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凸显,图书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读者阅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应坚持的重点。为适应新时期变化,图书馆自身内部和外部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不断地探索改革,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以促进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本文将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出发,探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些新方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改革
一、研究背景
图书馆的高效运作取决于所有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有效和良好的互动。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图书馆管理工作者全方位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共享资源服务,读者的满意度是评定图书馆声誉的重要指标,也是广大图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提高图书馆员自身服务水平,才能保证图书馆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图书馆服务的新方法、新理念,更好地满足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因此,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发展,并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完善、优化,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稳步发展。
二、当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
(一)数字化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理念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当前,各种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图书馆收藏资源关注的重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搜集各类情报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可以有效发挥互联网数据库系统的优势,方便读者快捷访问并获得更多高质量资源,同时轻松完成借阅和检索操作,并以此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整体质量、有效與读者进行互动和交流。不仅如此,图书馆数字化的特点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而且可以通过读者的浏览足迹快速获得读者的信息反馈结果,为实现读者个性化的服务提供可能。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提高读者阅读原始文档资料的效率,这种自动化操作简单,儿童都能轻松掌握,所以,图书馆读者服务需要将数字化特点进行更广泛普及和推广,服务于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工作[1]。
(二)多因素特点
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及高品质的阅读体验过程,这就要求图书馆员为读者提供持续有效的阅读服务。由于图书馆管理模式上不完善,许多优质的图书资源得不到有效阅读。再者,读者来自不同领域,认知、层次存在较大差异,形成多种因素的特点,造成有些读者很难进行快速准确的选择。这就需要借助工作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读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使读者能够享受到轻松舒适高品质的阅读。
(三)开放性特点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也可以在线查找和阅读,读者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改变了以往半封闭式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开放性的服务特点,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整体质量。不仅使优质资源的选择更加丰富多样,而且更好地满足了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和对美妙体验过程的渴求,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精准、高效的服务。
三、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新方法探索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研究读者的潜在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应改变以图书存储为基础的单一服务模式,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使用多元化的方式,紧密结合读者的实际情况和阅读需求,深入挖掘读者的阅读习惯,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新方法和新服务。
(一)提高服务
图书馆的价值是通过为读者服务来实现的。因此,广大读者对图书馆和管理人员的服务极为依赖和关注。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读者至上的理念,积极热情主动地与读者沟通交流,倾听读者的心声,语速适中、语音甜美、表情友善,细心了解读者的各种诉求,同时及时捕捉读者的心理活动,力求提供精准的服务。在信息万变的多样化时代,图书馆要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阅读方式。传统图书馆以纸质藏书为基础,大大地限制了读者阅读图书资料的方式。图书馆应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重视各种图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增加与现代化电子设备的融入,同时加快处理互联网或图书馆应用程序上新发布和更新的信息,及时获取信息的实时动态,方便读者借阅图书时给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传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多是以帮助读者查找阅读资源为主,如今,引进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图书馆馆藏的各种资源主要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和再现。因此,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需要进一步探索信息化服务的多种模式,并与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方便读者检索和阅读,为读者服务工作的全面提升提供保障。服务是图书馆的灵魂,所以,广大图书工作者要树立良好的服务观念,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以人为本,加强服务意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及干一行爱一行的决心和毅力,钻研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服务技巧,并将服务融入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注重细节,把服务理念升华。同时,图书工作者要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己。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为读者服务,得到读者的认可和支持,实现读者和图书馆之间和谐统一,促进图书馆良好的发展[2]。
(二)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
惯性思维方式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发展,所以要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抛开头脑中的困惑,开创发散式的新思维模式,与时俱进,积极观察、发现、探索和分析。此外,可以参与行业领域有关的学习研讨。在交流过程中,思考行业内的新思想、新思路,开阔视野、提升格局,冲破传统的惯性思维方式的束缚,从多种角度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创造出最优的解决方案。推广阅读是图书馆的职责和使命,是实现图书馆价值的根本。如何高效的推广阅读,成为广大图书管理工作者的目标。图书管理工作者要摆脱惯性思维,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
例如:人们的思维习惯往往呈现出正向思维的模式,仅仅考虑到工作类别和完成了多少工作量、由此收获了哪些成绩等,很少思考仍需完成哪些工作、自身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可以进一步改变现状等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形成缺乏创意、骄傲自满等不利于工作开展的内因,甚至以成就掩盖问题,使工作效率提升困难。因此,就图书馆读者服务来说,应利用逆向思维的新方法,从反面思考和总结工作当中的不足,不要安于现状,将隐藏在成绩背后的症结找出来并加以解决。同时,管理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方法,借鉴经验,扩大思路,逐步建立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新模式,以满足广大读者的多元化高质量的阅读需求。
(三)经验与知识积累
科学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是探索新方法不可或缺的部分。假如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那么他的思维相对活跃、思路相对宽广,在创新思路、优化方案上有一定的能力。只有积累足够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尽可能避免以往的错误,更加科学灵活地解决实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图书管理工作者应从图书管理、科学知识和各种信息内容等方面学习,同时对日常工作了如指掌。此外,图书管理工作者需要掌握外语和精通系统操作以及熟悉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综合能力,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整体水平。在提供服务实践的过程中,图书管理工作者要不断积累和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给出读者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最大化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3]。
(四)结合主体需求
图书馆服务的主体是读者。在服务过程中,要充分与主体的需求相结合,切实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这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核心课题。为此,通过与主体需求的结合过程,总结出更具实用价值的新方法,提升读者的满意度。举个例子来说:读者在寻找阅读资料时可能出现徘徊不定、焦躁困惑的现象和情绪,图书管理工作者可以借鉴提问的方式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提出“您想获得哪些方面的阅读资料?您想查找的方向是为了学术交流还是为了提升自己?您是想借鉴历史资料还是崭新资源?”等相关问题。根据读者给出的回答,耐心地为读者找到路径并解決问题,帮助读者排遣不良情绪,将创新思维付诸行动,切实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立体化的服务,同时推动读者服务新方法的探索过程。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面临更多挑战。图书馆是共享平台、科学知识和其他资源的公共机构,实现最大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最终取决于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沟通和互动。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图书馆优秀资源的整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核心,摆脱束缚,在力求不断更新服务方法的道路上,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刚.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同理心——做好工作的有效途径[J].科技与创新,2020(7):57-59.
[2]黄凯.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思考[J].公共图书馆,2020(1):15-20.
[3]高蔚.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微信的应用分析[J].传媒论坛,2020(6):108,1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