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共产党通过党校培养党员干部,也是党的科研机构。党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与领导能力的主要方式。本文以强化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为着手点,将论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提高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思想政治;党校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党员干部要有大局意识,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主要阵地,党校要充分发挥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指导作用。现阶段,党中央对党校工作提出了新指示,干部群体也出现了新变化,新媒体与大数据普及对党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党要想确保党内的凝聚力与战斗力,领导广大群众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就要时刻保持先进性,走在时代前列,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二、加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坚定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主体是教师和党员干部,加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教学双方形成自主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党员干部的工作经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学员可以掌握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并与自己工作经验一一比对,以及时调整存在偏差的地方,保证自身思想与理论体系的一致性。
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促进党员工作能力的提升。学员可以利用掌握的系统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渐将理论知识与自身工作经验结合起来。
党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只有认识到这种特点,才能准确把握其功能与内在要求,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实际。
三、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一)传统、单一的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教育方法联系密切。合理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现阶段,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讲授式、案例式及体验式。理论知识教育主要采用讲授式,党性教育方式相对多样。与其他学科相比,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较为传统、单一。
(二)教育载体缺乏创新
面对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党校教师一直在尝试改变,但改变重点聚焦于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发展。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有其内容限定。因此,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屡屡遭遇瓶颈。针对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党校教师只有创新教育载体,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载体的传导功能、承载功能、中介功能和导向功能,进而让党员干部更好地接受教育、增强党校的教育实效性。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依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党校制订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学员管理规定、学院学籍管理办法等。但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考核和评估结果并不能如实反映学员出勤、纪律和学习方面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考核和评估结果不是党员干部晋升和任职的重要依据。管理的松散和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暴露的弊端,容易导致学员对党校学习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无视培训期间的考核和评估结果,不重视党校的培训和学习。
四、提升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教育模式
传统的思政教育,过分关注学员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消极性、片面性明显。而积极心理学强调用积极的方式帮助学员树立正确观念,用鼓励式教育挖掘学员优点,帮助学员养成良好品德。
因此,党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并运用积极心理学探索新的教育方式。首先,党校要改变工作重点,将塑造学员的人格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重视培养学员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其次,重视实践教学与体验式教学,提高学员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培养学员的积极人格;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实践课程的数量,进而帮助学员获得更好的心理体验。
(二)丰富思想教育载体,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
隐性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为教育方法的间接性、教育目的的含蓄性、教育过程的流动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在思政教育领域,隐性教育的主要方法有陶冶式教育和实践体验式教育。陶冶式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化渲染、氛围熏陶等方式,让学员在参与文化活动、艺术展览时,思想、心灵层面受到来自思想道德层面的感染和陶冶。因此,党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视文化活动和艺术作品的教育价值,可以通过与文化馆、美术馆、戏剧院、博物馆等大型展览服务机构合作,建立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实践体验式教育是指党校教师积极带领学员参与社会实践,让学员通过亲身实践感悟和提高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党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拉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发扬党员干部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三)重視课后反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建立先调研、后备课的专题课竞聘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党校一定要意识到课前调研的重要性。为保证调研工作的真正落实,党校每学期的竞聘教师授课时,必须围绕专题课涉及的调研活动介绍课程,并由专门的记录人员记录其授课内容、流程,以此作为教师是否竞聘成功、专题课内容是否被采纳的主要依据。
其次,设立党校教师联系点。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政府和党委工作开展,被教育对象也都是党政领导干部。因此,为确保党校教育的实效性,党校可以在相关单位设置教师联系点,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研究方向、活动安排等直接联系学员所在单位寻求支持与合作。
再次,做好课后反馈。课后反馈是教师检验学员学习成果,提升自身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党校都会在课程结束后,让学员对教师授课能力评分,但是党校只关注学员打的分数,而忽视了学员意见对教师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因此,党校应该利用好课后反馈机制,通过学员的反馈意见,提升党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党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五、结语
当前,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党校教师除了要了解学员的需求,结合其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段立明.浅谈增强党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J].劳动保障世界,2017(14):78.
[2]王芝.大数据时代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提升路径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4):27,59.
[3]王毓.互联网时代增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究[J].学周刊,2019(25):18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