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也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无论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学校都可以成为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研究深入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针对思想政治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的途径提出建议,并就高校体育课中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中注意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利用体育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思想政治;策略
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要求教育体制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键步骤。体育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独特的作用。高等教育强调多方面综合培养学生,体育教育对塑造大学生积极的心理面貌和健康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两者的融合是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丰富,有必要探索两者融合的意义和途径。高校体育教育应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密切关系,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体育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教育融合的内在要求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保证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又能增强学生的体质。相反,在体育教学中传授技能和知识可以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从这一层面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着一条典型的路径,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可以通过体育教育的过程来实现。此外,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它影响着大学生的阶段和身心健康,对学生的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制约作用。同时,在体育项目中,为了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参与者的地位,将现有的接触内容通过团队合作进行规划,使每个人都能遵守团队规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今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在和谐社会发展理念下未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对全面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定义,人才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心理健康水平,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结构储备,高校体育课中应挖掘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实现路径。教师需要培养实现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人才,让他们成为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动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更加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三)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必然选择
体育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在参与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良好人格,这对他们的良好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的体育工作既是国家方针政策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可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步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当前体育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融合意识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很少主动探索教材中的思想内容,教师对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价值认识不足。因此,他们缺乏对学生正确的指导和教育,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行为和思想上的偏差,也不能针对性地对此进行纠正和管理,导致体育教学无法完全与思想政治相融合,进而影响教育的有效性。
(二)教育方法过于单调
长期以来,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渗透教育仍以简单的说教为主。即使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模式,忽视学生主体性作用,很难实现体育教学的立体化目标。大多数时候,体育教师没有根据体育的特点进行思想的整合,而是习惯性将两者分开。缺乏有效方式的说教内容显然效果不好。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实现多渠道的知识渗透。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分析
(一)转变教育的主导观念
体育教育既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在新时期,体育教师在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体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同一性和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发挥各自优势。在教学实践中,要以立德树人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思政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融合作为教学的主导思想和主导思想,将其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效地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和体育活动发展的需要,积极地与学生在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进行交流,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认知水平。
(二)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氛围
学校要不断加强体育“软文化”建设,为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加强体育“硬件”建设,保证体育所必需的良好有效的物质条件,如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媒体等。为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条件,而且作为教育的隐性教育资源,也不断引起大学生的关注,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继续继续参与体育锻炼。其次,加强体育“软件”建设,加强体育制度建设、思想品德建设、文化精神建设、情感意识建设等内容。将蕴含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素質、体育时尚、体育精神和道德素质等内容,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内涵,在规范自身道德行为、强化思想情感、陶冶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品质、影响自身理想信念的基础上,把体育锻炼作为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趣味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体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幽默的语言、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给学生锻炼带来快乐的同时与学生在思维、心理、精神上积极沟通,才能更好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内心深处。通过有趣新颖的形式向学生渗透和传达正确的思想政治内容,在教学中引导和传播学生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内容。例如介绍最新的政治新闻或用讲故事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幽默的语言和趣味的叙述,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从而达到“趣味思想政治”的教育价值,达到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目的。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与运动项目特点紧密结合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涉及多个体育项目,不同的体育项目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深入挖掘不同體育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例如球类运动与传统体育中的武术和太极拳,其教学内容的性质是不同的,在球类运动中,教师可以与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竞技精神等体育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武术和太极拳中,教师可以与内在坚定的品德联系在一起,将项目的特点与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在结合中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影响。
(二)注意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与思想政治修养的提升
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体育教学,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而且需要他们有扎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和文化知识的修养,因为体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思想政治修养有很大关系。体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和思想政治文化知识,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体育教学,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要积累和丰富思想政治素养,了解并熟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时事政治趋势,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政治文化素养才能确保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五、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漫长的工作,而体育教学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要求。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依托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囊括了多方面的内容,除了包含理论内容外,还包括着实践内容。所以,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立足点对其予以拓展,并对教育方法予以合理化选择,确保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马园艳.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思政教育——基于提高抗挫折心理能力视角[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6):154.
[2]常益,张姝.健体育魂: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转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6):140-145.
[3]钟小红,刘玉兰.试论体育德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以体育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8):191-19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