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甚至女中学生开始接触化妆,而学生的本质属性又要求其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因此不该化妆。面对学生化妆这一主观需求与校园规范之间的矛盾,本文将借助齐美尔的时尚理论,从社会学视角浅析女中学生化妆行为背后的目的及意义,旨在让社会大众正视这一行为并能够正确引导女中学生化妆。
关键词:女中学生;化妆;时尚;齐美尔;时尚理论
一、选题背景
女性化妆在我国古代便已初见端倪,“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就是对正在化妆的年轻女子的生动描绘。但此前化妆文化在我国一直处于亚文化地位,并不被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所认可。
日本明治维新后,妇女解放和审美意识的觉醒使得化妆逐渐得到普及。二战后,以身份、职业等为标识的传统化妆观受到挑战,化妆开始由重社会性转向重个性,且趋向年轻化及大众化[1]。韩国是一个重视社交礼仪的国家,本国民众认为化妆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2]。日、韩将化妆看作一种生活情趣,甚至是一种表示对他人尊重的礼仪,在日、韩,即使是女中学生上学化妆也无可厚非。我国的传统主流文化崇尚人的刚健朴素和自然清丽之美,相较华丽的外表,内在涵养和气质神韵更为重要,这一观念延续至今,因而多数国人秉承传统观念而不爱化妆[3]。此外,国人追求普遍性且不事张扬,施以粉黛在他人眼中便是寻求特殊性的表现,这种“出位”行为一时难以被大众接受也就不难理解。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明的开化,社会对女性化妆的接纳度、包容性与日俱增。作为一种遮掩瑕疵、美化五官、增强气色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了解化妆并主动学习化妆技巧。身处信息科技发展时代,各种美妆教程也越来越多,智能手机的普及方便中学生获取知识信息,也为他们接触各种其他信息如美妆资讯提供了可能。早前,一位教师在校门口提着水桶用湿毛巾给化了妆的学生卸妆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中学生是否可以化妆”一时间成为社会热点关注话题。不可否认的是,当下越来越多的女中学生开始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化妆,她们在周末或节假日会精心打扮自己,同平常上学的时候判若两人。更有甚者,在学校也会化妆,每天出门上学的前十几分钟,她们可能在画眉毛、涂口红,等等。女中学生化妆的行为违反了学校的仪容仪表规范,但这一行为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屡禁不止,甚至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一行为背后的意义值得深入分析和解读。
二、文献回顾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化妆这一主题的研究集中呈现在艺术、商业等领域,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女性化妆行为的文献较少。作为一种社会非语言交际符号,化妆传达的意义信息比言语丰富许多。借助化妆,化妆者的自我价值、身份价值和社会价值观等都能够得到衍伸。化妆是人的符号,更是社会的符号[4]。陈阳运用齐美尔的时尚理论,阐述女大学生的化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自身对于社会文化的理解,且在其化妆行为中包含有维护社会关系的考虑[5]。同时,孙旭、赵庆伟也针对女大学生指出,化妆是她们完善社会角色扮演、获得自我满足和实现社会期待的手段[6]。郝大海、朱月婷以参照群体理论为切入点,指出女大学生的化妆行为一般由其参照群体的改变而开始,蕴含有成人礼的意义表达[7]。张慧敏站在社会性别视角,认为化妆作为女性特有的行为,化妆具有强化性别意识的作用[8]。
总的来说,关于化妆的大部分文献资料都将关注对象聚焦在女大学生身上,而鲜有研究针对如今日渐普遍的女中学生化妝行为进行的社会学解读。中学阶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明晰其行为产生的动机,对于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女中学生化妆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一)齐美尔的时尚理论概述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时尚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形式,“时尚是对一种特定范式的模仿,……,同时,时尚又是求得差别化需要的反映”[9]。时尚的基本动机包括既相互矛盾又求得一致的过程,即既要与他人相似(同化),又要区别于他人(分化)。在齐美尔看来,“时尚总是一个阶层的时尚,上、下层阶级通过时尚进行区别,当下层阶级适用了某种时尚,上层阶级便会立即抛弃它”[9]。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的精英阶层总是企图用一种明显的标识,如休闲方式、服饰等,使自己引人注目,而下层社会成员也总是想借助这些标识来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只要这种标识开始转向大众化,所谓的精英阶层又会重新引入其他新的标识,从而促发新一轮的时尚潮流。正如齐美尔所说:“时尚如同历史,呈现给我们人类统一、平等的同时,还有改变、独特性和唯一性。”[9]
(二)女中学生化妆行为的意义分析
1.化妆是维系社会交往的工具手段
在中学阶段,学生活动的社会性增强,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也随之上升。随着他们与社会环境接触得越来越多,社会环境对其社会化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大众传播媒介所宣扬的女性审美观同化了公众对于美的想象,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美的多元化发展。当前,网络上疯传的各种美妆视频层出不穷,其中也不乏中小学生扮演美妆博主的角色进行线上妆容教学。女中学生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接触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很容易深陷其中,开始盲目追捧和模仿她们心中所认为的“时尚”。当一两个女孩竞相效仿时,便会带动她们所处小群体中其他女生的效仿,以追求共性。在日常生活中,她们会通过交流化妆知识来维系、增强彼此间的情感与沟通,化妆便成了女生之间维系其在小群体中社会交往的一种工具手段。
2.化妆是一个意味着长大的标签符号
中学生处在由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的时期,中学生生理方面急剧变化,其心理发展在这一青春叛逆期也开始呈现出一定的成人感,具有独立性。在与家长或是老师产生矛盾、关系紧张时,他们急于摆脱大人的控制,不再愿意受到过多照顾及干预,往往表现为不服管教。他们渴望他人能够将自己当作成人来理解和尊重,开始具有强烈表达自己愿望的冲动。人作为意义的存在,意义又需要借助符号来表达[10],此时,化妆便具有了符号意义。它作为一个标签,意味着“我长大了”,彰显着女中学生的个性表达。倘若家长或老师在未进行平等沟通前便肆意误解女中学生的化妆行为,结果往往只会适得其反,使得亲子或师生关系雪上加霜。家长或老师在该阶段应当理性换位思考,尊重女中学生的行为选择,同时对之正确加以引导。
3.化妆是展现自我的审美表达
中学阶段是个体“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审美观得到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多元,化妆不再单纯地被认为是“女为悦己者容”,更多的是“女为己悦而容”。齐美尔曾指出:“时尚是社会需要的产品,它或许证明了没有什么比社会现实更重要,它的创造来自于客观的立场和审美。”[9]爱美,不分年龄。在学生的这一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让学生全面地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学习并具备与美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实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四、结语
虽然在许多老师和家长看来,女中学生的化妆行为影响学习且百害无一利,但这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社会大众应该坦然待之,切忌将“化妆”和“不爱学习、不学无术”等同,避免化妆污名化,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味地严厉禁止女中学生化妆,剥夺其对美的追求并不可取,通过适当的教育举措向女中学生输出正确的妆扮知识,提升女中学生对于美、对于时尚的理解才是当务之急。只有明白何为美,找寻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时尚,才能彰显“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胡金生.日本化妆心理研究的动向[J].社会心理科学,2004,(6):77-80.
[2]潘春秀.中韩化妆文化的对比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4,(11):152-153.
[3]吴娟.论中日两国对化妆的不同态度[J].科技经济市场,2015,(2):96-97.
[4]贾佳.“化妆”的符号学研究[J].四川戏剧,2016,(4):71-74.
[5]陈阳.齐美尔时尚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现状调查[J].商场现代化,2015,(17):18-19.
[6]孫旭,赵庆伟.大学女生化妆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6):236-237.
[7]郝大海,朱月婷.顺应与抗争:当代女大学生化妆意义研究[J].青年研究,2016,(6):69-78,93.
[8]张慧敏.高校女大学生化妆行为和化妆意识研究——以成都五所高校为例[J].群文天地,2011,(6):31-32.
[9]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0]Kaja Silverman. The Subject of Semiotics[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