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技工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
一、引言
2015年,国务院相继提出《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了互联网新兴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也对技工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产生了冲击。工商管理专业旨在探索组织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与一般方法,与市场经济发展密切关联,教学与地区经济相结合,才能为社会输送符合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可见,培育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职业道德良好的专业管理型人才,关键在于课程改革。
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当今各类技工院校的热门话题,技工院校的各类专业都在尝试这种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是其中的重点环节,是检验一体化教学实践结果的关键途径。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如期末统一考试等),显然不适合也会制约新教学模式的发展。如何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怎样充分体现教学评价的指引作用?这是许多技工教育工作者和学者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变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将尝试探索符合技工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
二、一体化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即根据教学宗旨对教学活动进行过程性以及成果性评估的行为。一体化教学评价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笔者发现,一体化教学评价有以下三种常见的方法。
第一,层次分析法。该方法由美国学者萨蒂在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是一种客观定性分析与数据定量分析相结合,使课堂教学評价更具科学性、层次性、可行性与动态性的决策方法。第二,系统分析法。这是一种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旨在去繁化简,将整体分解成若干个体,逐一分析各部分内容的影响因子,逐层进行对比,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三,综合分析法。这种方法的评价指标包括课堂环境、教师教学能力、学生个体能力等,因而评价结果更具完整性。总体而言,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技工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的现状和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在技工院校的兴起,促使相关的一体化教学研究层出不穷。为了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技工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诸多方面进行改进。例如,增加对一体化实训场地的投入,基于企业氛围营造一体化教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一体化课程的课时比例;推动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工作等。然而,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评价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对于一体化课程,部分技工院校仍然遵循以往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估方式。结合相关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技工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评价方式
在工商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中,多数教师仍遵循以往理论课程的教学评估手段,学生成绩的来源大多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即课程期末成绩是对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加权平均。其中,平时成绩大多是简单地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或课上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情况,期末测试则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查,忽略了对操作能力的考查。这类评价方式,对学习过程的评估显然不够完整,具有片面性。“一体化”教学理念对学生在各个学习模块呈现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以及协作互动状况等都充分关注。
(二)评价指标
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基于理论教学体系,即以“教师讲授型”为主的课程体系,教学评估时更为关注的是教学秩序、教学设计、学生出勤和课程成绩,往往忽略了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呈现的行为。在工商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的评价模式中,若干课程已加入对“一体化课程教学设施设备”的评判,却并没有增加真正能够反映一体化教学成果的指标——“学生能力提升”,这导致评价标准和教学实践脱节,“一体化”教学的特色无法展现。
(三)评价主体
工商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的评价主体大多是任课教师。在一体化课程中,基于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会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当班级学生人数偏多时,教师就无法与每个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只能根据少有的浅显沟通与印象对学生评价。这种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也就缺乏客观性与全面性。
综上,教学评价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难题[1]。因此,本文立足技工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研究,旨在探索全面客观的考查评价体系,创建与一体化教学相匹配的评价体系,进而彰显教学评价的检验、促进作用。
四、技工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方式
根据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笔者以职业核心能力渗透为目标,制订工商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的评价方案,将评价融入教学活动,搭建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一体化评价的构建思路大致如下。
(一)评价主体构建
“四个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技工院校的办学源泉。因此,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评价的主体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应该包括任课教师、学生个体、企业组织、社会人员等。
为了构建以职业价值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评价模式,促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升职业素养,一体化课程可以构建第三方考核评价机制,引入优质企业(如上市公司、规上企业等)相关管理、职能人员作为企业考核者。企业人员可以结合工作实践,引入新的角度与工作方式对学生课题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查。笔者认为第三方评价可以采取以下三种途径:第一,采用企业导师制,邀请当地企业的管理、职能岗位的优秀工作者担任院校工商管理一体化课程的第三方考核人员,适当地参与课程,对学生的项目学习过程与整体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第二,采取“订单班”模式,班内学生首先要完成校内的学习任务,其次要完成企业导师的培训任务,接受企业方的考核,考核优秀者可以获得企业的工作邀约;第三,通过钉钉、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工具,邀请各领域专家加入一体化教学课程评价。
(二)评价客体构建
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宗旨决定了学生的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主要包括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创新思维、实践水平等。具体涵盖以下内容:学生对管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学生思想品德、职业修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度;能否根据科学管理理论进行社会实践等。对于教师教学情况的考查应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情况,与学生的互动情况,教学理念的新颖程度等。
(三)评价方式构建
随着信息技術的发展,教学评价方式可以适当地与现代互联网模式结合。当代学生的网络信息化思维已经养成,离不开移动数码设备的现象逐渐突显,而且对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管控也是宜疏不宜堵。因此,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是一个发展方向。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在设计、选用教学评价方式时,教师应考虑学习主体的特性,主动引入信息化的评价方式。
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解决传统课程评价的弊端。例如,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可以拍摄学生的活动过程,通过观看拍摄成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更全面准确的观察与判断,学生也可以更准确地自我评价与组间互评。师生之间也应该通过互联网通讯工具随时进行沟通,以便开展更加高效的评价工作。同时,学校可以设置互联网信息平台,促进师评生、学评教、第三方评价等活动的开展。这样,各个渠道的建议都可通过线上互动的形式反馈给学校,进而对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作出贡献,提升技工教育的社会服务水平。
五、技工院校构建一体化教学评价模式的意义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活动有着导向、激励、诊断和调控作用。一体化教学评价是对标一体化课程的评估模式,是对以往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而且能提升学生个体的综合素养,保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善。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体化教学评价模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实现人才培育目标,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具体内容,选择可行的教学手段,而为了考察教师教学情况,院校就需要采取一体化的教学评价模式。这一评价有助于院校了解教师真实的教学工作状态,也促使教师保证教学质量。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能够推动技工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有目标地培养人才。近年来,企业组织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技工院校通过一体化课程评价实践,创建更加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掘问题,表达自身想法,从而培养与锻炼学生们的沟通能力、竞争意识,使得他们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契合了社会人才需求。
(三)完善技工院校教学管理体系
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基地,技工院校在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只有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技工院校教学管理体系,才能确保技工院校的人才培育工作走上正轨。一体化教学评价模式,不仅能改善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现状,而且能推动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整的教学体系能够确保技工院校教学工作的有序前进,对教师、教学管理者和学生个体都有着促进作用[2]。
六、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在不断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构建与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目前,技工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各院校应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和方法作出适当改进,以此促进教学改革的一体化进程。希望本文的探索,能够为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改进思路。
参考文献:
[1]卜立新.一体化课程改革三大难点及解决办法[J].中国培训,2013(1):41-42.
[2]吴冬桃,邓杨,温霞,等.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9(2):157-158.
基金项目:2019年台州技师学院(筹)一体化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技工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研究”(2019YTHZ03)。
作者简介:高欣洁(1994—),女,汉族,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