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融合教育理念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534
李双双

  摘 要: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幼师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培养发展。随着融合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更加合理。基于此,本文将分析研究融合教育理念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能力结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在融合教育理念下的改进,以及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注意事项,以期为融合教育理念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合教育;高校课程;学前教育;研究理念

  一、引言

  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培育幼师的摇篮。在融合教育理念背景下,有关学生素养与学前教育专业之间的融合得到广泛关注,要求高校科学合理地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学前教育是现代基础教育的重要基础,职前培养也是对教师专业化培养的重要内容。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如何让学生在进入职业角色之前能够对自身有准确的认知是教学重点,这需要高校在融合教育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做好合理把握。

  二、融合教育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结构

  (一)专业理念

  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是指导学前教育职业活动的思想宗旨,是教育灵魂的一部分,对于教师的行为塑造有着关键作用。在推行与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自身就应该具备专业理念意识。学前教育专业的融合教育理念,面向所有幼儿,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息息相关,它并不是只重视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歧视任何有缺点或是身体有残疾的幼儿,强调平等与适当。

  教师在这种专业理念指导下,无论是针对普通幼儿还是特殊幼儿,都会采取一体化教育模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平等博爱、以人为本,发自内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教师就应该不断向学生强调这几点的重要性,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让学生对教育职业始终抱有合理的期望,投身教育事业,进而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专业知识

  基础的特殊教育知识是每一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就职之前就必须熟知的,这也是融合教育背景指导的要点之一。从幼教职业本身活动的性质与特点出发,学生不仅要对特殊幼儿发展与学习的知识、相关的教育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同时要对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与知识、相关法规与政策进行深入探索。这些专业知识是形成一位具有融合教育理念素养的教师的核心特质组成部分。因此,高校需设置完备的课程教学方案,通过系统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保证其可以为他们将来面对的幼儿提供专业的支持与服务,为学前融合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专业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学校对学生的综合要求日益提高,社会对幼教的需求也在同步前进。所以,高校应当对学生的学前融合教育专业技能作好规范要求。幼儿教师作为学前融合教育的行动者,其技能要求包括:鉴别与筛查幼儿;根据幼儿的实际学习需求来合理调整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幼儿的差异性有基本认知,并以此制订个性化教育计划;具有对特殊幼儿的行为干预以及有效沟通和交流方面的能力,这些都是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必須具备的一项技能。

  三、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在融合教育理念下的改进

  (一)开设特殊教育课程

  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高校管理层需要了解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尤其是有关特殊教育能力的内容,要在课程设置方面给予充分重视。为提升课程设置整体的科学性、合理性与专业性,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应当围绕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这三个维度,并同时保证特殊教育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之间既有主次之分,又能保持平衡。

  首先,在融合教育专业理念背景下,学校从特殊教育的认知角度出发,面向学生开设特殊教育学与融合教育概论课程。

  其次,要在融合教育专业知识背景下,从特殊幼儿的发展角度出发,面向学生开设有关学前特殊幼儿心理教育的课程,并进一步开发有关特殊幼儿的保育知识。学校需要设立相应的人体解剖生理学、随班就读概论、行为矫正课程,课程设置具体到特殊幼儿的诊断与评估、个性化教育与教学;重视学习障碍幼儿的心理教育,针对特殊幼儿的康复与训练和早期干预的内容展开细致安排,让学生对自闭症、听力障碍、智力落后、视力障碍幼儿的特点进行系统学习。

  再次,要在融合教育的专业能力背景下,让学生对特殊幼儿方面展开环境的创设、一日生活的组织、保育和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以及沟通与合作等内容进行学习,尤其是关于特殊幼儿的班级管理、手语、盲文以及语训等方面知识。

  (二)改革构想

  高校的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包含四个部分:公共课、教育基础课、学前教育专业课和学前教育实践课。对于学校来说,要想培养出具备融合教育素养的专业型幼儿教师,就要增设有关特殊教育的相关课程。具体来说,就是维持公共课和教育基础课不变,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和实践课进行课程结构改革。专业课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所以在专业课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校可以在选修与必修两方面都增加一个特殊教育方向的课程。实践课也是如此,将特殊教育的相关知识融入学前教育学生的课程,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教育能力。

  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注意事项

  (一)分清主次

  在课程设置中要以学前教育为主,特殊教育为辅,注重二者之间的平衡,让学生在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拓展到特殊教育方向,在课程设置上要进行精简优化,避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校应当要求学生要了解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基本知识技能之间的协作性,让学生在二者之间作好有机整合,以此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让他们能够在将来步入职业大门的时候,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二)注重实效

  校内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所以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来灵活安排融合教育课程,保证具备不同宗教信仰、民族以及语言的学生都受到同等对待。高校在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要对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有效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自身的办学水平、教育对象、师资队伍等具体条件,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到对学前教育学生的合理培养才是专业教学中最为实际的教学重点,而不是因风潮盲目推崇一些不必要的教育投入。高校在实践过程中,要逐步摸索出自身的办学与专业特色,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实效,而不是停留于形式。

  (三)多方行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实际案例和材料来解释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学校则应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与条件,让学生能够到机构当中实践,如幼儿园、实训中心、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康复中心等场所,以此深化学生的理論认知。学校更应该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安排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与专业理论课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培养学生的特殊教育能力。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

  融合教育并不是凭借幼儿教师一己之力完成的,而是需要集合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力量。它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期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系统性编排,同时需要学生积极实践,在进入社会担任幼儿教师以后,能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总结出一套系统性教育理论。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特殊教育能力方面的培养,高校必须建立完备的支持系统,提供充分的资源。学校要在调配各方力量的基础上,保证专业必修课在实践过程中的有效落实,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个人的知识面、专业能力以及个人品质,进一步加强有关特殊教育课程的编制、实施与评价管理,确保学生能够学有所成,让学生能够获得成长和领悟,爱上幼教这一职业。

  五、结语

  复合型专业人才是目前社会各行业都迫切需要的,融合教育理念的诞生顺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应充分吸纳现今的教学管理经验,重视复合型教育人才的培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实践以及指导思想等内容作好课程规划,完善课程结构,加强课程管理,以让学生在实践实训以及课程资源方面都能感受到课程的优势,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融合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迪,唐守冬.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6):173.

  [2]刘娟芬.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82-183.

  [3]任雨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9(23):135-136.

  [4]曹俊明.融合教育视野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6):110-112.

  [5]郝翠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20(3):19-20.

  [6]杨斐.新时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办学模式的拓展[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2):128-13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