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7305
王锦芳

  摘 要:当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多在公寓展开,公寓成为课堂以外的重要教育基地。有调研分析,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公寓中度过,因此公寓的安全成为校内的重点关注对象。公寓是否安全直接影响着学生人身、财产等的安全。本文通过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的现状及所出现的隐患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重点思考了加强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

  一所高校学生公寓的安全与否影响其学校的发展。只有大学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得到有利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如今教育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改变与更新,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根基,为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扩招率,入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致使学校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因此,问题也变得更突出。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的现状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随之而来,因而学生公寓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总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安全意识问题

  大学生对公寓安全意识的认知不足。首先,他们的消防与防盗安全意识极为薄弱,时常会有这样一种心理“学校很安全,公寓里不可能发生意外或者各种危险”;其次,高校管理部门关于公寓安全的宣传也只在入校时向学生们开展课程,有的学生觉得这类课程并不重要,因此对其不重视而忽视听课,致使安全宣传不到位,也有的高校虽加强了安全宣传却并未进行实训,致使发生事故时学生慌张无措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最后,管理人员方面也有安全问题存在,他们没有极强的安全管理意识,工作时并未仔细盘查学生公寓的安全和隐患,极易造成事故发生。

  (二)消防安全问题

  高校学生公寓不同于高中宿舍,这里电网密集,有的学生会不重视学校制度带一些违禁电器进公寓,这便会造成校内供电短路问题,因而易发生火灾。大学生的防火意识和逃生常识不足,在生活中一旦若遇到电、火灾情不知如何自救,甚至无法利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这些问题都让公寓安全管理受到威胁。

  (三)人身財产安全问题

  新时期,大学生的生活条件明显有了提高,在公寓中添加了电脑和手机等学习用品,这些高档用品便为公寓带来了隐患。有时公寓管理者会有所疏忽,外来人员入内,学生的贵重物品或学习用品丢失,也会有一些推销员打着推销产品或学习用品的旗号潜入公寓危及学生的安全。更有一些大学生毫无自我保护意识,随便带外来人员进入公寓或因对其的信任将自己公寓的钥匙赠予他人等,这些行为均为公寓带来了安全隐患。

  (四)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世界虽丰富却也极其复杂,大学生中网瘾成性、网络犯罪和受害等事件时有发生,这是目前大学生安全问题的重要一环。有的学生旷课直奔网游中心通宵上网,也有学生利用网络的便利和隐匿性扰乱社会的治安,为他人带来危害。更有甚者缺乏网络安全意识而受到伤害,这种种问题都给高校学生公寓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五)心理安全问题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也是高校极度重视的问题,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自杀的不在少数,为家庭与学校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自身与外在两种,自身原因主要是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及个人意志薄弱等;而外在原因主要是学习与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如社会就业困难等,这些压力都让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六)其他问题

  除以上安全问题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安全问题存在。例如,校外不法分子将魔爪伸入了高校,伸向了大学生,向公寓传播反动思想,甚至在公寓门口发放不法光盘等,这些问题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发展,也极大影响着学生公寓的安全问题。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公寓安全隐患的原因

  (一)基础设施方面

  高校并未重视学生公寓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些设备老化隐藏着安全问题。随着高校招生的扩大,学生在不断增加,公寓资源问题凸出,如数量紧张、消防设备欠缺、设备老化等,这些都是公寓安全的隐患。

  (二)安全管理机制方面

  目前,高校公寓安全管理机制并不完备,未实行科学的规划。对学生公寓安全管理没有统一的认识,也没有明确的管理归处,一般由校保卫处、学生处、后勤部或学院管理。另外,关于学生公寓安全工作并未建立监督与考核机制,致使部门间的信息不通畅,运行不协调。

  (三)学生安全法纪方面

  学生没有极强的安全法纪意识,更缺少自救能力。学生违反校公寓制度,随意安接电源、电器,造成火灾率提高;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轻易信任他人并任其进出公寓,造成不必要的隐患;学生自救力差,很多学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材,遇到危险时无法自救,为自身与财产带来隐患。

  (四)公寓管理者能力与素质方面

  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者并没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公寓管理者是与学生接触最直接的人,其能力与素质极其重要。但因他们文化低,无法学习现代管理技术,有些管理者无极强的服务意识,致使公寓管理增加了难度,无法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三、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策略

  (一)加大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设施

  高校加大管理并引进现代科技设施,以减少公寓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使用智能安保系统,增加安防监控或电子门禁等高新技术设备,对于火灾等安全隐患的防范,可以使用自动报警器。利用这些安全管理设施进行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学生公寓管理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增强自我保护,提高安全意识

  高校之所以时常发生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极强的防范意识。所以,高校应增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防范意识,保证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例如,可以利用讲座或板报的形式进行宣传,或走访、勘查以保证公寓安全,对于火灾的防范,可以设计安全防范演练或消防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火灾和消防知识的认识。同时可适当播放防诈骗等宣传视频,以提高学生防骗意识,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人身安全。公寓应经常排查,做到有患必除,加强防盗,以提高学生公寓的安全系数。

  (三)完善网络法治,加强网络教育

  当前大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有很多,如网瘾成性、失德行为严重、网络犯罪或受害等。面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进行管理,第一,完善网络法治,形成强而有力的法治机制,保证网络的安全监管,以实时监管和维护网络安全;第二,加强网络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加强心理辅导,保证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更合理、更健康。还应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意识。

  (四)完善公寓安全体系与管理制度

  以科学的手段进行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由安保部、管理部门、院系和学生处共同协作,明确每一部门的权限与所应承担的责任。另外,为了保证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应成立自律组织,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我管理、自我反馈信息的作用,从“我”做起保证公寓的安全

  有序。

  在公寓安全管理中,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重要的保障。一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处理,降低公寓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和相对损失。要注意,制定制度的原则应以人为本,不可操之过急,要把握局势加以调研,对学生或教师及管理者所提出的建议,应积极听取。制度要切实可行、极具威慑性,但也要具备人性化的特点。

  (五)提高心理安全意识

  高校承担着教育角色,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高校要开设心理安全教育课,帮助学生学习心理安全知识;开设心理诊所供学生咨询,展开专业心理辅导教育;积极开展公寓文化活动,在学生日常与学习中实现心理安全教育。学生应重视心理安全问题,树立正确三观,具备极强的心理安全意识;发现心理危机及时与心理教师沟通,将问题倾诉,并及时疏解。

  (六)提高管理者素质

  高素质的公寓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参与管理工作,以保障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和公寓安全。对于有些管理者专业素质低下的问题,可以进行教育培训,举行安保知识、突发事件处理、学生心理辅导等各项专业讲座,或加强防火防盗安全技能的考核,从根本上提高专业技能与素质,以实现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有效

  进行。

  四、结语

  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关系着学生的身心与财产安全,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在新时期会出现诸多新问题,因此高校应对问题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防范意识,利用高科技安防产品保证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徐克.新时期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0):268-269.

  [2]韩冰,白丽君,杨田.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6):225-226.

  [3]陈兴莲,高磊,张晓博.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安全隐患表现及防范措施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8(7):52-54,6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