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志愿服务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之上的志愿文化为现代中国志愿服务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底蕴,推动了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近年来,高校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简要回顾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随后分析高校志愿服务的实践价值,最后提出完善高校志愿服务参与途径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实践价值;参与途径
一、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根据《志愿服务条例》的定义,志愿服务指的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1]。尽管中国现代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不长,但关于志愿服务的思想精神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便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产统,志愿服务思想深深浸润于中国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化典籍之中。不论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还是墨家主张的“兼相爱,交相利”,都与现代志愿服务所提倡的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息息相通。由此可见,中国先秦的诸子思想与现代志愿精神在内核上是息息相通的,并为现代中国志愿服务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底蕴,推动了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它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仁者爱人的思想是今天志愿服务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志愿服务正是在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中国现代志愿服务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学雷锋热潮。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掀起了影响深远的全民学雷锋运动。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志愿服务组织,它的成立为推动中国志愿服务蓬勃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成立,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高校志愿服务行列中,成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中的主体力量。2008年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推向新的阶段,活跃在赛场上的青年志愿者在服务各国友人的同时,向世人展示了“鸟巢一代”的精神面貌和风采。此后,随着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9年武汉军运会等大型赛会活动在中国成功举办,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日益增多,组织管理体系也越来越健全,形成了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潮。志愿服务活动在改进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的同时,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高校志愿服务的实践价值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高校青年不断增加,大学生已经成为志愿服务群体的重要来源。高校学生具有受教育程度高、学习时间灵活、参与人群广泛等特点,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志愿者群体中最具影响力和积极性的力量,在志愿服務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志愿服务,为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充足的机会。在社会各个角落,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持续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从教育和辅导留守儿童到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社区服务,几乎每个领域都留下了大学生的身影。实践证明,高校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志愿服务工作要求志愿者具有丰富的、多方面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应对各方面专业的志愿服务需求。在进行正式志愿服务之前,相关组织者往往会根据服务内容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就为大学生边干边学、锤炼工作本领提供了理想的场合。在正式志愿服务期间,志愿者服务工作繁杂,突发应急事件时有发生,志愿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一方面,志愿服务激发大学生产生探索未知实践领域的热情,促使志愿者刻苦钻研相关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志愿服务为大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客观现实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志愿服务提高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非常重要。此外,志愿服务显著提高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本领,锤炼顽强精神品质,感受志愿服务魅力,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投身广阔的社会实践,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
当今社会,个人的心理素质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既是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更是时代的呼唤,参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通常会遇到各种难题,经受许多挫折,面临各种工作压力,在不断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志愿者实际上也在接受难得的挫折教育,这可以使志愿者不断调整情绪,形成良好心态。可见,参与志愿服务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使其在不断面对挫折的过程中提升心理素质,保持身心健康。同时,对于高校志愿者而言,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身定位是影响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心理素养。高校学生在亲身参与志愿实践的过程中经历不同岗位的历练,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瞄准未来发展方向,这样就会让志愿者对自己产生清晰的认知,这对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
(三)有助于大学生加强社会交往、扩展社会资源
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的社会资源,对于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具有重要意义。参与志愿服务可以使大学生更容易和来自不同背景、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交流。在参与志愿服务之前,大学生的社会资源主要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社交范围小且交往途径相对较少,高校志愿服务为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创造了丰富的途径。各志愿者来自于不同的学院、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这就为大学生广交朋友、积累社会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志愿服务提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意味着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是互帮互助的关系,同时志愿者的身份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在不断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大学生不仅服务了他人,开阔了自身视野,也便于扩大人际交往,扩展社会资源。
(四)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过程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侧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识记,主要是用来完成各种课堂教学和学业考试,对学生影响比较有限,难以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志愿服务活动则有效弥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固有的内在不足。它将学生从单调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以此践行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育人理念,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志愿者通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提升自身素质,磨炼顽强品质,学会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这些都是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达到的。在一定意义上,参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行为的过程,也是他们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外化为志愿服务行为的外在表现。因此,高校志愿服务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过程。
三、完善高校志愿服务参与途径的建议
高校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要完善高校志愿服务的参与途径。笔者认为,完善高校志愿服务的参与途径要着力健全高校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体制、考评激励机制、服务保障制度。
(一)完善由高校共青团领导、志愿者协会广泛组织参与的组织管理体制
高校共青团在大学中居于特殊地位。共青团是大学生的组织和利益代表,“共青团‘组织动员是目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运作方式”[2]。完善由高校共青团领导、志愿者协会广泛组织参与的组织管理体制是必要的。在这一领导体制中,高校共青团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同时应着力开展以下工作:一是立足本校校情,大力扶持各学院志愿服务组织并形成自身特色;二是加强志愿者队伍梯队建设,做好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在扩大志愿者队伍的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骨干团体,避免因人员流动过大造成志愿服务经验流失的问题;三是帮助大学生协调好高校学业与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创造积极因素。这样既能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组织管理优势,又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可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二)规范高校志愿服务的考评激励机制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需求是人自身最高层次的需要。志愿服务工作在给社会带来和谐的同时,推动志愿者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实现人的自我发展。有美国志愿服务组织认为,“只有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才能维持其工作热情,才能稳定和壮大义工队伍”[3]。因此,高校应该建立规范的志愿服务考评激励机制,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具体而言,高校应通过以下途径建立考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志愿者考评管理制度,综合考察大学生志愿者的平时表现和服务动机,严格考勤打卡以及日常签退,通报嘉奖综合表现突出的大学生;二是将志愿服务作为评先评优和入党提干的加分条件,在学校开展各类奖励活动时优先考虑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三是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除了为志愿者颁发各种荣誉、进行必要的新闻报道,还应给予各种实物或现金奖励,在评选奖助学金时作为加分项。唯有建立服务动机与结果导向相统一的志愿服务考评激励机制,才能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到高校志愿服务中来,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三)健全高校志愿服务保障制度
随着高校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出现了比较突出的志愿服务保障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将会推进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4]。完善的保障制度是高校志愿服务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构建服务顺畅、保障有力制度可以实现高校志愿服务良性发展。一是要构建完善的法治保障。明确高校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加快推进志愿服务法制化进程,避免志愿者因权责不明晰而受到不法侵害。二是要构建充足的资金保障体系。资金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础性保障,要构建政府补贴、社会赞助、高校扶持的多渠道资金筹集保障制度,避免因资金筹措渠道单一而影响高校志愿服务的进行。三是要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的社会化保障。社会化保障是指政府、企业、社会对高校志愿服务的道义支持和物质奖补。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滥用志愿服务资源、不尊重志愿者劳动成果的现象,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的社会化保障显得尤为必要。因此,要加大对高校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宣扬好人典型,传播志愿文化。同时,要吸引更多政府部門、企业组织、街道社区、社会团体参与到高校志愿服务中来,提高高校志愿服务的认可度和曝光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EB/OL].(2017-08-22)[2020-04-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9/06/content_5223028.htm.
[2]王泓,邓清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状况与长效机制的构建——基于全国性大型问卷调查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2,(8):46-50.
[3]孙紫玲.美国的义工精神[J].社会,2002,(9):54-55.
[4]翟清岩,陈磊.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探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4):42-4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