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高校要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优势以及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高校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给予解决,这就需要相关负责教师加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以及认识,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协同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
一、引言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体协同性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性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再结合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将影响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进行协调性处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多方位、全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想政治的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概述
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和有效性,相关负责教师要整合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使各个影响因素能够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进行[1]。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相关负责教师要深入解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向,充分整合教育资源,结合学生当前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使学生有充足的学习资源来进行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效果。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时,需要充分把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点以及影响因素,融入学生最为熟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趣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保证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为学生后续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存在的问题
(一)机制建设存在不足
当前,我国社会多元化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较为复杂,教师需要将各个因素进行协同性处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在实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理论和教育机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另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评价体系建设单一且单调,不能全面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一些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还运用传统的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模式,这不仅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后于时代发展,还无法发挥实际的教学效果和教育价值,更无法有效提高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性。
(二)教育系統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性较差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需要相关负责教师从协同性的角度兼顾各个要素,并且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性处理,这样才可以保证教育工作有序进行。从实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看,在教育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性并没有进行系统性处理,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存在一些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偏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不仅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性,还使学生无法学到有用的知识,限制了学生的后续发展。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整体协同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高校需要明确自身教育职责,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以及帮助,在学校内形成完善的管理部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一些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性不高,为了解决这一情况,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整体协同性,形成合力。各个教育部门要加强合作,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性教育效果。
(二)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心理素质是互补的,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得到适当增强。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正确的思想理论,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和疏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2]。因此,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性,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心理素质培育工作的互补性,使两者可以进行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的对策
(一)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模式
要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正确看待生活和学习中的阻碍。相关负责教师开展实际工作时,一定要制定完善的教育工作目标,清楚工作方向,加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管理,使教育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能够发挥应有的价值和效果。教师还要明确自身教育职责,充分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协调各个因素。与此同时,高校相关负责教师要加强和校企之间的合作以及交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工作重点与校企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沟通以及交流,使校企可以满足和顺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和方向,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使学生离开了学校到企业进行实习,也能够接受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体制
在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体制的过程中,相关负责教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全面分析及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再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完善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高校相关负责教师还要具备较为完善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人才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明确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必要性。与此同时,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协调性,为实际教育工作提供重要保障。为了能够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相关负责教师要在学校内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全面了解与评价对教师的工作情况、教育成果,与学校最初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成果进行对比,及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偏差,将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整合和协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协同性。
(三)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激励机制
在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激励机制时,要着眼于实际的教育工作,根据教师的实际教育情况以及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及优势,激发个人和团体的潜能。高校相关负责教师可以适当改善教师的薪酬待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实际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进行有效融合,使教师能够在各自工作岗位中获得较强的成就感,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以更加积极和热情的态度来参加日常工作,从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协同性多元化平台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相关负责教师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为学生留足发展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调节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力度。另外,教师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学生最为熟悉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相关负责教师需要加大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之前,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学生融入趣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关负责教师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育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多元化整合,并且在这一信息平台中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以及更新,从而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要求以及需求,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更为浓厚的文化环境,将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进行多方位整合,打造完善的教育平台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3]。
六、结语
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的过程中,相关负责教师需要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之后,再结合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特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相关负责教师还需要对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因素进行协调性的处理以及整合,为学生提供科学而有效的學习资源和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卫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协同性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2):147-148.
[2]王坤.整体协同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午餐有约"的实证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2019(6):64-67.
[3]孙永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协同性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6(13):7-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