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时代的发展推动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作为大学校园内的当代大学生,其校园生活、学习方式也与以往的大学生存在很大的不同,课余生活呈现出盲目性、娱乐性、功利性等特点,这些改变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身心健康带来不小的影响。为此,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等方面,给予现实问题的具体分析以及针对具体问题给予可行性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西藏乃至中国社会培养出“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西藏;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调研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西藏大学各个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大四学生由于实习未列入调查范围。本次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478份,有效问卷为471份,有效率为94.2%。
(二)调研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回收问卷利用Excel建立了数据库,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处理。
二、西藏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分析
对西藏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和课余时间现状的分析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得出目前西藏地区高校大學生基本的课余生活和课余时间分配的现状。
(一)课余生活现状分析
在受访的471多名学生中,每位学生拥有的可支配的课余时间也是不同的。对数据分析可得大学生群体课余生活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上面图1可知,大学生选择上网冲浪的学生达77.8%,明显高于其他的选项,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大学生课余生活呈现网络化趋势。且不容忽视的是,利用课余生活进行学习的大学生占受调比的72.4%,仅次于上网,这也反映出大多数大学生是注重学习的,且此比例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此外,逛街、看电影、运动、社团等均占有较大比例。
(二)课余生活内容分析及其问题呈现
1.上网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西藏大学大学生每日使用网络0~2小时占比为28.7%,使用网络3~5小时占比为58.6%,6~8小时占比为11.5%,使用网络八小时以上的占比为1.8%。而于上网目的(或说上网内容),如表1所示。
大学生群体在课余时间选择上网的人很多,也进一步说明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上网的目的主要为刷视频、玩游戏、看小说、聊天、网购等,可以看出,当代西藏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具有娱乐性。
2.学习情况
学习作为仅次于上网的一个大项目,72.4%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但是,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的内容却有很大的不同,如表2所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人毕竟要在现实中生活,自然不可避免有功利、自尊、虚荣等心理。当代西藏大学生的追求同以往学生提升自我、获得知识、充实生活的目的不同,反观而今,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的主要目的更多的是迫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选择考证、培训、实习。大学生群体奔波于利己化的学习与工作之中,而对于那些实用性低、很难在短期掌握和获得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的各类社团活动选择了忽略。
3.社团发展及参与情况
立足于西藏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实状况,社团呈现出发展缓慢、模式单一、体制僵化等问题。细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学校学院对于社团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社团活动经费不足,过度依赖于学校学院财政;第三,社团活动过于形式化,缺少新意与内涵,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四,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不一,大多为了综合量化等功利性的东西,忽视了社团的真正作用。
4.学生对课余时间的规划
在受调的471名学生中,有73.2%的学生表示自己有对自己的课余时间做过规划,26.8%的学生表示自己对自己的课余时间没有做规划,通常是遇到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在制定了课余时间规划的345名学生中,有45.2%的学生能够按时且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规划。
三、改善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有效途径
不容忽视的是,在学校的安排下,大学生课余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对大学生的个人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代的发展、学生群体的变化,课余生活也需要加以变革,以适应大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
第一,大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初入大学的高中生应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大学生活,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做好从高中的被动学习到大学的主动认知的衔接,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付诸行动。大二、大三的学生在利用好、实施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应参照个人实际进行计划的提升与变更,力求达到目标的圆满。
第二,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身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在享受社会赋予的各项权利与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三,大学群体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树立量入为出,理性消费的消费观念,适当网购;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将网络的积极影响最大化,以求提高自我。
(二)高校层面
1.校方正确引导、适度指导
第一,大力开展对课余时间重要性的宣传,加大对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力度。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应将如何利用好课余时间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加强对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课余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课余生活质量。
第二,学校应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落到实处。学生管理人员可引导学生在入学之初结合自己的人生目标、现实情况等做一个全面的、合理的评估,确立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提升目标。
第三,规范寝室制度,完善学校课余活动场所,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规范寝室制度,学校应改善寝室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寝室环境。强化学生对寝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健全相关的寝室管理制度,制定寝室的作息制度和文明公约等。其次,课余活动场所。学校应尽可能地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四,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和公益活动。学生参加兼职不仅可以减轻家中经济负担,还能锻炼自我;参加公益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这些实践活动会让他们更加坚强。
2.借助網络资源平台,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不可否认,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进而推动网络教育。首先,高校应加强校园的网络建设,极大地丰富校园网络内容与形式,将学生从网吧带到校园。其次,思想教育要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和生活观,用理性的头脑去使用网络,使网络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
3.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
学校应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使其组织与活动有精神有内涵有灵魂,提高社团活动的参与力度。将班级、学院、学校活动与社团活动相衔接,提高学生社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对学生社团加强指导的同时简政放权,拓宽社团经费来源,激发学生社团的活力。鼓励举办形式多样且富有内涵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社团形成自己的文化与精神。
4.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进性和榜样性。创新学生干部制度建设,采取轮流轮任制度,提供更多的管理岗位,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同时,以他们为中心,吸收和培养有志向、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参与进来,发扬优秀学生的榜样性和先进性,由他们牵头建设和营造一种新学风、新校风。
总之,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复杂,涉面甚广,需要高校做很多工作,在理论中总结经验,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经验,不断探索、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庞桂英.闲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代玉金.论当代大学生的闲暇德育[D].开封:河南大学,2008.
[3]伍汝辉,杨清波,王双见.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12):156-158.
[4]张媛,吕英喆,阎占定.大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查[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6):83-87.
[5]赵丽娜.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10):29-30.
[6]王道征.新疆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及其引导对策[J].山东青年,2016(2):60-6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