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班委会团支部协同建设机制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25891
宋开宇

  摘 要:班级是学校实现日常事务管理的基本单元,是传统教学的主要载体。学生党支部(党小组)和班委会、团支部是班级治理中的重要组织,通过加强辅导员对班级工作的指导、合理划分职责范围、主要成员间相互兼职等途径,构建学生党支部(党小组)和班委会、团支部协同建设的良性机制,整合内部管理资源,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班委会;团支部

  在我国高校中,班级是学校实现日常事务管理的基本单元。班级中普遍存在着班委会、团支部两种学生管理组织,高年级的学生班级还有可能设立学生党支部,如何实现这三者的良性互动,对于共同促进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班委会、团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三者产生的背景

  班委会是班级成立后,全体同学都参与投票选举产生的班级管理组织,因其参与度基本上是100%,所以从面上而言,班委会拥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和认可度。

  团支部委员会(通常简称“团支部”)是班级所有团员都参与投票选举产生的学生管理组织,作为大学的班级而言,团员比例通常在85%以上,所以团支部在班级也具有比较高的代表性和认可度。

  按照目前山东省高校的学生党员发展办法,在班级建立党支部至少要在第六学期后半段,甚至是等到大四才有可能具备条件。相对说来,学生党支部成立的时间晚、牵扯到的人数少,在班级有时认可度低。

  二、班委会、团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三方协同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三种组织成立时间的不同,决定着作用发挥的不一致

  班委会是班级负责日常事务的组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团支部主要是负责班级内的团建事务,譬如团支部大会、团课、团员发展、团日活动等。按照常理,学生党支部是在班级内部应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可是由于班委会和团支部比学生党支部早成立近三年,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已形成定势思维,加之成立班级党支部时全班的同学们大多忙于考研早出晚归,或是外出找工作而不在学校,留给学生党支部的空间并不大。

  职责原本明确,可是由于同学们经历了长达12年的中小学阶段,班委会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根深蒂固。相比班委会,团支部的成立要推迟到初中二年级左右,也就是说比班委会晚7~8年,成立之初团支部就处于弱势位置,造成了工作中往往处于次要位置。

  (二)辅导员的工作指导有时不到位,造成班级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当前,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存在职业能力发展动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情况,导致辅导员工作在高校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影响到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多数时间忙于事务性工作,缺乏和学生有效沟通,工作专职化但不专业化的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成长需求日益增长。这些都与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相矛盾。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专职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根本没有达到教育部規定的1:200。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导致了辅导员对班级的学生管理组织指导不到位,或是指导不够专业,造成了班级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班委会、团支部在高校的班级中虽然几乎是同时成立的,但因指导和管理上的不到位,这两大组织实际运行中主要就依靠成员的综合素质,而不是用制度去约束。班委会因为是要负责班级的日常事务,大到评优、奖助学金评选,小到课代表指定、宿舍卫生、上课考勤,这些都和每一同学密切相关,同学们的关注度高、认可度高。团支部开展的活动,由于全班同学们本来就有行政班的概念,团员数往往又比全班人数少一些,很多团干部定位不准、过分依赖于班委会,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内容陈旧、吸引力不强,久而久之团支部也就退居班委会之后,没能发挥应该起到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广大团员青年的作用。

  (三)支部建设的现状在当前还不容易在班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当前的学生党员发展暂行办法,学生进入大学后,年满18周岁提交入党申请书、半年后才能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满一年方可考虑发展为预备党员、党员预备期为一年,如此推算,一个班级的第一批正式党员产生于第六学期。另外,党章规定,建立党支部至少要有3名正式党员。在一个自然班,第四学期一次发展3名或以上学生入党的比例很低,因此“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从实际情况来说,1~2名正式党员,再加上2名左右的预备党员,在班级组建一个党小组还是可行性比较大的,所以本文的后半段,把学生党支部改为学生党支部(党小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大学班级中,能够成立班级学生党支部(党小组)已经不容易,想在短时间内处理好党支部(党小组)同班委会、团支部的关系则要困难一些,党员人数又比较少,这种现状导致学生党支部(党小组)难以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新形势下构建学生党支部(党小组)与班委会、团支部协同建设机制的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对学生党支部(党小组)与班委会、团支部工作的指导

  高校的班级是由年龄相仿、大目标取向一致的数十位大学生组建而成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个体间的差异自然存在。虽然都是大学生,但由于高中阶段过分强调学生成绩的重要性,不少学校唯分数至上,现在终于远离了父母和高中班主任,不少大学生由于自控力较差,上了大学就管不住自己。学生党支部(党小组)、班委会、团支部的成员也是青年学生,迫切需要辅导员的指导帮助。

  教育部第43号令中指出:辅导员要“开展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开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团组织建设”。这既是辅导员的基本功,更是做好当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需要,应该进一步加强。为保证辅导员的工作指导质量,对班委会、团支部和党支部(党小组)适合采取正向引导措施,以激励为主,制定政策、教会方法,营造“只要想干,就有舞台;只要敢干,就有支撑;只要干成,就有奖励”的工作氛围,引导三大组织中的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

  (二)倡导班级共同体意识,努力实现学生党支部(党小组)与班委会、团支部“三位一体”治理模式的目标协同

  倡导班级共同体意识,就是让三大组织中的人都意识到,我们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都是为建设一个政治过硬、学风优良、管理到位、全面发展的班集体,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强化学生党支部(党小组)与班委会、团支部所有成员的使命担当,把构建班级共同体放在第一位,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划分好各自的职责范围,分工不分家,党支部(党小组)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多出谋划策,到位不越位,为班委会和团支部提供政治和工作保障;班委会做好执行工作,要多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让日常工作优质高效;团支部把重心放在团支部组织建设上,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动性、创造性,开展有内涵的主题团日活动,让班级同学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有合适的放松空间。有教育工作者曾经提出,最好的班级就是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通过以上做法,就较好地构建了学生党支部(党小组)与班委会、团支部“三位一体”的协同模式。

  (三)提倡学生党支部(党小组)与班委会、团支部主要成员间相互兼职,实现治理模式的身份协同

  就班级中的实际情况而言,班长和团支书通常不会是一人,而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往往是班长或团支书,或者是其他的学生干部。若有可能,建议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书记兼任副班长,如此,三大组织中的主要成员集中在2~3名同学身上。前面分析过,三大组织目标一致,如今又有了相互兼职,可以有效避免人多扯皮,實现了治理模式的身份协同。

  综上,加强辅导员对学生组织的指导,提倡不同组织间相互兼职,通过身份协同、目标协同,形成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小组)与班委会、团支部的协同建设机制,实现良性互动,对于促进当前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孔华.基于协同治理的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班级治理模式及其有效实现[J].高教学刊,2019(25):140-14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4-10-15.

  [3]杨艳波.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协同工作机制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4):7-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