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晚明江南女性词人的书写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091
蔡青青

  摘 要:随着晚明女性文学的兴起和繁荣,江南女性词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颇有成就。身处江南,情动江南,女性词人们在词作中对江南的书写存在普遍共性。本文以名门闺秀和名城名妓两大词人群体为代表,分析晚明江南女性词人对本地风土的情感寄托。

  关键词:《全明词》;女性词人;江南;闺秀;名妓

  一、引言

  江南历来都是古代文人向往与唱和之地。晚明女性文学的兴起和繁荣,使得江南地区的女性词人的文学地位逐步上升,并远高于前代。本文以《全明词》为参考底本,以两大江南女性词人群体为线索,感受和体会晚明江南女词人的书写。

  二、晚明女性词人概述

  随着中晚明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以江浙沪为主的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的蓬勃推动文化的开放,江南一带文化家族的兴盛,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闺秀词人和歌妓词人。根据《全明词》统计,晚明女性词人150余人,且几乎都隶属于江南地区。现根据其社会身份,将江南女性词人分为名门闺秀和名城名妓两大群体。

  (一)名门闺秀

  晚明闺秀词人这一群体主要以江南地区的文化家族为典型,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吴江叶氏、嘉兴黄氏、钱塘祁氏等。这些女性词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门当户对的婚姻也为其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相对于名妓来说,其拥有更为纯厚的文学功底。

  叶氏家族的女词人以沈宜修为首,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等继之。沈宜修,字宛君,江苏吴江人,生于明万历十八年,幼擅文翰,好吟咏。其江南词有《望江南·湖上曲十二阙》《忆王孙》、《浣溪沙》35首、《如梦令》7首、《菩萨蛮》31首等,存词繁富;叶纨纨,吴江人,沈宜修与叶绍袁之长女,《浣溪沙·春恨》《玉蝴蝶·感春四首》等都是借江南抒己怀;叶小纨,沈与叶之次女,著有《浣溪沙·春日忆象》《菩萨蛮·暮春·回文》《踏莎行·暮春感旧》《水龙吟·秋思》等江南词;叶小鸾,叶氏夫妇之季女,有《生查子·送春》《点绛唇》4首、《浣溪沙》13首等,最富才情;沈宁英,吴江人,沈自炳女,叶绍袁第三子世傛之妻,有《点绛唇·早春》《水龙吟·胥江竞渡》《虞美人·别兰妹》。另有沈静专、沈华曼等晚辈。

  嘉兴黄氏以黄媛贞、黄媛介两姊妹闻名。黄媛贞,字皆德,朱茂时妾,有《虞美人》《菩萨蛮》《点绛唇》《踏莎行》等描绘江南之词,规仿男性视角题咏美人。黄媛介,字皆令,号无瑕词史,善吟咏,工书画,其文字功力长于姊,有《捣练子·送姊皆德二首》送别词、《菩萨蛮·春夜》、《金菊对芙蓉·答姊月辉见怀》怀人词等。黄德贞,字月辉,明琼州司礼黄守正孙女,孙曾楠室。《苍梧谣》《踏歌词》《花娇女》是其送别黄媛介的词作,另有《锦帐春·元夕观灯》《月照梨花》《莺啼序·西湖怀古》《雨中花慢·游北山草堂看九松》等有关江南之词。黄德贞之女孙兰媛也有咏物之词《一叶落·美人蕉》《忆王孙·赠歌姬》《诉衷情·闲情》《感皇恩·鸳湖泛月》等,词牌与词意甚吻合;次女孙惠媛與姊相当,有《沁园春·梨花》《春云怨·悼弟姒屠瑶芳》《水龙吟·咏柳》等江南词。

  祁氏家族以商景兰、商景徽为典。商景兰,字媚生,祁彪佳室,人称伯商夫人,有江南词《春光好·代姊别妹》《长相思·春景》《钗头凤·春游》《渔家傲·雪景》《点绛唇·春日游寓园》《生查子·春日晚妆》等。商景徽,字嗣音,徐咸清室,著《月中行·题陈素素像》《江城子·怀黄皆令》等江南词作。华亭章氏三姊妹,长女章有娴、次女章有湘、季女章有渭,所作之词皆含江南意象。

  其他的闺秀词人还有王凤娴、徐媛、王端淑、吴绡等。王凤娴,字瑞卿,号文如子,华亭人,王解元献吉姊,进士张本嘉妻,江南词有《浣溪沙·再同乔夫人郊行》《临江仙·秋兴》;徐媛,字小淑,吴县人,太仆徐实维之女,副使范允临妻,有《渔家傲·赠吴延陵山居》《霜天晓角·过采石矶题蛾眉亭》等;王端淑,字玉映,号映然子,又号青芜子,山阴人,王思任次女,丁圣肇室,博学,工诗词,擅书画,前期《浣溪沙》写男女之情,不掩旖旎色调,后期写《千秋岁·惜春》遭遇国难,直斥“天意恶”,痛苦与愤懑满怀。

  (二)名城名妓

  与名门闺秀身份相对立的就是名城名妓。名妓群体的兴起与明代文人生活息息相关,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王微、杨宛、柳如是、吴娟等。名妓出身于社会底层,却拥有惊人的美貌和聪慧,她们接受文学的熏陶,一是为了提升自我价值,二是便于文人墨客的交游往来。

  王曼容,明万历初名妓,人称长杨君,作品有《踏莎行》,述离别后深夜无眠。杨宛,晚明时金陵妓,书画诗词皆擅,《捣练子·春归》《如梦令》《江城子·采莲》《相见欢·本意》等词作皆是杨宛所书江南之景。吴娟,金陵妓,别号群山玉人,善作画,工小楷,与莆田林茂之及金陵诸词客相唱和,有《望江南·四时词》,以“江南好”三字开头,描绘江南春夏秋冬四景,清新自然。柳如是,一名隐,字如是,本姓杨,名爱,字影怜(一作应怜),号我闻居士,又号河东君,本为名妓,后归钱谦益,著有《梦江南》20首、《声声令·咏风筝》《垂杨碧》《满庭芳·留别无瑕词史》等,其中《梦江南》20首最为出名。冯弦,会稽人,曾为妓,有《江城子》《武陵春·春晚》《虞美人·赋得落红满地》与《浣溪沙》,词以描绘江南美景为主,兼怀人。钟清,字素娘,仪真名妓,年三十而死,《望梅花》与《菩萨蛮》,清新婉丽,无秾华之气。蒋英,芜湖名妓,著有《如梦令》《浣溪沙·午睡》等词作。吴瑛,字澹如,云间名妓,《菩萨蛮·梅花》咏梅,《临江仙》歌舞升平。

  三、江南女词人的书写特点

  (一)处处是江南

  身处江南,笔绘江南。晚明女性词人的作品处处透露着江南的气息。柳如是的《梦江南·怀人》20首就是如此,直接点明题意,虽写江南景色,暗含思君之意。这组词整体上具备江南词作的特色,从意象到氛围,都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的气息,将江南女子的多愁善感一一呈现。前10首每一句都言“人去也”,后10首首句又发出“人何在”的疑问,但紧接着第二句就是回答,自问自答,好似女子的喃喃自语,惹人怜爱。每一首词都通过某个词语直接表达主人公的离愁别绪,或是通过某种及其以上意象营造凄清的氛围,以此抒发女子的闺怨之情。例如,第十四、十五首,因心中念人,见客时也想着他,梳头时也痴呆着,偏又恨这人沾惹太多花草,就连身处筵席中,也总是时刻念着他,欲抬手环颈却落空,吹去弹奏时思念的也是他,联想到他为自己抹口脂的场景更是心生感慨,给读者呈现出一副深陷恋爱中的少女模样。叶小纨的《点绛唇·咏采莲女》,题目中已经明确告知所咏之人,间以点明江南,如此之类,还有许多。

  无论是名门闺秀,还是名城名妓,女词人们对江南的喜爱可谓是溢于言表,在她们的词中描写的意象几乎都隶属于江南,再加上这些女性词人地域上的身份认同,她们更加偏爱江南,所写题材便会注重江南。即使词人们创作时用的词牌与江南无关,但观其内容,江南意象比比皆是。黄媛介的《捣练子·送姊皆德二首》是两首送别词,“燕子”“柳”意象表明送別的地点是江南;叶小鸾《生查子·送春》中“柳絮入帘栊”,“柳絮”二字也表明地点,《浣溪沙·春闺》“流水画桥愁落日”,江南特色一览无余;杨宛《相见欢·本意》歌咏江南杨柳。由此可见,江南词人写词,处处是江南,人人歌水乡。

  (二)处处是怀情

  处处是情意,首首皆怀春。女性天生温柔善感、细腻如水的性格融入词作之中,形成了江南词人的一大特色,使其与男性词人笔下的江南截然不同。在《全明词》中,女性词人吟咏江南的意象,或是回忆过往留恋的时光,或是抒发难言之思,或是隐喻描绘,借以表达自己的惆怅、苦闷、思念、哀怨等情绪。以沈宜修的《望江南》十二阕为例,序中写道,“余自初笄时,随姑大人往天竺礼大士。……聊作《望江南》十二阕,以纪其略。惜余之游非游,愧余之词非词尔”。《望江南》是回忆词,宛君初游西湖18岁,再游西湖已是二十年后,时光飞逝,几多感慨。明崇祯元年(1628),“时正暮春十日”说明宛君作《望江南》时正是崇祯元年三月十号,这时沈宜修38岁,家中长女、季女尚安好,丈夫叶绍袁在外做官,自己留守家中侍奉婆婆。因此,沈宜修的词中,不单只是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也多了一丝生活的苦闷和艰辛。词作中的意象,不仅是烟雨江南、鸟语花香、绿树江堤,也渗透了“怨”“悲”“愁”“怜”等情感。晚明女性词人的作品中有大量相似的情况,字有意而词无意,表面无意,内里却多意,这就需要读者考证词人当时所处的坏境,结合词作透露出的纪年信息,得到词作蕴含的更为准确的内涵。

  直咏江南风采的词,像吴娟的《望江南·四时词》,春季咏柳,夏季咏荷,秋季咏桂,冬季咏雪,所用意象、遣词都与季节相吻合,从旁观角度吟咏江南,不带感情色彩,不见任何愁怨之情。但这一类属实少见,更多的是女性词人在赞赏江南风光的基础上,堆叠多元化、深层次的情感。

  四、结语

  晚明女性词人是值得重视的群体,作品数量多,创作丰富,构成了非常可观的词坛景观。在她们的作品中,江南不仅仅是地理名城和文化产物,也是女性词人吟咏情性的载体。

  参考文献:

  [1]饶宗颐,张璋.全明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张仲谋.明词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关春燕.明代吴江女性文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4]黄晓丹.沈宜修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5]刘云云.沈宜修母女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6]温家斌.中晚明时期江南名妓群体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7]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1):100-105,107.

  [8]娄欣星.论明清江南家族女性群体兴起的文化环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0-77.

  [9]娄欣星.明清江南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研究综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92-98.

  [10]王敏,尚继武.女中双秀胜须眉 才情辞采惊天人——从柳如是、吴藻文学创作看明清女性意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146-14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