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方法浅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331
张家哲

  摘 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大学生正处于步入人生第一个职业的准备阶段,能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探索,对其一生和祖国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职业生涯探索的内涵和类型、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因素以及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方法进行论述,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带来启发。

  关键词:职业生涯探索;影响因素;促进方法

  一、引言

  习近平书记曾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正值青年,其个体发展对于自己和祖国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未来职业准备状况和发展问题是大学生个体、家长、学校、社会都需要重视的事情。大学生正处于步入人生第一份职业的准备阶段,职业生涯探索行为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职业生涯探索的内涵及类型

  职业生涯探索的研究起源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理论。最初,职业探索被赋予了许多定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认为职业探索存在人生中的许多阶段,并且与生活的多方面息息相关,因此提出了“职业生涯探索”这一概念,即个体在探索动机推动下,对于自我和职业相关发展的环境进行探索,形成一定的技能、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反馈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的发展和整合[1]。

  关于职业生涯探索的类型,国外学者Taverira等人认为,青少年的职业生涯探索包括信息探索、焦虑探索、性别定位探索和延迟探索四种类型;而国内学者曲可佳、邹泓从自我探索、环境探索、匹配度探索、探索信念和探索意向五个维度,把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划分为积极探索型、一般型和消极探索型[2]。

  由此可以得出,职业生涯探索伴随着人的一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职业探索类型。大学生正处于迎接人生第一份职业的准备阶段,能够有良好的职业生涯探索对其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性别、人格、心理资本、依恋、专业认同、成就动机和核心自我评价等。

  在性别方面,Taverira发现,相较于男生,女生表现出更多的职业生涯探索和决策的压力[1],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发现性别与职业生涯探索行为没有显著关系[3]。关于人格方面的研究发现,人格的开放性与自我探索呈显著正相关[4],责任心与环境探索呈显著正相关[4],自尊与职业探索程度呈显著正相关[5]。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希望;胡艳华等人发现,积极心理资本与职业探索行为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且影响着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6];曲可佳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探索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7]。

  依恋理论认为,个体与家人的情感联结为其提供了安全的港口,让他们在面临压力情景时也能够积极地探索;研究者发现,安全型依恋在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的得分,显著高于混合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在这两个维度上得分[8]。

  专业认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行为,是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内在认可,而成就动机是指努力追求卓越以达到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倾向。何琳发现,专业认同和成就动机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行为,且成就动机在专业认同和职业生涯探索之间起中介作用[9]。

  核心自我评价在个体的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核心自我评价影响着个体的职业探索。具有核心自我评价的大学生更有信心进行职业探索,进而会有更详细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10]。

  (二)家庭因素

  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家庭互动情景因素、父母工作和受教育水平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等。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各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较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个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个体表现出更好的职业生涯探索行为[11]。父母教养行为也能够预测职业生涯探索行为,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母亲监控与保护、父亲监控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行为,父亲惩罚严厉能够负向预测职业生涯探索行为[11]。

  家庭互动情景因素中的父母职业支持、父母职业冷淡、家庭压力感、家庭正面感均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产生显著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大学生个体更加放松,创造力增加,更利于个体进行职业探索;适当的家庭压力感能够促进给大学生的职业探索[12]。

  父母工作状态会通过对孩子活动的参与和学业的指导,间接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职业生涯探索行为;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拥有的技能和能力会影响个体掌握未来职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也会通过对孩子发展的期望影响個体的教育抱负[1]。

  (三)学校因素

  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年级、专业类型、学校类型以及同伴支持等。

  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个体职业生涯探索得分具有显著差异,大四学生的探索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的探索得分,但不同的研究有一定差异,可能与数据存在一定关系[2]。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得分有显著差异,文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得分要高于理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得分[13]。学校类型也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行为产生影响,非重点大学的学生在环境探索和探索意向得分上显著高于重点大学的学生[2]。

  此外,职业相关同伴支持中的信息与建议、情感支持和行为榜样均与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探索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14]。

  (四)社会因素

  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支持和社会政治文化等。

  研究发现,大学生主观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其职业生涯探索行为越好,其中,肯定价值的支持和来源为母亲的支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行为预测的解释率最高[15]。此外,宏观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会潜在影响个体的职业生涯探索方式和选择行为[14]。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促进方法

  (一)家庭方面

  无论是家庭方面的结构变量还是过程变量,都会对个体的职业生涯探索产生影响。虽然一些因素无法改变,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支持和态度可以改变且会对孩子的职业生涯探索产生积极作用。一方面,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满足孩子适当的物质需求,开阔孩子的视野,理解并支持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职业生涯探索行为,培养孩子有关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和技能,为孩子的职业发展提供合适的建议,促进孩子进行积极的职业生涯探索。

  (二)学校方面

  第一,学校不仅要重视大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锻炼,更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探索行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经验交流会,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和探索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兴趣。第二,学校要提供给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相关信息和资源,促进学生更好进行职业生涯探索。第三,学校要利用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同伴和教师的支持。

  (三)社会方面

  社会要关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和职业发展问题,建立职业规划和探索扶持体系,为在职业发展和探索道路上有问题的大学生提供适当帮助。也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文化氛围,通过媒体等渠道,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探索方面的信息。

  (四)个体方面

  归根到底,职业生涯探索是要个体自己来进行。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完善自我,明白职业生涯探索的重要性,及早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把握好拥有的资源,为自己的人生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关于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因素研究已有很多,但是学校和社会因素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今后可以在这两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此外,良好的职业生涯探索是个体在适合自己的职位上不断发展的前提,家庭、学校、社会要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大学生需要努力进行职业生涯探索,降低“闪辞”现象发生的频率,让人生因自己的事业更加美好,让祖国因青年而更加富强。

  参考文献:

  [1]曲可佳,邹泓.职业生涯探索的结构、方法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9(2):442-450.

  [2]曲可佳,邹泓.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特点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78-783.

  [3]骆泽深,张娟,陆冠儒.职业探索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术版),2012(2):26-28.

  [4]侯晓霞,冯沐辰,施俊琦.职业生涯探索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职业,2010(26):18.

  [5]杜宇.大学生依恋、自尊与职业探索行为的关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8.

  [6]胡艳华,曹雪梅,井影.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可就业能力的关系——职业探索的中介作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6):141-146.

  [7]曲可佳,鞠瑞华,张清清.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4):445-450.

  [8]王珍.大学生亲子依恋、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9]何琳.大学生专业认同、成就动机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10]刘琛琳,张博坚.核心自我评价、职业探索与职業生涯规划: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9):58-69.

  [11]曲可佳,邹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行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5):500-506.

  [12]李丹萍,张雅明,王晓娅,等.家庭动态因素和大学生个性特征对职业探索的影响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2-78.

  [13]班兰美,黎志健,张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3):460-462.

  [14]张华峰.同伴支持对职业探索的影响——以职业自我效能为中介变量[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15]段姗姗,徐春婷.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21-23,9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