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语言实验的角度出发,从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讨论三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修武方言的单字声调研究。实验准备阶段,由研究人员确定发音人,设计字表;实验过程包括录音、数据处理、数据测量、调值转换;在实验讨论阶段,研究人员得出以下结果:修武方言共有5个单字调,分别是阴平(44),阳平(21),上声(52),去声(12),入声(4)。
关键词:修武方言;单字调;T值法;语音实验
一、引言
修武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隶属于焦作市,东与辉县、获嘉县相邻,西与博爱县、焦作市区相连,南邻武陟县。修武方言属于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处于豫北晋语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1]。
对于焦作市境内的方言,马楠[2]明確了两种不同的口音,焦作市区方言和怀庆方言(即市区周围县市口音)。焦作市区方言受中原官话影响大,只有四个调类,无入声调,而其周围县市则有五个调类,仍然保留入声调。
杨婧[3]对焦作市区的声调进行了语音实验,确定了四个调类的单字调值以及二字组连读调值。关于修武方言的声调,暂且没有基于语音实验的专门研究。史艳锋[4]对豫北晋语诸多方言的音系、声调曾有过论述,涉及了修武方言的单字调,指出修武方言有五个调类,调值分别为:阴平44、阳平31、上声51、去声13、入声33。
本文运用现代语音学调查与实验方法研究修武方言单字调,以避免传统研究出现的主观性过强问题,平衡声母、韵母对于调值的影响,希望能够对其进行准确而客观的描述。
二、实验准备
(一)发音人
王向阳,男,47岁,河南省修武县人,初中文化程度,能说流利、标准的修武方言。
(二)字表设计
实验例字的选取,综合考虑了所有对调值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第一,由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对元音的音高有潜在影响,各调类字的韵母在低元音a、前高元音i、后高元音u分别取一个。第二,考虑到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对音高的潜在影响,各调类字的声母既有响音和阻塞音,又有唇音、舌冠音和软腭音。第三,为了避免由于发音人辨识不清而读错的情况,字表优先选取口语里的常用字,避免生僻字。
综合上述考虑,本次实验共确定了30个例字,5个调类。每个调类至少要选用有响音、阻塞音2种声母及前文所提3种韵母的字。每个调类选取6个字。实验所用字表如表1所示:
三、实验过程
(一)录音
本次实验录音选用索尼ICESX-2000录音笔,并在安静的室内以单声道录音,采样率为44 100Hz,采样精度为16Bits,最终文件以(*.wav)语音格式的音频文件储存。
(二)数据处理
声音文件由Praat软件处理。首先,由于声调特点主要表现在韵母上,因此截取录音韵母段作为基频测量范围[5];其次,基频曲线的开头和结尾出现部分扰动,代表声带调节的不稳定阶段,给予适当抹除;再次,对基频曲线进行平滑处理,以便能更大程度地减少误差导致的数据不准确问题。
(三)数据测量
首先是时长测量。测量每种调类中例字的时长,并取平均值。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通过明确各调类时长的相对关系,确定各个调类需要选取的测量采样点个数。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5个调类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时长较长且差异不大,入声明显较短,大致只有其他调类的1/2或2/3。
其次是对每个例字进行基频测量。将处理后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基频曲线平均划分为9等份,并测量10个等分界线处的基频值。入声时长较短,只进行5等分,测量6个取样点的基频值。
再次,将获得的基频测量值按照调类归属取平均值,以便分别得到5个调类基频值的归一化数据。结果如表3所示:
(四)调值转换
为了将基频均值数据转换为国内学界广泛采用的五度值标调法,采用石锋[5]介绍的T值法公式,即T=5*[(lg x-lg b)/(lg a-lg b)]。其中,a为调域上限频率,b为调域下限频率,x为测量点频率。所得T值就是X点的五度值参考标度。
四、结果与讨论
通过T值转换公式得到的T值如表4所示。
依据以上T值数据和T值图,研究人员为5个调类确定五度值。其中,阴平调调值起点(2.8)位于2度和3度之间,记为3;从起点开始上升,保持在3度和4度之间,记为4;调位回归2度和3度之间,记为3。声调基频曲线位于调域的中上部,变化幅度不大,基本调型是平的,属于高平调,曲线较为平稳,故阴平调调值记为44。
阳平调是中降调,调值起点(1.8)位于1度和2度之间,记为2;之后开始下降,从第四点开始,到末尾均保持在1度以下,调尾0.4,位于0度和1度之间,记为1,故阳平调调值记为21。
上声调是高降调,调值起点(4.5)位于4度和5度之间,记为5,位于调域最高处;调尾(1.1)位于1度和2度之间,记为2;从调头至调尾明显下降,曲线几乎覆盖整个调域,故上声调调值记为52。
去声调调值起点(0.4)位于0度和1度之间,记为1;之后开始上升,上升幅度不大,从第四点开始一直到调尾(1.5)均介于1度和2度之间,记为2;调值整体处于上升状态,但上升幅度不大,故去声调调值记为12。
入声调属于中平调,调值起点(3.5)位于3度和4度之间,记为4;整体调值平均位于4度,故入声调调值记为4。
以上讨论的结果可以汇总为表5。
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修武方言单字调调值与史艳锋[4]给出的调值相比,具体调值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调型走势相同。其中,阳平调和上声调都是降调,但是阳平调下降幅度小,上声调下降幅度最大,几乎覆盖了整个调域;去声调为升调,但上升幅度很小;入声调总体平稳。
修武方言的声调问题仍有很多方面值得深究。此后,研究人员将研究二字组连读变调以及轻声变调,以便能够更加全面地对修武方言进行描写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荣,熊正辉,张振兴.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香港朗文有限公司,1987.
[2]马楠.焦作地区的方言识别[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8-11.
[3]杨婧.焦作市区方言单字调和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0-66.
[4]史艳锋.豫北晋语单字音与变音现象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5]石锋.语音学探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