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书场所,也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之地。期刊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构成内容,做好期刊工作、开发期刊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期刊作用,是图书馆工作的一大课题。如今图书馆期刊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此为背景展开分析,挖掘研究图书馆期刊工作的难点,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推动图书馆期刊工作在新时代创新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期刊工作;难点
期刊是高校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之一,其出版周期比较快,时效性高,知识与时俱进,为诸多科研、教学人员提供了有效参考,深获高校教师的青睐。
一、图书馆期刊工作管理的难点分析
首先,期刊采购经费严重短缺。高校每年度采购图书的费用虽然都有所增长,但依旧难以满足读者的诉求,而每一年度采购的期刊类别、经费都是不变的,各类电子数据库资源也呈现连年增长趋势,期刊数据库投入较大,纸质期刊的采购额因此而连年锐减。
其次,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合理。种种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举措、规章机制,是不可能做好图书资料工作的,自然也无法提升期刊的资源利用率。目前,许多高校对期刊的管理没有建立合理化制度,从而影响了期刊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三,期刊利用率低。采访、订购是期刊资料工作的根本,承担着提升期刊利用率的重责。采购的期刊是否与读者需求相符,市场调查数据、读者反馈是否充足等,这些问题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没有顾及到,因此出现了许多期刊闲置现象,期刊利用率低下,很多读者借不到需要的期刊资料,特别是外文期刊文献资源非常紧缺。
二、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分析
图书馆人才知识素养、知识结构对图书馆藏书水平、服務水平有直接影响。受历史各种因素制约,图书馆职工队伍结构并非是根据图书馆需求专业配置的,其对图书馆期刊利用率有直接影响。
图书馆期刊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期刊结构和现实诉求偏差较大。传统期刊筛选上没有顾及学生的诉求,尤其是对期刊内容、类别未进行重点筛选,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都没有为用户创建可供反馈的通道和途径,所以图书馆期刊管理者无法对用户阅读诉求、服务水平进行全面和第一时间了解,有的高校图书馆在订购图书期刊时只考虑到馆藏期刊资源要保持连贯、系统,并没有切实、真正地从用户阅读角度出发,并按照学校专业课程的变动来对图书馆期刊资源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健全,导致期刊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使得期刊利用率大大下滑。
其二,过刊在装订、典藏上存在不合理现象,这种情况使得过刊的送装存在一系列问题,送装之后也没有专门的人员和外包商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造成过刊长久积存,期刊到馆的时间上出现较长延误。期刊到馆之后,工作人员对其展开采编,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对读者的正常阅读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有的期刊往往要在次年4、5月份送到,因为时间比较紧,所以这些期刊很有可能未上架就直接送装,使得期刊资源无法获得最佳配置。而在合订期刊上架时,很多期刊的价值都因为时效性问题而大大降低。
而图书馆期刊管理者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素养低下。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期刊管理越发成为行业趋势,全新的工作环境、管理工具等都需要图书馆期刊管理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传统图书馆期刊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是采购期刊,到货后将其分门别类存放,继而装订成册,稍做加工处理即可,所以即使期刊管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不高也足以胜任,但信息化环境下的期刊管理人员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如果这两项匮乏,则其很难胜任图书馆管理工作。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学术性、专业性要求都较高,不管是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还是服务方式都具备一定的学术性,所以管理者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文化储备三项素质缺一不可。
三、改善图书馆期刊工作的对策分析
(一)及时了解期刊变更状况以作调整
图书馆期刊工作中,获悉期刊变更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是报刊发行商的告知。不过因为报刊发行商主动告知会存在时间上的延误性,且多数信息内容是报刊价格调整讯息,因此知晓期刊变更讯息不能只依赖发行商这一途径。笔者建议,可以通过下述几种方式获知。其一,新刊划到期间发现变更。划到工作中需对每一本刊物的名称、出版频率、书目信息等进行查看核实,倘若发现问题,如刊物有所变更或者数据库讯息有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其二,催缺期间确认期刊变更。就缺期期刊,需与发行商进行核对,且对催缺期刊展开跟踪调查。其三,订刊时查询期刊变更状况。订刊工作中,对于那些订不到的刊物,要和出版社进行交流以获知具体信息。
此外,随着期刊变更,期刊管理工作也要进行调整,主要内容包含更新数据库书目记录、修订馆藏控制记录、通知阅览室、通知读者等。比如:期刊更名的话,需对原刊书目记录修改做停止出版,馆藏记录也要停止,同时创建新的书目记录,且和原刊有所联系。另外,还要做好变更信息的备份工作,以便用于指导订刊工作,与发行商进行刊款结算时也可提供依据。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期刊工作规范
首先,研究期刊工作特点,制定期刊工作流程图。总结期刊工作基础,清楚期刊工作的来龙去脉,以此来编定期刊工作流程图。比如,期刊采编工作包含了一个主要工作流程和两个辅助工作流程。主要工作流程如下:订刊、期刊编目、期刊划到、期刊阅览、过刊下架装订。辅助流程包含期刊催缺流程、期刊变更处理流程。催缺流程具体如下:系统生成清单、核实确定、催缺、催缺刊到刊划到变更。变更处理流程具体如下:划到、催缺、订刊过程中发觉变更,确认变更状况,自动化系统变更,告知阅览室及读者,变更讯息存档处理。
其次,确认职责,明晰分工。期刊各类工作的采访、编目、催缺等事项都要严格遵循工作流程展开,并将有关职责进行细化,落实到个体负责人身上。实行岗位责任制,对每一个流程步骤都要展开严苛高效的管理。各个岗位职责要明确,分工要仔细,各岗位工作人员要各司其职,同时加强沟通和协助,及时察觉问题,及时协调沟通,促使期刊工作顺利展开。
第三,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制度是确保期刊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一大前提。要对以往期刊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查漏补缺,遵循期刊工作规律、特性,逐渐创建完善的规章机制,对期刊工作流程步骤进行规范,促使期刊管理工作朝着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采取多项举措开发和丰富期刊信息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全面更先进的学术信息,推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质量提升,从而提高期刊的开发利用率。
(三)提高期刊管理工作者的能力
创建期刊管理工作规范是期刊工作科学规范化的基础,而其是否可以有序展开则有赖于期刊管理工作者的能力。
首先,优化外界环境,激发期刊管理者工作的主动性。图书馆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期刊工作,为期刊工作管理人员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尊重和关怀工作人员,注重人员的个人发展,为其提供各种培训机会,使之技能、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到工作的决策中来,从而调动和施展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主动性。创建图书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彼此间沟通交流协调制度,打造和谐工作氛围,促使期刊管理人员树立图书馆主体意识,积极为期刊工作的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不断提升期刊管理者的服务水平。身为期刊管理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各项工作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其涵义、内容、服务方式、管理手段等的变化,必须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迎接全新的工作挑战。比如:通过参与培训、讲座、参观其他图书馆、加强馆际间的交流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素质,补充、更新和完善自身专业知识架构,多学习和掌握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以便与读者展开互动。此外,期刊建设管理中要善于聆听读者的意见,增强工作研究创新水平,提高自我实力。总而言之,要从内、外两方面进行提升,强化期刊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专业素养,建立一支完善称职的期刊管理人员队伍,促使期刊工作与时俱进,实现图书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期刊文献的采访、订购工作。这两项工作都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必备事项。期刊采购要以读者需求为要求,而采访能为本馆提供优质馆藏品。具体做法上,可以定期召开图书馆采访、订购工作座谈会,或者让读者参与到该工作中。同时,管理人员要对各教研部的专业设置、发展状况进行第一时间了解,对新学科、边缘学科加大调研力度,制定规范合理的采访计划,具备超前意识,向未来发展看齐。
四、结语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方式也要变化、创新。传统的纸质期刊现已难以满足读者诉求,要以互联网、计算机为前提,在信息时代下展开图书期刊管理工作,为读者提供方便,也增强期刊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让读者可以以最快速度、最精确的定位找到需要的期刊文献,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管理效率。此外,创新管理模式时还要注意进行信息化建设,引进相关设备或软件来增强管理能力,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期刊。
参考文献:
[1]郑耀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期刊管理模式转变的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69,71.
[2]刘枫.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期刊管理创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1):98-99.
[3]张敏.网络环境下圖书馆期刊管理路径[J].出版广角,2013(21):84-85.
[4]罗智华.图书馆中文期刊采访渠道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图书馆,2008(4):117-1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