法和态度,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对体育课缺乏热情,逃课迟到是常事;对体育运动提不起兴趣,偷懒耍滑各种借口,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传统体育教学理念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忽视了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切断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这使得学生接受的体育教育过于片面,不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二)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科学

  考核评价方式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考核主要采用的是期末形成性评价,即以期末体育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体育课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考核内容片面、评价标准单一、评价范畴狭窄,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个体性差异,忽视了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教师不了解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真实需求,学生无法展现自己真实的体育综合素质,既不利于教师优化和创新教学形式,最终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三)师生终身体育意识缺乏

  教师素质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虽然知道也了解终身体育,但并未意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因而将教学的精力和重点投入到运动技巧和体能训练上,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简单地认为体育课程就是培养“四肢发达”的“野蛮人”,从内心拒绝参与体育锻炼,更别说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了。教师只有重视终身体育,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运动意识和体育精神,进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意识不强

  对高校学生来说,体育课作为一门必修课,不管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无差别性,学什么、怎么学,都是以课程安排为依据,学生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因而很难提升对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的兴趣,长期下来,逐渐丧失了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来看,大部分体育教师采用“三步式”,即跑步或原地拉伸的热身运动、一板一眼的体育动作及重难点讲解、反复的动作练习,既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也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完成教学改革模式的制定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更是如此。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切实关注体育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加强对学生学习体育的引导,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

  “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都在告诉我们: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是身体育理念能够得以贯彻落实的基础。对高校学生来说,从身体素质方面来看,身体已发育成熟,各项机能正处于最佳状态,是培养自主锻炼能力的最佳时期;而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他们知识面较广,视野开阔,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而且還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特长爱好等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运动进行正确的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运动习惯,才能使终身体育贯穿学生一生。

  (三)完善现有体育考核评价方式

  传统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的突出特点是片面性、主观性、单一性,这不仅极大地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基于终身体育理念,高校体育教学应改革和完善现有体育考核评价方式。一方面,高校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运动需求、运动成绩、平时课堂表现等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方案,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平时表现与测试成绩、期中考评与期终考评、教师评价与师生互评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相结合,使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四)优化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在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教师应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以终身体育理念指导和改革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从传统的古板的知识讲解、枯燥的乏味的动作训练、大量的重复的体育技巧掌握转变为积极的、有趣的、有意身心健康的具有娱乐性和健身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而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拓展教学视野,积极参加专业化、规模化培训,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形成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和教学方式的层次性,丰富教学手段,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经济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应以终身体育理念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学生整体体质水平,并最终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左琳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3.

  [2]郭晓光.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8):134-135.

  [3]张莹.教育“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以重庆科技学院体育健康课教学改革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0):173-176.

  [4]张磊.淺析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6):151,13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