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图书资料信息工作与经济发展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767
董龙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图书资源整合与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今的时代发展潮流。在信息时代的环境背景下,信息的流通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因此在当下要做好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将信息技术管理的理念融入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去。本文主要探究图书资料的信息工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旨在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经济发展

  一、引言

  大力发展经济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之一,不仅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行各业都在机会与挑战之间博弈与抉择,当下由于信息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这么说,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整合信息资源,从而及时把握发展的机遇。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发展对当前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趋势有着推动性的作用,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图书资料进行整合,从而发展出一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是现今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作为传统的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图书馆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升级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通过整合信息资源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注入新的动力。

  二、当前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方式缺乏主动性

  当前许多图书馆,图数资料的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许多图书管理工作者未能够及转变管理观念,使得管理工作停留在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局面上。从管理者自身的角度来说,许多管理者仍然处于一种“读者来看书,我就维持以下纪律”“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就是一种养老工作”这种落后的观念上,从而使得管理者所进行工作也处于一种较为落后的状态上。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一切工作都是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高效的工作状态,如果图书馆管理者不能够及时转变自身的观念,依然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终究要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

  (二)管理制度和规范有待健全和完善

  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逐渐朝向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传统模式和信息化模式的管理模式的转变过程,管理制度和规范会出现一种延滞的现象。例如,当图书馆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已经达到建设现代化信息图书资料管理的要求时,由于制度和规范仍然沿用传统模式,导致在服务和工作效率滞后,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读者在这种信息化管理的图书馆中的体验较差,甚至不如传统模式下的图书管理,并且在管理中也会出现缺乏细节等问题[1]。

  (三)服务意识局限于传统模式

  所谓的服务意识仍局限于传统模式,就是在服务上缺乏人性化、细节化,这一点最主要体现在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定位以及自身的素质上。许多工作人员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缺乏主动性,没有从服务的角度去审视和反思自身的工作。在图书馆完成扩充自身功能范围之前,其依然处于一种借阅单一的工作模式之下,这种工作模式使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态度都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局面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仅仅完成图书馆对于自身功能维护基本要求,使得工作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减少,用户的数量在这种局面逐渐减少。

  (四)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

  图书馆的管理逐渐朝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与此相应的一定要相关的专业性人才才能够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落到实处。在当前图书馆的建设中,硬件设备已经能够落实,而在人才这方面还需要培养和投入。当前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信息技术人才使得许多能够通过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仍然得不到落实,不仅没有提高工作效率,甚至相较于传统的管理还稍有落后。除此之外,图书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的素质较低无法跟上信息化图书馆建设中相配套的服务要求。

  三、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策略

  (一)完善健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随着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逐日增高,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也要健全和完善。结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接下来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关于制度和规范方面的内容应该优先完善和健全系统管理为主,将其作为图书资料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以系统管理为核心的图书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图书馆管理的完整性和图馆管理的信息化进度。除此之外,管理规范的制定还需要在不断地吸收各种先进的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2]。

  (二)积极学习、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

  当前先进的管理经验要求以人为本,所以在图书馆的資料管理工作中也需要建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关注人的需要,首先就是要提高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加深工作者对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认同,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在图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关注培养图书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并帮助图书馆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三)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产业都在积极调整和升级自身的结构和工作,图书馆也不例外。在当下,如果图书馆自身不能在服务这一方面进行升级和优化,就会逐渐被用户淘汰。因此,为了图书馆能够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入手,在服务过程中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交流,通过自身的服务增加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粘性,增强图书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下的竞争力。

  (四)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队伍建设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图书馆要想尽快完成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转型,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首先需要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本身队伍中因为信息化建设而显得稍微落后的成员进行培训和提高,不断强化其业务素质、服务意识以及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3]。同时要定期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四、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

  笔者认为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不过这种联系或者促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一种间接性呈现的,必须要正视这种间接的促进作用并将其扩大,才能够为经济的增长做好保障。

  (一)加强与学校之间的资源互助合作

  科學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并不直接体现其经济效益,或者说更多的是从其附带的增益上体现。因此,当前社会大力推广教育就是将这种间接性的增益不断放大。图书馆的资源整合需要与学校的教育相连接,建立一种更深层次的合作。例如,可以将图书馆的图书资料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扩大图书馆本身所含有的资源优势,使其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4]。

  (二)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互助合作

  图书馆所含有的知识与信息资源非常丰富,需要使其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才能够凸显出其中蕴含的经济效益。图书馆可以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企业的培训与专业知识需求都可以由图书馆的综合性知识资源提供帮助,将图书馆本身的静态的资源转变成流动的有直接经济效益的资源,这不仅扩展了图书馆的业务范围,还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其自身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

  (三)加强与政府机关的协助合作

  政府本身就有法律、管理、民意调查等需求,而满足这些需求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信息资源和民众接触度。图书馆作为一个整合各种专业知识的、易于调查民众精神需求的场所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图书馆需要与政府机关加强合作,同时在政府机关的支持下也能够将这种优势不断放大,形成一种优势的循环叠加的模式。

  (四)加强与国际信息资源网络的协作

  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信息的流通就直接决定着经济效益,因此图书馆要承担起我国社会信息与国际社会信息流通与传递的先锋站,保持自身的专业性知识资源能够与国际社会相连通,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的内容,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同时在交换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传递渠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五)建立专业的科研数据库,统合学术科研资源

  在技术爆炸的时代,科研对于经济的增长效果已经不用赘言,所以图书馆要想将自身的信息资源整合并发挥其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助推性就需要与当前的科研相结合。图书馆需要加强与各个科研团队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专业的数据库,保持与前沿科研在信息上的流通。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图书馆在信息化的进程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同时为了发挥知识资源在经济发展上的助推性,图书馆需要加强与各方的合作联系,不断完善和整合其本身及在流通过程中带来的资源和增益。

  参考文献:

  [1]杨丽华.互联网背景下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38-139.

  [2]董亚群.互联网背景下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J].管理观察,2019(15):73-74.

  [3]陕占彪.基于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9(14):61,92.

  [4]郭曦颖.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浅析[J].才智,2017(13):24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