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把前沿先进的科技带入课堂进行辅助教学,是现代数学教育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使沉闷、单调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应用策略
一、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巧妙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积极的教学作用。
二、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数学思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特别是对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教师用课件动画演示一个戴着不对称眼镜的学生走进教室,全班学生大笑。教师故作不解:“大家为什么笑?”生甲:“这个同学的眼镜怎么一边大一边小啊?”教师问:“那么这位先生应该戴副什么样的眼镜?”生乙说:“应该戴一副两边镜片一样大的。”教师说:“你说的真对,生活中的许多物体,一般来说,对称的比较美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又如,教学《美丽的植物园》一课时,在课前给学生播放游玩植物园的视频,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领略了植物园的美景,其中穿插了课本中涉及的路线知只,如地图、引导图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动画、儿歌、图片、魔术、视频、游戏等作为情境创设,为课堂增添情趣。
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下,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激起探索问题的欲望和兴趣,体验学习的“趣”与“活”。这样以日常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新课,寻找生活当中的数学设计,通过多媒体进行讲解来满足学生视觉直观需要,激发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则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想要将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结合起来,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数学中的抽象知识通过动态、形象、直观的方式表示出来,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教材中的长方体是静态的、课堂中使用的长方体模型也是静态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都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几何形体无法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认识形体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六个面分为三种颜色,相对的两个面颜色一样。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一样。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去。
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多次将形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形体的特征,利用课件展示相对的棱平移重叠,从而得出相对的棱相等的结论。又在动态中展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把静态的知识化为动态的情景,呈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由静态变为动态的创新思维。
三、多媒体化难为易,解决重点难点
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更抽象,再加上有些内容用传统教学手段会不得力,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可以调动学生各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难点。它能让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得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分析“一列长240米的火车以每分8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3分钟的时间,这座桥长多少米?”这道题时,学生往往把火车行的路程与桥长等同起来,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模拟火车通过大桥:一列火车在隆隆声中到达桥头,从火车头到达大桥上开始,在桥的下面跟随火车头同步出示火车行的路线,直到火车尾离开大桥为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大桥长度=火车3分钟行的路程-火车长度”这一数量关系式了。这样,在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四、多媒体有效结合,积极探索发现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強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后,会让学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去发现,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自行车汽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能不能做成其他形状呢?教师又用多媒体演示:三角形的车轮、正方形的车轮,车轮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凹凸不平。同学们哈哈大笑。这时,教师问:为什么呢?教室里一片安静教师又说:想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
又如,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时每分行900米,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这列火车长多少米?”学生解答时有困难,我们用课件演示,在声响提示下火车开始移动,并以车头为准在所行路程上改变色彩,当车尾离开桥面时,再次声响提示,火车停止,学生从动画演示中,不难看出火车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和火车长的总和,从而列出求“火车长多少米”的算式:900×3-2400=300(米)。多媒体的展示,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启发了他们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五、多媒体灵活多变,丰富教学效果
多媒体的优势,在于它的多功能和视听优势,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化静为动及超强的文本優势,教师能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实验等实践活动,最终探索性地发现数学知识,学生发挥了主体意识,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了主动探索精神训练了思维品质。多媒体以丰富的表现力,可以描述事物的运动变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多媒体具有无可比及的优势。此外,多媒体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屏上展示一个长方形,并通过线段的闪烁标出各条边的长度。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式,开拓思路,交流算法。然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随着画面不断闪烁,分别展示了三种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216厘米)。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可以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又如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想让学生一题多解,可是传统的粉笔、黑板会将一幅图堆积成不同颜色、线条,不利于清晰讲解,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可以直接在图形上进行割补、平移、翻转变形,取代平时只能靠画图、想象等思维方式,让学生易于观察、比较其中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效率高。
六、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形势下的数学课堂呼唤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这是大势所趋。多媒体不断更新并进入教育教学领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技术手段,加强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已成为强大的认知工具,从而提高了预期的学习效果。合理恰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优化课堂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知、情、意、行达到统一,提高课堂效率,更加显出数学课堂的魅力。
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