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模式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487
王丽莎

  摘 要: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接触的文化比较前卫新潮,思想观念非常活跃。发展对象培训班是传播党的基本知识、路线、方针、政策的阵地,也是每一个发展对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我教育、促进成长的平台。针对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将提出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模式的几点探索。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发展对象培训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把大学生中的优秀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是保证国家和共产党发展的需要,是提升政党生机活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保障。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利益、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特别是艺术院校学生处于价值多元化浪潮前沿,學生接触的文化比较前卫新潮,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观念非常活跃。2014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提出“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天(或不少于二十四个学时)”的新要求[1]。

  二、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培训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培训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是专家讲课的形式,培训材料以文字材料居多,缺少生动性、趣味性。艺术院校学生普遍对枯燥的文字材料不感兴趣,对生动、直观的影像、歌曲、画作等接受较快,传统的填鸭式的讲课方式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流于表面,学生也缺乏主动思考,很难引起大学生在情感上的震动和思想上的共鸣,培训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情况,这些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需要进一步端正,思想觉悟需要进一步提升,也反映出对发展对象的教育培训方式的创新发展迫在眉睫[2]。

  二是发展对象培训班培训内容还不够丰富。目前,发展对象培训主要围绕党章党规党史开展,重点培训《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的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史等,内容更新较慢,不能与时俱进。比如,在目前培训中缺少纪律教育,导致发展对象入党后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淡薄,不能够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能时常自我警醒。

  三是结业考试还不够全面。结业考试一般采用闭卷或者开卷考试的形式,发展对象通过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对党章党规的内容并不理解。很多考核通过的发展对象对党的历史了解不多,不清楚党的制度,甚至一些基本概念都无法准确表达。个别发展对象成为党员后不懂党的组织语言,不了解党和国家的时事政治,甚至对要参加的组织生活也是不清楚,没有尽到党员的义务[3]。

  三、高等艺术院校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模式探索

  第一,丰富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形式,增强培养教育的实效。除了传统的理论授课,可以开展一些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学习艺术领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赴革命圣地学习考察、开展特色活动等[4]。高等艺术院校具有“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鲜明优势,艺术院校师生享有浓郁的艺术环境,有着良好的硬件条件,艺术教育在思想育人上的优势也是普通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取代的,艺术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更能深入人心。可开展形式丰富的文艺活动,如舞蹈、歌剧、舞台剧等。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演出中,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演绎优秀作品,增强共产主义信念和爱国爱党情怀。

  第二,建立全程培训的理念,将党员发展对象培训融入日常教育培训。将培训内容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艺术院校积极打造“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深入融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的思想政治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等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融入教案讲义、教学过程、学科和专业建设,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艺术院校专业课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机制。比如从人生目标道德准则的角度,强调培养学生注重品德为先,先学做人再学做艺;从回答教育根本任务的角度,深挖民族艺术的内涵,思考创作什么、怎样创作、为谁创作;从曲目剧本选择编排的角度,注重在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红色主题剧目组织排练,强调文化自信和传承民族文化责任;从艺术专业排练特点的角度,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强调大局观和服务意识。发展对象培训不仅只在专门的培训班,而是贯穿学习日常,使发展对象不断学习党的知识,了解国家政策,实现全程贯穿式培养。

  第三,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线下培训班受学生日常课程安排和地点的限制,学生经常因事请假,无法完成学时要求。探索网络培训新模式,随着校园网络硬件保障体系建设,校园网的基础保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学校可引入“学习通”等视频上课软件,老师可以线上检查学员出勤情况,系统会记录学生出勤,形成个人成绩单,同时,发展对象可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特色做法,通过树立优秀典型,帮助其他发展对象共同学习进步[5]。此外,发展对象培训班还可以引入网络上专家学者讲授的思政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上的优秀课程资源,实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第四,利用新媒体工具开展培训教育。新媒体媒介更具开放性,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更加热衷于使用网络搜罗世界各地的新鲜事物,他们普遍对单纯的文字信息不敏感,因此,发展对象培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科学把握新媒体环境的新特点,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增强对发展对象的引导力和渗透力,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定期做一些党建、思政教育相关的推送内容,及时跟进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网络方式传递培训内容,使培训从书本化走向立体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6]。

  第五,利用交流讨论这一方式,改变发展对象培训模式,给予发展对象表达感悟体会的机会,使发展对象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组织发展对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与大学生发展对象密切相关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发展对象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围绕“为什么入党、入了党做什么”进行交流研讨,谈体会、讲认识,对存在思想误区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通过上台发言,发展对象对照典型,查找不足,通过聆听他人对入党的感悟,摆正自身的入党动机,找准今后努力方向。

  第六,创新考核方式,对发展对象的考察更丰富更全面。目前应对结业考试多是死记硬背,有的发展对象虽然考试成绩很高,但入党后党章、党规的条目,甚至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都不了解,对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要探索不唯成绩论的考核方式。探索将培训班出勤纪律情况、结业考试成绩、日常活动实践均纳入最终考核结果,设置最终成绩比例构成,倒逼发展对象注重日常表现,积极参加党委和二级党组织组织的活动,将合格党员的标准践行在日常学习工作中。通过组织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开展街道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服务他人、帮助他人,帮助发展对象了解社会民生,使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主動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密切联系起来,激励大学生发展对象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李丽娇,赵林波,杨福华.基于互联网的党员培训模式构建研究——以Y高校发展对象集中培训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8):48-49.

  [2]黄武南.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集中培训机制的构建与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9(2):63-65.

  [3]李春,黄鹏宇.民办高校学生发展对象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148-149.

  [4]陈方,刘琼,李惠.高职大学生党员发展全程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61-63.

  [5]何辉.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J].科技风,2020(18):273,276.

  [6]田野.手机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公关世界,2020(12):55-5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