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更有“劳动味”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723
骆丽嫦

  摘 要:把劳动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堂里,是现今素质教育的热门话题。综合实践课堂的主题活动不但要有劳动内容,还要为学生创设劳动环境,增加劳动机会。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里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关键词:劳动教育;综合实践课堂;劳动价值观

  2020年上半年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采用了线上学习的形式。其中广州的电视课堂获得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评价。虽然课堂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却精彩无限,让每个一线教师都眼前一亮。本次综合实践电视课堂让笔者感到最大的亮点就是注重在各年级开展劳动教育,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它将劳动教育纳入大中小学必修课,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正式对劳动课程进行了系统规划和构建,重新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这一规定成为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基地建设不断深入推进的重要动力,同时也让笔者对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现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的认识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有“劳动味”。

  一、有效把握综合实践课和劳动教育的关系

  2018年9月10日,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德智体美劳”的五字教育方针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教育目标,现在是,过去也是这样。但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把“五育”变成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劳”不见了。因为“德智体美”不能与“劳”并列。或者大家可以这样理解的:“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是人的整体素质完整的组成部分,是对人的素质基本要求。而“劳”是对人的技能方面的要求。二者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如今《规划纲要》把两者分开,并不是不重视劳动教育,而是“劳”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不单纯强调体力劳动,也包括了那些益智动脑、培养全面能力的动手实践和社会实践。在探究中劳动,在劳动中创造,是我们的核心理念,因此两者是相融相生的。

  二、把劳动课堂融入综合实践课堂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劳动,已成为学生学习重要的一课。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早就将劳动教育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動中,围绕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大综合实践活动方式,设计与实施学生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综合实践教育都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为纲。两者都是把教育的场所从封闭的课堂教育引向开放环境中,让学生能够观察、认识并体验身边真实发生的一切,这种教育方式是灵活的。同时,综合实践课堂多用启发、引导互动为主;劳动课要打开五感,充分调动“视听触味嗅”,让学生达成一种全身心的体验和学习[2]。实践性和灵活性是两者的特点,所以在综合实践课堂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主题活动要体现劳动教育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以主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围绕劳动教育的认知目标,参与性目标、体验性目标等,教师主要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以及校外劳动三个维度设计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的活动主题。例如在母亲节开展感恩主题活动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识传统的感恩教育,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让学生积极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所以活动主题就包括:给妈妈写一封信,抒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服、做饭、拖地等);制作一张感恩卡,向妈妈说一声谢谢,送一句祝福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孩子在活动中的优良表现,也让父母看到未来的希望。这些主题具有生活性、情境性,注重从学生身边问题出发,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和亲身体验。

  (二)主题活动要创设劳动环境,增加劳动机会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的开放性、综合性,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确定主活动主题。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特点,提供大量丰富的可选择的主题。如寻找生活中的标志、美化家居、我是购物小能手等。这些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经验为基础发掘出来的活动主题,回归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便于操作和实施,也增进了学生和社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学校在各班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给每个学生发给分类的标志和袋子,提示同学要爱护环境,主动维护环境,并亲自动手捡垃圾,让学生在劳动中争做学校的主人。这些主题表面上与劳动不挂边,事实上这个活动就属于高层次的劳动。

  (三)主题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操作能力还不够稳定,只有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的年段要选择不同的劳动内容,才能更好地开展活动主题。低年级的活动主题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要劳动。所以我们会在一二年级开展巧手叠袜子、学习绑鞋带、餐前餐后小能手等主题活动。这些主题简单有趣,学生易活动,易实践,学生做起来有很高的积极性,活动效果显著。而中高年级的同学已经有较强的求知的欲望和独立意识,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和探索。那么活动主题就要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体会劳动光荣等为主。例如我校在六年级开展“变废为宝”的主题活动中,学生利用废旧的盒子做成收纳盒、利用饮料瓶和塑料袋做成了插花摆件、利用环保袋做成的围裙,甚至还有风干的玉米梗做成壁画。这些主题活动本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还要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高年级的学生才适合。有针对性性的设计活动主题,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体验劳动乐趣

  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教师设计组织的实践活动的质量直接关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时,尽量以玩为主的活动方式,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活动的趣味性、生动性,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不要走过场流于形式,在具体活动组织中,可选择游戏参观情境模拟、现场体现、小制作对话等表现形式[3]。值得注意的是“玩”并不是毫无目的、随意散漫的玩,而是要在玩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与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例如在《超市的秘密》这个实践活动,“逛超市、买东西”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笔者通过小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超市摆放货物的习惯,让学生了解到一般生产日期较早的商品会放在货架前面,生产日期较迟的货物会放在货柜最里面。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明白商家的意图:推销商品,减少损失,并且知道如何去挑选新鲜的商品。这些活动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情境真实,学生自然积极参与。这不是简单的学习,也有劳动的快乐,我们要让孩子去享受这样的过程体验,体验活动带来的愉悦。

  四、在课堂评价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是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一个阶段。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学生,而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反思实践活动中的成败与得失,以便改进后续的学习活动。将劳动价值观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4]。现在家庭里,孩子都成了掌上明珠,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什么都是父母代办,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劳动观念淡薄。笔者曾经在一年级上过《我是劳动小能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有的学生开始是不会扫地的,连拿扫把都不会拿。孩子们在做家务劳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每一次困难和挫折都是对孩子意志、能力的磨炼,每一次磨煉都会让孩子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抑制自身的惰性。家务劳动能对孩子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精神上的愉悦,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有一些孩子认为家务活是为了他人而做,偶尔做一次半次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任务。其实这是学生的劳动价值观问题。孩子从小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就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明白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

  如果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载体,那么劳动就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我们期待劳动之美,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绽放。

  参考文献:

  [1]柳宗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M].广州:广州出版社,2020.

  [2]万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指导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11(2):15.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8.

  [4]邵春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与评价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3):20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