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便捷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多,给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的管理带来很多考验。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路径之一。本文旨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进行探究,为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的高效化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研究。
关键词:学生公寓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融合不仅对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影响。
一、学生公寓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对高职院校而言,学生公寓管理是学校众多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育人阵地。研究表明,大学生2/3的时间在学生公寓,学生公寓俨然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学校要实现三全育人目标,就必须发挥学生公寓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一)学生公寓管理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寓。一个有序、和谐的学生公寓环境能够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发展和进步空间,使得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更加稳定和幸福。在公寓中,同学之间需要和睦相处。然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相同,在相处中可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不愉快的公寓环境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公寓管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时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好坏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起正确三观、提高道德修养、健全心理发展。当前,大学生接触的信息内容复杂和种类繁多,他们辨别是非能力又很弱,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何开辟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能够在努力求学的同时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无疑,学生公寓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二、学生公寓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的表现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公寓管理中,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生公寓管理的有效方法,但现实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加强大学生公寓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识淡漠;学校硬件设施与教育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与工作要求不匹配;学生参与额积极性不高等方面。
(一)公寓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淡漠
学生公寓已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教学管理的重要场所,其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关系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个人素质的培养。在当前的学生公寓管理中存在着众多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将学生公寓管理这一部分工作完全“社会化”,由物业公司或者是一些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学校只专注教学。其实,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后勤化本身无可厚非,它只是管理主体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阵地没有改变,仍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场所。正如景向伟老师指出的那样:“我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不论现行的后勤社会化还是社区化管理,还是完全的社会化服务的公寓管理模式,绝不可与社会上的宾馆或酒店管理方式等同。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学生公寓依然是国家教育事业和学校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1]
高职院校不能忽视自身在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上应该扮演的角色,否则容易出现由于物业和管理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对学生公寓的管理不尽如人意,对学生公寓的管理主要集中在纪律和安全方面,更多是强调底线意识教育管理,比如门禁时间,不可以使用电器,按时熄灯,或者不允许外带食物进宿舍等。这种片面的理解容易忽略了学生公寓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容易对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深刻意义认识不足,工作不积极主动。
(二)学生公寓硬件建设和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代大学生对学生公寓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原本意义上的休息场所,而是转变为学生公寓要有舒适度,生活要“便利”性,网络要快捷化,学习要复制粘贴式的多方面要求。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和教育的使命,就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的硬件建设和提高学生公寓管理人员的素质。当前很多学校的学生公寓硬件建设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如伴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有些学校学生公寓的硬件建设还存在着滞后之处。表现在公共开水间、淋浴间、晾晒场等存在数量不足;学生宿舍内部硬件的维修存在不及时;学生公寓内缺乏学生活动和自修场所。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学生公寓的管理人员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担任,这些人员的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也不尽如人意,其对学生的帮助和与学生的交流能力都明显不足[2]。公寓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綜合素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年学生。因此,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提升公寓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
(三)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足
如前所述,无论是提高学校对学生公寓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还是提高学生公寓的硬件建设和管理人员水平,所有的落脚点和发力点仍是学生,只有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为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融合提供支撑点。当代学生在自我教育、管理、约束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与缺陷,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制力、心理承受力差等。除此之外,受科技技术进步的影响,学生获悉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接触到的内容也更加广泛,然而受网络信息的虚拟性的影响,加之他们社阅历浅,他们对事情缺乏全面理性认识的能力,面对众多纷杂信息,容易迷失自我。
三、融合路径的探究
提高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水平,要立足于学生自我能力建设,形成一个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循环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树立意识,建立融合考评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学生公寓学校管理对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树立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识。针对学校在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工作办法。“各高职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健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便于操作执行,有利于激励学生健康成长。”[3]要建立学生公寓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融合的考评体系与标准,考核要有过程、有结果、有奖惩,切实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努力使公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育人的新阵地。
(二)加强软硬件建设,促进管理向服务育人功能转变
作为开展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公寓软硬件建设,搭建育人平台和活动载体,促进学生公寓管理由管理向服务。例如将传统意义上的开水器改为净水器;增加洗衣机、淋浴间的数量;在学生公寓公共区域增设盆景;在学生公寓内设置一些公共区域活动室,如心理工作室、就业指导工作室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可以引入社会优质企业资源投资改造和完善学生公寓的基础设施。在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管向服思想,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三全”育人理念,不断优化和提高服务育人水平。
(三)创新载体,积极营造学生自我教育环境
要做好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必须要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一方面,学校加强引导,制定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公寓管理。例如很多高职院校建立学生公寓管理自我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学生参与活动的奖励办法,如文明寝室、最美寝室创建等活动,对表現优秀的给予表彰和奖励等。另一方面,创新参与载体。传统意义将学生定位成被服务对象,其实在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大环境下,学生对于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的实现具有很多建议与思考。一方面可以考虑建立网络平台,如“社群论坛”,鼓励学生积极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利用学生的创业精神,鼓励学生在实现公寓育人功能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比如利用已毕业创业成功学生参与到学生公寓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服务型商业的投资中,学生了解学生,他们往往更能够实现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对学校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牢固树立“三全育人”理念,建立融合考评体系,加强基础建设和创新载体,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景向伟,同宇,魏小刚.发挥高职院校学生公寓育人阵地作用的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3):57-58,62.
[2]王万众.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26-127.
[3]程相宽.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路径探析[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